终结小灵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10:48 《财经时报》之电子杂志《财经文画》特稿 | ||||||||||
本刊记者 黄瑛 随着中国移动和联通在北京突破价格坚冰,一向以“价格”取胜的小灵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而这次要比当初它突破重重政策限制生存下来时的环境更加险恶——这次,它要面临更严酷的用户选择。小灵通将何去何从?
6月初,UT斯达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财务报表哀鸿遍野, 2005年营收共计29亿美元,亏损达4.6亿美元,利润比2004年下降了626.7%,与2003年2.52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更是有如上天入地。股价由最高时的40美元下降至5美元。很多人认为UT期达康的股市表现就是小灵通的晴雨表。于是乎,小灵通已是穷途末路的传闻甚嚣尘上。 尽管UT斯达康是一家总部在硅谷,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但海外投资者把它视作一家中国概念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使得资本市场把UT斯达康与国内小灵通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UT斯达康的股票一路狂跌,也殃及到了小灵通。 UT斯达康等同小灵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小灵通的崛起也成就了“小灵通之父”UT斯达康的梦幻业绩。2000年3月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之后连续17个季度实现并超过华尔街对公司的财务预期。2004年3月,UT斯达康入选《财富》1000强企业。 但能否说UT斯达康等同于小灵通? 综观IT发展史,没有哪个公司能够成为一个产业的全权代表――以PC起家的IBM早在2004年底将全部PC业务倒手給了后起新秀联想,芯片巨擎Intel曾经也不过是IBM的一个小部门,包括如今的测试翘楚安捷伦,它也是脱胎于曾经的HP,IT的历史就是这么充满多变和不确定性。 UT斯达康目前的业绩的确不容乐观,但这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小灵通业务。 在3G的豪赌中,UT斯达康不幸押错了注,在WCDMA投入了超过10亿元的巨资,但今年1月信产部宣布TD-SCDMA作为中国3G标准,10多亿元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 而其非常看重的IPTV业务,也因为国内的牌照问题迟迟没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IPTV市场前景不甚明朗,众多的竞争对手如华为、中兴等企业的介入,UT斯达康意图在IPTV领域中重现小灵通辉煌的梦想可能性不大。更为重要的是,指望通过IPTV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盈利是不现实的,而UT斯达康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恰恰就是盈利问题。 因此,UT斯达康业绩不好并不代表着小灵通领域急速萎缩。 终结小灵通的代价 许园园,北漂一族,和她的男朋友分住在北京的两端。她向《财经文画》表示,“用小灵通煲电话最合适不过了,不用担心话费问题,一张一百元的卡可以打很久。而且现在小灵通也有彩铃和彩信了,相当于资费便宜的准手机。” 杨铭,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用手机上网,也不想在手机上看电视,3G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只要能接打电话和储存联系方式就够了,我现在用的包月小灵通就很合适。” 等待3G的过程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是具体而漫长的。而目前还没推出3G的杀手级运用,等待3G的利润似乎是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试问谁会为了远在天边的玫瑰园而放弃今天就开在窗外的玫瑰? 易观国际的电信手机分析师崔小龙表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小灵通是有生存空间的,固话运营商不会轻易放弃小灵通业务”,今年第一季度,固话运营商60%的利润来自小灵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继宣布将继续加大对小灵通网络的投资,还通过固网智能化改造,大力开发各类新型电信增值业务,如灵通短信、彩信、七彩铃音、灵通助理、无线上网等。 “即使到了3G时代,小灵通也不会光荣退休,”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博士说,“成熟不是一蹴而成,3G虽然有较宽的带宽,但最开始的2、3年也是一个不成熟的网络,如CDMA也是经过三次升级才达到现在的水平。而备受推崇的数据和图片业务,现在的2G和2.5G网络也能做得很好”。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曾剑秋教授表示,“由于3G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因此3G对小灵通的影响是有限的”。同时,小灵通定位的中低层消费者和3G的潜在客户没有重叠空间。小灵通的竞争环境并没有太多改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和3G共存。 而最敏感的话费问题,小灵通依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绎明宇博士解释,“新推出的灵通无绳项目,和固话绑定免收小灵通的月租费,小灵通的话费还有下调的空间。” 国家政策的踌躇不定,曾经使很多小灵通的追随者望而却步。如果政策性规定导致小灵通退出市场,估计一个用户的退出成本为2000元,我国至少有9000万小灵通用户,1800亿元的退出费用由谁来承担? 也许3G,仅仅只是传说中的噩梦吧。 大小灵通:相煎何太急 大灵通,就是SCDMA,它是小灵通锲而不舍的劲敌。 大灵通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大灵通的基站覆盖范围为4000米,远远大于小灵通的500米指标。基站覆盖半径的增加明显带来两个好处:其一是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大大减少,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不必频繁在不同基站轮换,类似于小灵通的掉话现象也将大大减少;其二是覆盖城市所需的基站数量大幅度消减,由此缓解庞大建网工程的成本压力。 但先进的技术不一定就有广阔的市场。 在政策边缘游走和守望了10年以后,大灵通终于有了进入主流设备市场的机会。“村村通”项目,短短时间内,从农村杀到城市,大灵通士气如虹。 但固话运营商对大灵通SCDMA却显得有些消极,固话运营商们掏血本已经在全国建起了一张小灵通网络,在没有赚够之前,他们暂时还不想用功能相近的SCDMA取代小灵通。崔小龙认为,“3G牌照明年年初有可能颁发,固话运营商的重点在于备战3G,同时用小灵通对抗移动通讯,因此也不愿意在大灵通上投资太多。” 此时恰恰是,大灵通又身处夹缝中。上有3G的虎视眈眈,下有小灵通的围追堵截,它似乎又陷入宿命的轮回中。空有一身本领,壮志难酬。 而市场上,偶尔会有一阵阵对大灵通的吹捧,但利好的消息大多来自于其终端设备商。众多的消费者已经选择了小灵通。对于同质性高的产品,很难有替换的消费欲望。 但在小灵通潜在的客户群中,大灵通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一仗,不可避免,狭路相逢勇者胜,小灵通出局是不可能,但要想重整雄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即使UT斯达康深陷亏损泥潭,他们依然对小灵通的前景充满信心,UT斯达康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继续进行技术开发,例如机卡分离、GSM/PHS双模、全新固话终端Qbox等;同时,固话运营商也在进行网络维护,使小灵通的信号越来越好,对9000万小灵通用户负责;当小灵通更加完善的时候,小灵通还是会以廉价的资费来吸引客户。” 虽然困难重重,相信小灵通还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