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经济导刊:3G前夜的对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13:59  新经济导刊

  3G时代,语音业务价格下调将是大势所趋,增值业务才是运营商的“金矿”

  本刊记者 姜红德

  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资费降价。

  这次降价被广泛认为中国移动在为未来的3G业务推出清理战场——相比较2G业务,3G业务在技术上更加胜人一筹,同时3G业务本身也更加能吸引手机用户的爱戴,如果2G业务还维持在现有的价格水平,将更加不利于运营商在业务上的战略布局。

  这样看起来,3G已经触手可及。但是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还在不久前表示反对立即上马3G,到底是什么理由让这样一个人人看好的电信新市场,遭遇到一些业内人士的抵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3G应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市场需求,很多应用还和2G时代的电信业务存在交替的现象。

  进入2006年,随着国家3G标准的确立,中国3G的进程终于开始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发展,同时4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开始在不同的城市进行3G网络的测试。外界表示,2006年3G将是中国电信业的一个新开端。

  显而易见,运营商在上马3G之前,还有一项大的工作没有完成,那就是要抓紧时间对3G业务的培育,同时不能放松原有的2G业务。

  降价为3G竞争

  北京移动副总经理范云军刚刚宣布,北京移动从5月11日开始先行推出4档全球通本地套餐。包括4款全球通本地套餐和两款针对全球通、神州行的“超级畅听”套餐。其中,4款本地套餐通话费最低可优惠至0.2元/分钟,“超级畅听”套餐接听电话更是最低达到每分钟两分钱,接近单向收费。

  同时,北京联通也紧跟推出自己的话费套餐,从5月18日起,北京联通推出两大类价格下调方案。其中,如意133用户在原有充值133元、单向收费两个月的基础上,如再拨打电话时加拨“96531”,本地通话费降到每分钟0.20元,比以往忙时每分钟0.54元便宜了63%;加接入号码拨打长途电话,则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长途都一律每分钟0.30元,相对于原国际长途1.24元/分钟的资费下降了73%。

  受消费者最关注的是,北京移动降价套餐最核心的优惠,是其针对神州行用户开展的“10元包500分钟”、“20元包1000分钟”接听卡,而联通则利用后来者的优势,推出了“8元包500分钟”、“16元包1000分钟”接听卡,同比便宜了20%(见表1)。

  “此次运营商资费下调的真实目的是在为3G做准备。”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郭海涛告诉记者。

  3G时代,运营商之间会展开新一轮竞争,单纯话音业务和发动价格战来抢食市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基于与客户的长期互动形成的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并根据客户的特征与需求为对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通过降低话费来抢占3G用户显得格外重要。

  “以往坚守高资费标准的北京、上海、江苏三地近期的降价行为,主要还是运营商经营思路的改变,即放弃高利润,转而追求更大的市场和收入占有率,为3G留出价格空间,进一步压缩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电信分析师朱岗旗指出。3G时代,语音业务价格下调将是大势所趋,增值业务才是运营商的“金矿”。因此,通过降低话费来抢占客户群无疑是运营商备战3G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移动的网络承载率约为75%,这意味着中移动会将闲置的网络资源拿出来扩大用户群”,朱岗奇指出。此外,相对于联通来说,在打价格战上,中国移动具有较大的成本和利润优势。

  北京移动副总经理范云军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资费下调主要由成本和业务量来决定。如果资费下调,可以刺激、释放北京市场的需求,扩大客户规模,就可以摊薄下降后的利润损失,手机资费仍有下调空间。显然,在利润与成本上优势明显的中国移动是这场拉锯赛最有力的推动者。

  虚幻的3G

  从2005年初信息产业部部长们的“3G问题到了该决策的时候了”,“将适时提出我国发展3G的决策建议”表态,到年末奚国华副部长12月19日讲话称,“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说明我国3G牌照将浮出水面,市场希望2006年将是我国3G服务明朗化的一年。

  面对日益迫近的3G网络建设,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周光斌指出,3G业务用户需要一个培育过程,尤其要加快对数据业务市场的培育,因为后者对3G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专家指出,10%的数据业务承载量是考量上3G的临界点。从运营商的角度考虑,即使2006年发放3G牌照,也不意味着大规模建网。欧盟许多国家在推行3G服务时,也是先在试验点开办,然后逐步推开。

  周光斌解释,3G业务之所以逐步推开,是从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考虑的。3G的供给能力是指整个3G产业链的供给能力,包括技术可行、设备先进、资金到位、终端成熟、内容丰富。需求能力是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现在看来,不论是供给还是需求,3G基本面还没有出现当年2G那样的势头,所以即使2006年提供3G服务,也只是起步。并且,在3G起步阶段,用户市场只是象征性的,目前国内市场上的CDMA手机用户与小灵通用户将是潜在转移群,大规模的用户使用还要等一等再看。在先期用户中,白领阶层和大中学生将引领时尚消费“第一波”。

  据统计,在国外,欧洲3G运营商80%以上的收入仍然来自语音,而99%以上的业务都可以由2G系统完成,致使3G运营商都在亏损。在国内,联通的CDMA1X在国际上就是3G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3G业务,但是需求量很小,也是严重亏损。因此,就像铱星的历史教训一样,在需求不足的时候对3G大规模投资,再先进的技术也会导致经济上的灾难。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专家阚凯力认为,在我国,仓促推广3G尤其具有极大的危害。首先,消费者购买的不是网络,而是业务。联通公司的CDMA1X已经在我国提供了几乎所有的3G业务,但是用户严重不足,已有用户对3G业务的使用量更是微乎其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联通CDMA1X的现状已经充分说明我国市场对3G业务的需求严重不足。仅仅把CDMA1X改变为TD-SCDMA、WCDMA或CDMA2000网络,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3G业务需求不足的现实,而需求的不足又必将带来运营商的严重亏损,这在我国电信业已经是不争的共识。

