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启诚:合并不是通信业应对低迷的最佳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23:00  通信世界

  刘启诚

  3G为什么会得“阳萎”——从另一个角度看西门子诺基亚通信网络部门合并

  现在说全球通信业陷入低迷状态,许多人也许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是在事实上,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全球通信业的确一直不振。固网市场的不断下滑,宽带应用只开花不结果,就是这种低迷状态的真实反应。只不过因为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低迷的程度。但移动通信目前却面临3G发展不前的尴尬境地。

  这种低迷直接影响到了通信设备制造市场。当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不再大规模采购的时候,制造厂商也只能苦哈哈的等待。从3G到WiMAX,从固网转型到网络融合,原先由运营商需求驱动的市场转换成设备厂商为运营商寻求所谓“可赢利的模式”,一夜之间,设备商成了市场需求的推动者。这种角色的转换,无疑于闭门造车。当运营商都无法把握消费者心理的时候,设备厂商又如何知道消费者有何想法。所以,当设备厂商为运营商提出一个个“可赢利的模式”的时候,基本都被运营商无情的否决。因为市场不认同。

  从目前全球3G发展的态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欧洲和日本竭尽全力营造一个3G快速发展的氛围,可是5 年时间都过去了,3G在全球的应用却软的不行,一直雄不起来。3G之所以软,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虽然现在欧美的运营商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身上,希望中国赶快发展3G。在他们看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基数大,国家经济又强劲发展,有了中国的支撑,3G肯定会火起来。但不尽然。中国市场不是治疗全球3G疲软的“伟哥”,即使是,也无法治愈3G的“阳萎”。3G之所以“阳萎”,一是在于欧洲政府涸泽而渔,毫无节制的掏空了运营商的“身子”,二是3G市场根本就没有成熟,却被心急的设备厂商早早的打了催情药,发起情来。就如同一个少年,本不该到“行房事”的年龄,却要“过度纵欲”,结果只能是身子病病秧秧,腰虚腿软,一走路就冒虚汗。在一些设备厂商天天的意淫下,3G “过早发情”的结局就是今天出现的这种状况。因此上说,即使中国市场是“伟哥”,也只能求一时之快,却无法从根上解决3G的疲软问题。

  3G今天发展到这种地步,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制造商都过早的开发了市场。本来当年大家都看好的是互联网的发展,结果却是一场泡沫一场梦。资本在互联网市场铩羽而归的时候,却将目光投向通信市场,3G成了投机的最好的一个“蛋”。许多全球著名的通信设备厂商,在经过2G时代的高速发展后,希望这种高增长能持续发展,所以在3G的发展上急功近利。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一味的鼓吹3G早上快上,大上特上,完全不顾忌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期的特性。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通信市场低迷期的提早到来。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跳蚤绝对不会生出龙种。今天在低迷期挣扎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也只能承受自己种的恶果。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困局,合并似乎就成了惟一的选择。从不久前阿尔卡特朗讯的合并,到今天西门子通信部门和诺基亚网络部门的合并,通信巨头们大都选择这条路。不过,合并并不是制造商抵抗行业低迷的惟一方式,整合是大势所趋,但合并不是最佳的选择。通信业的低迷,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一个业务能像语音业务那样成为杀手级的应用,移动通信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它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基于语音业务。让人头痛的是,在网络和服务愈加完善的情况下,语音业务收入却成下滑趋势。所以,在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语音业务的杀手级应用之前,全球通信业的低迷将是必然,并且不可逆转。

  阿-朗的合并,西-诺的整合,只不过是不可逆转形势下的被迫行为。但问题在于不是强强联手就能成为强者。合并不意味着抵抗力的增强,不能说明创新力的提高。合并的实质要在于能把数据业务忽悠成取代语音的杀手级应用,能治愈3G的“阳萎”症。如果依然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合并又有什么意思呢?

  3G“阳萎”了,但愿普天下的通信设备厂商的CEO们不要出现性功能障碍问,要不然,这个本来是通信行业的小问题,会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