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瓶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5:49 电子经理世界 | ||||||||||
IEEE审批标准的速度漫长得令人沮丧,以厂商为主的集团开始努力缩短802.11n标准的审批过程。 EB编辑 Tam Harbert 多年来,高科技公司一直在抱怨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通过一个标准的过程
迄今,半导体公司已为WiFi标准争吵了好几年,一些公司已经生产出pre-N产品,以凭借最新技术在市场上率先占得一席之地。这其中,围绕着无线标准802.11n协议而进行的最新标准之战显得尤为激烈。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802.11n引入了一项称作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新技术。MIMO技术采用多个天线以及多通路,这样信号弹离物体时可以携带更多信息,从而拓展了相关产品范围以及WiFi的带宽。凭借该技术,带宽可提升至100Mbps,同时802.11g产品的范围也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甚至三倍。这意味着WiFi的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在计算机间发送数据的传统无线LAN。这项技术的最终市场很可能是这样的:在数字家庭中,视频和音频信号能与数据一起在任意数量的设备(包括电视和手机)间进行传递。 为此,半导体公司都磨刀霍霍,开始生产自己的MIMO芯片以尽早涉足这一需求广泛的市场。最初,这一市场是向那些住宅面积很大因而需要更大的WiFi带宽的消费者提供住宅WiFi。有关802.11n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确定该标准应涵盖所有消费电子设备以及移动手持设备所需要的特性。而且,目前已有足够多的重量级公司就这些特性达成一致,无论IEEE标准的进展如何,它们今年都会向市场推出pre-N产品。但真正有价值的是,更多的设备会被投放到市场中,其中包括那些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公司在为消费者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服务时所需要部署的设备。 实际上,采用802.11n和MIMO技术,无线LAN的营收额有可能实现极大飞跃。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09年,MIMO芯片发货量将会从2005年360万颗飞涨至1.13亿颗(这个数字与802.11g现在的发货量相近),营收额会达9亿多美元。 商业战略的下一阶段 从2005年到2009年,准标准和标准802.11n芯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34%。 这一市场的潜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使得有关802.11n之争不仅仅是标准之争那么简单。许多大公司,如英特尔,“都将向消费者推广无线应用视为其下一阶段的商业战略。”IDC的高级调研分析师Celeste Crystal表示。“这确实是在创建一个可以统一数字家庭的生态系统。因此,尽快将之推向消费者,而不是静待IEEE出台相关标准,才是当务之急。” 据IEEE下设的TGn(Task Group N)部门主席Bruce Kraemer介绍,IEEE于2004年5月开始征集有关该标准的提案,整个2005年,总共提出了大约40多个提案,并分属两大集团,每个集团分别由22家公司构成,接着这一过程即停了下来。其间,IEEE要求所有参与进来的公司形成一个联合提案组(Joint Proposal Group,JPG),并为达成一致而共同努力。与此同时,一群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半导体公司一直在进行互操作性的测试以为802.11n做准备,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增强无线联盟(Enhanced Wireless Consortium,EWC)的组织,并开始将其自己的规范作为标准来推广。 在去年11月的IEEE会议上,JPG和EWC几乎达成一致,但是尚未就出台此提案进行投票。双方都认为,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补充几个与移动手持设备厂商与消费电子厂商需求相适应的技术细节。据EWC介绍,这些技术包括:时空块区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该技术可扩大802.11n标准的范围,以提升手持设备和基站之间的连接性,同时它还具备一些可节省电源的特性;发射“天线波束赋形技术(beamforming)”,该技术有助于满足不同类型设备所需的不同带宽;以及其他扩大标准范围的技术。