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移动新业务面临压力和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0:15  第一财经日报

  陈志刚/文

  能力与责任并生,也与风险同在。对中国移动而言,正是如此。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同时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运营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电信变革,中国移动无疑将承担最大的风险。

  一般来说,新增用户、新增话务量以及新业务是移动运营商业绩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从趋势来看,随着市场的阶段性饱和及话费的降低,中国移动前两者的增长速度、幅度将逐渐放缓。

  这样一来,中国移动缓解压力的主要希望就寄托在了新业务方面。

  所谓新业务,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在2G/2.5G网络环境下,现有增值业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就是3G概念和业务的拉动。

  现有新业务的挑战

  目前来看,中国移动新业务总收入仍处于领先地位,比如短信、彩铃和WAP(无线上网)等几个主要增值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状况都优于中国联通。

  不过,也并不是形势一片大好。

  比如,去年,中国移动新业务增长速度为49%左右,而中国联通为120%,后者增长的情势显然好于前者。更应引起注意的信号是,与之相比,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显得更加多元化——中国联通炫铃占总收入的15%,掌中带宽占比12%,联通丽音占8%左右;中国移动则主要靠彩铃(占比9%)和WAP(占比7.6%)业务,且短信收入占比太高(占比52.4%),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多元的增值业务体系。

  目前,中国移动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为20%,今年的目标是23.7%。而按照国际上其他先行运营商的经验,该指标达到20%以后,新业务增长会越来越难。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面临的一个更大的挑战是,互联网企业向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的转移,以及众多独立免费WAP网站对公司该部分业务的分流——当然,这一趋势将同样影响到中国联通,但对中国移动的威胁显然更加明显——一旦中国移动把握不好,仍旧坚持传统的收费与合作模式,新业务发展的空间可能会变得狭窄。

  当然,中国移动也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这些力量的动向和威胁,正努力避免自己沦为“渠道提供商”的可能。

  中国移动早已喊出了“手机媒体”的口号,也与飞拓无线合作,开始了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今年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步步控制独立免费WAP网站的发展,以为自己发展移动梦网门户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时机。

  但是中国移动能否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却也难说。

  独立免费WAP公司这两年初成气候,并受到了国际风险投资团的追捧,中国移动的“堵”招恐难成事,只有深入考虑“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疏导和合作模式”才是正道。

  与对自己领地的防范相比,新阵地互联网领域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更是变数不小。以大热门手机电视为例,尽管拥有现成的客户资源,但IPTV、手机电视等都必须依赖广电部门,光中国移动绝对不可能啃下来。至少从现状来看,虽然呼声很高,中国移动在该领域还没有找到相对合理的合作模式。

  3G的压力与变数

  所有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对3G的感情大概是最复杂的。

  一方面,新业务发展的压力下,中国移动急需通过3G概念和业务的拉动,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支持,拓展新的营收渠道;另一方面,作为目前中国通信市场的老大,即使维持现有业务格局,中国移动也可以高枕无忧、生活美满。3G却为其前路徒增了很多变数。

  此一过程中,转变的将不仅仅是网络环境,以及最终体现到终端用户的新业务,更多的应该是,运营商在后台如何与内容提供商、接入提供商、独立免费WAP网站以及互联网企业的紧密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随着3G市场的阖然大开,以及无线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核心内容资源拥有者都生发了深层次地介入运营领域的念头,不愿意如前般简单、廉价地出售,诸如唱片公司、电影制作公司、主要信息供应商均如此。中国移动一旦处理不好和这些内容供应商的关系,后果将不仅是丧失了某个市场般简单,而可能是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大竞争对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