  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好的2G网络(GSM和CDMA),它不但在规模、质量和覆盖上远远优于西方国家,而且在频率资源上也没有形成发展的瓶颈。相比之下,日本的2G网络是与全世界不兼容的PDC系统,质量极差;而西欧等国家又面临频率短缺的困境。因此,日本和欧洲国家上3G,即使3G业务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来填补市场对2G的需求(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但是在我国,既然3G网络的主要收入仍将来自2G网络完全可以提供的业务(尤其是话音),未来的3G运营商就必将面对2G网络的强大竞争。这样,在全世界3G运营商仍然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我国3G的盈利将更加遥遥无期,连其生存都令人堪忧。

  增值业务处于上升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看不到2006年发放3G牌照的相关时间表,相反在等待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运营商在纷纷发力电信增值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也发展迅速。

  由于电信增值业务处于上升期,2006年增长业务收入不会低于12%的下线,即使按下线折算,收入总量应当超过720亿元。2006年政府将继续整肃和治理电信市场,增值业务市场是重点,预计将有一批不合格的运营商被淘汰,经营者数量可能比上年减少,集中度有变化,品质提高,市场上将是“适者生存”。

  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增值业务中,短信服务仍然受到市场的欢迎,2006年将继续平稳增长;MMS业务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基于MMS的各种增值业务层出不穷,互联互通更畅快、用户使用更便捷,应用简单但交互性增强;2006年彩铃业务将进入成熟期,届时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可实现营业税1.5亿元,2007年之后,预计中国80%以上的手机用户会申请并使用彩铃业务;2006年移动流媒体在经过2005年热炒后,用户数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市场规模约16亿元人民币,2007年后流媒体业务逐渐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突破监管和技术标准条件前提下,IPTV可能成为2006年增值业务的亮点,2008年后将真正腾飞。音乐下载在2005年已经有良好表现,预计2006年将成为增值业务的新星。

  增值业务也为转型中的国内固网运营商带来新的商机。在国外,增值业务是固网运营商重要的经济来源,固网增值业务收入占固网总收入的30%,而我国固网增值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不足5%。尽管我国的固网增值业务类型已经为数不少,有了来电显示、语音信箱、800电话、家家e,多方通信、呼叫中心、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等,但是和运营商强大的网络资源来比,这些业务的总体经济效益并没有显现,而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来电显示和800电话等业务则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为用户量身定制,对这类业务来说,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基数,却难以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固网运营商所依赖的增值业务并不是真正市场化的选择。

  中国网通在其小灵通业务中推出短信、彩铃、彩信等增值业务,并面向农村用户提供创新服务。主流固网运营商的做法,恰恰代表了固网增值业务转型的两大方向。一方面,固网要立足于根本,瞄准低端用户,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物美价廉的实用性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开发创新业务,让固定电话成为智能终端,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应对降价

  网通推出新业务

  这几年,由于受移动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的影响以及IP电话的分流,固定电话运营商业绩每年都在滑坡。目前移动用户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固定,这是一种全球性趋势。不过,由于经济水平所致,我国固定市场2006年还会增长,只是增幅不如移动,固定与移动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当移动在超常发展中受到资源、价格、安全等因素制约时,固网优势就凸现出来。2006年固定运营商会在转型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时下被电信业炒得沸沸扬扬的固定与移动融合技术(FMC)可能就是一个信号。移动可以部分代替固话,但固话仍然有自己的天空。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对全国6城市用户调研结果显示:11%的用户考虑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固话线;有78%的用户会考虑在搬家时安装固话;有79%的家庭人口在三人及以上,大部分家庭仍有必要保留固话。可见,固话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仍不可替代。

  就在北京移动宣布降价后的4天,北京网通新闻发言人李立涛在5月12日宣布了3项比较重大的新业务,其中包括北京114查号台已经悄然变身“语音搜索引擎”,这意味着查号台已经成为京城百姓离不开的“电话信息咨询台”。而固定电话彩铃业务、固定电话语音短信业务也已经同步开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网通推出的固定电话“语音短信业务”同样是一项新的增值业务,这种全新的1161221“语音短信业务”,电话客户通过拨打1161221号码,按提示音指引,可以将自己的话语录制成有声音的语音短信息,或选择系统提供的语音信息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用户,包括其他通信运营商用户。语音短信每成功发送一条的资费是0.3元。语音短信在5月17日前后试用,6月份正式推出。接受方如果是固定电话不收费,如果是移动电话将遵循移动运营商资费标准。

  李立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自主录制语音短信,用户还可选择系统提前录制好的短信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如:生日祝福语、节日祝福语、真情告白、个性人生等内容。用户在选择或录制了语音短信后,可以选择立即发送或者输入特定的时间定时发送,并可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当接收方接听电话后,系统会认为语音短信发送成功,并回呼主叫用户告知语音短信发送完成。

  业内人士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固网运营商曾经推出过固网短信业务,但是不是非常成功:一是服务供应与用户需求不符。用户主要利用固网短信来获取家政、社区、公共信息等内容服务,但是运营商却将其主要定位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短信互发,与用户需求相左。二是固网短信不具备手机短信的“移动性”,对用户缺乏吸引力。三是尚未形成完整合理的产业链。内容少、信息不够丰富。据介绍,网通语音短信业务不仅解决了内容的单一性,更是为用户量身定做了大量短信内容。更为重要的的是,网通语音短信可以实现与移动电话的互联互通。

  现在网通推出语音短信业务,应该会吸取原来固网短信失败的教训。也许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杀手级电信业务的诞生到成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