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希望这两个集团能在2006年于夏威夷举行的IEEE会议上最终出台一个统一的提案。但IEEE官员表示,即使这一点能够如愿以偿,802.11n也只有到2007年第一季度才能成为官方标准。 EWC的成立,在标准阵营中引起了不快。发起成立EWC联盟的五家半导体公司——Atheros、Broadcom、Conexant、英特尔和Marvell,其市场份额合计占到最新一代WiFi芯片组市场的90%(见“2004年802.11g芯片市场”一图)。由于EWC的地位,其现已有约50名成员,其中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厂商D-Link和Linksys(Cisco的一个分公司)以及主要的电子OEM厂商索尼和东芝。对此,Crystal表示:“假设该行业大量的公司都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这些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撇开IEEE而独自确定标准?” EWC欺凌IEEE? 一些EWC成员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如果有90%的人都采用同一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就该被采纳。”D-Link发言人Darek Connole表示,“某种程度上我们受到了IEEE的束缚。”(IEEE没有任何人对此看法加以评论。) 但其他EWC成员的话听起来则官方味道较浓,没有任何越轨之处。“我们所做的不会跨出IEEE过程之外,” Atheros 的CTO Bill McFarland坚持这样认为。该公司已经有一款MIMO芯片推向市场。他表示,EWC只是努力想就联合提案(joint proposal)中已有的许多想法达成一致而已。McFarland 表示:“我们提案中的每个条款不是基于JPG已通过的相关内容,就是可以回溯到原来其他集团所定立的内容。我们没增加什么新东西。” 那么,为什么这些公司需要在JPG之外还形成一个新的阵营?McFarland表示,那是因为JPG由于政治原因而陷入停顿。他还抱怨说,JPG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只用于讨论投票规则。此外,他还认为,与其说在审批一个新的标准,不如说JPG的一些成员对封锁一个标准更感兴趣。比如,一家IP公司会“更喜欢与它的IP有关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任何标准。”同时,他还表示,一些公司(他拒绝透露这些公司的名字)期望延缓采用新标准的过程,因为他们“试图延长其现有产品的寿命。”与此对照,EWC成员则“强烈希望尽快出台新的标准,他们坚持认为那会带来极大的利益。”他补充道。 这些话可被理解为是冲着Atheros的竞争对手Airgo去的。Airgo是JPG的成员,其MIMO芯片推向市场时间最久,并且目前已在研发第三代产品了。但Airgo业务拓展副总裁Beau Beck表示,他的公司也期望尽快出台新的标准。Beck还说,确立新的标准将为MIMO技术创造巨大的新的市场机会。“一旦有了新的标准,就没有理由不买MIMO产品。”他说,“我们将手持设备和消费电子视为巨大的市场机会。” 事实上,许多公司都表示,他们只是对竞争异常激烈的消费WiFi市场的巨大需求做出反应而已。迄今,至少有三家公司——Airgo、Atheros以及Marvell已推出各自的MIMO芯片。其中,Marvell推出MIMO产品的时间最迟。尽管迄今还没有任何人在其家中同时使用MIMO芯片提供的视频和音频服务,但那些拥有大房子的消费者通常会发现,其WiFi网络由于产品范围不够宽泛,而不能覆盖整个房子。举例来说,WiFi接入点和接入卡制造商Belkin一年多前推出了基于Airgo芯片的pre-N产品,原因在于其客户期望所使用的产品覆盖范围能大于802.11g产品。这直接导致其他WiFi接入点产品厂商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pre-N产品。比如,D-Link就推出了基于Atheros芯片的产品。Connole说:“当Belkin推出其pre-N产品时,零售商对我们说,只有我们也拥有同样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才能在其货架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数字的游戏 In-Stat(EB的母公司的下属子公司)的首席分析师Allen Nogee表示,这在消费市场上着实有些超乎寻常,从而令802.11n之争又一次升温 。他说:“这些推动标准出台的行为最终都落到市场营销上,厂商们期望能提供更大的吞吐量。” 尽管如此,事实上,如今也没有几个消费者在其家中需要所有这些带宽。Nogee表示,真正的瓶颈很可能是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和DSL(数字用户环路)。目前,cable modem只能提供3或4MBPS的带宽,下一代DSL的带宽也不会超过30Mbps。 但Airgo的Beck认为,当标准范围成为新产品销售的驱动因素时,对最大数据传输率关注过多是不对的。他相信,为一所大房子提供其所需的吞吐量以及开发新应用的能力要比提升传输速度重要得多。 不管促使竞争加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pre-N产品。去年10月,Marvell发布了其pre-N芯片,并将之鼓吹为“达到EWC最新公布的下一代无线LAN产品规范要求的首款硅芯片。”它将此芯片视为“802.11n家族”的一部分,因此可理解为此芯片达到了尚待批准的标准。 IEEE802.11集团主席Stuart Kerry表示,那也正是IEEE希望避免采用的谈话论调。“对于有些公司在有关pre-N产品的信息中使用的那些数字,我们当然不赞成。”他说道,并补充说明:IEEE拥有术语802.11和802.11n的商标权和版权。“我们努力确保消费者并不对此感到失望。” Kraemer说,“在规范出台前,总会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有的公司提前推出草案,而此草案会与最终的标准之间不具有互操作性。” 迄今为止,多数已经推出MIMO产品的路由器厂商尚未宣称这些产品可升级到802.11n标准。“没人能说它们可被升级到802.11n,因为标准本身还未出台。” Bettino如此表示。尽管如此,厂商们还是表示,其产品与现有的802.11标准(包括a、b和g)兼容。因此,当这些产品与采用802.11g的设备一同使用时,其性能会下降到此标准的水平。 Connole表示,无论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的802.11n标准,对消费者来说无关紧要,因为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连到接入点的两台PC机;但对大型企业的IT经理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除非确保这些产品与最终标准兼容,否则是不能冒险轻易采购这些产品的;同样地,对那些努力为居民住宅提供语音、电视以及互联网接入三重服务的电信公司和线缆公司也很重要。“在官方标准出台之前,除了SOHO级产品之外,不会有采用任何协议的任何其他产品推出。” 但就消费级产品而言,无论官方标准何时出台,多数公司由于市场竞争压力都会于今年生产某些pre-N产品,并将之推向市场。Broadcom无线LAN产品管理总监Bill Bunch如此表示,“所有人最终表示一致同意的是:我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IEEE标准审批过程: 无懈可击还是毫不相关?有关802.11n的讨论又一次表明,更多的公司试图避开传统的IEEE过程以尽早建立某一技术的市场优势——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也有人认为,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同时pre-N产品也不大可能危及IEEE的信誉,因此那些领先于标准而出现的市场会继续存在。 IDC高级调研分析师Celeste Crystal注意到无线市场存在一种模式。她强调,两年前超宽带技术也曾处于与此相近的局势之中,并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摩托罗拉对UWB情有独钟,而以英特尔和三星等公司构成的另一联盟则采用另一种方法来推广同一技术。这一联盟的标准在许多国家的相关政策机构通过了审批,其技术进而在全球得以推广,IEEE标准的审批过程由此陷入僵局,处于停顿状态。她说,“这些公司都是电子产业的‘巨星’,行业巨人总是能形成联盟而将其瞩意之事推向市场。”研究机构Farpoint Group 的首席研究员Craig Mathias表示,这可能是真的,但也不一定就真的那么糟。他说,提前推出pre-N产品没有什么不对。至于802.11n,MIMO产品主要是卖给那些早期的住宅用户,“这让人们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MIMO技术。”同时,IEEE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开始生效,尽管缓慢,但最终还是会产生一个好用的标准,他说道。“IEEE标准审批过程是无懈可击的,而且是公平的,是为得到普遍支持而进行的。” 当本期Electronic Business付诸印刷之时,IEEE802.11n的TGn部门以184票对0票批准通过了802.11n。这一投票为明年通过标准过程的其他内容扫清了障碍,这其中包括表决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内容编辑并解决一些细微技术问题的。但大量的零售产品会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Atheros 的CTO Bill McFarland表示。“这些提案以及技术细节已经生效很长时间了,正是基于此,产品才能如此迅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