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核、刀片服务器在电信业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11:30  通信世界

双核、刀片服务器在电信业的机会
通信世界2006年第21期封面

  本刊记者 宿建光

  今天,IT对电信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呈现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态势。随着电信业新业务以及新运营模式的不断出现,IT对其的支撑愈来愈重要。就电信支撑应用最多的服务器而言,它承担着认证、存储、运行各种增值业务的关键任务,是整个数据产业的“引擎”。

  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扩大业务规模,电信运营商无不加大对网络服务器设备的采购,预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五大电信运营商将给IT市场带来千亿元以上的投资,其中服务器就占到30%以上。

  我们知道传统电信行业的服务器产品主要以RISC和IA架构为主,但从2005年的市场情况看到,64位计算的普及速度加快,双核技术发布引爆新一轮的芯片大战,再加上部分厂商对刀片服务器的前景看好,各家频频出击加快了新旧技术及产品的更新与换代。

  电信是典型的关键性应用领域,双核和刀片这两种代表新技术发展方向的服务器产品,在电信行业到底有多少机会?它对电信的支撑以及安全方面达到何种情况,本期我们站在电信市场服务器应用的角度,邀请业界主流厂商就双核和刀片服务器的市场、前景、应用方面等进行探讨。

  一、双核服务器

  双核及多核产品将逐渐成为未来服务器市场的主角,是未来服务器产品发展方向,服务器处理器的多核化已于2005年由AMD公司双核Opteron、Intel公司双核Xeon Paxville、SUN公司8核UltraSPARC T1拉开了序幕,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双核及多核服务器发展进入一个高潮。

  《通信世界》:目前双核对电信应用的支撑情况分析

  HP:在中国电信行业,IPTV、网络游戏等增值应用层出不穷,而3G、NGN等新一代电信网络也在积极筹建之中。传统的IDC/主机托管业务等也面临着升级与扩展需求。与此同时,新一代BOSS系统,各种IDC源源不断应运而生。电信运营商的全新需求对全球IT厂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电信IT平台在更低成本、更低TCO、更大动力以及更高可靠性等方面的完美结合,实现新技术成本的全面考量?如何在高性能和低成本之间实现完美结合?这就对IT架构的基础设施——服务器(包括双核)提出了更严格的挑战。

  联想:双核服务器给业界带来的是功耗降低,性能大幅度提升,会为电信行业带来强劲引擎动力,电信增值行业已经在大规模应用PC服务器,PC服务器也在逐渐渗透电信核心业务,无论从性能、可靠性、价格上来讲双核服务器即将成为主流。

  浪潮:2006年,双核服务器可能会逐渐从电信IT支撑的边缘应用进入关键应用领域。浪潮看来,一种能更新换代的双核服务器不仅仅是处理器的变换,更是基于处理器的整体产品架构的调整,因此电信业必须等到成熟的产品架构出来再顺流而上。

  宝德:对电信企业而言,能耗和数据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至关重要。由于网络应用越来越广,使得网络流量大幅度增长。这就要求电信企业在投入与新技术之间进行平衡,能用最低的代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效降低TCO。与基于2003年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相比,英特尔双核新至强性能提高了四倍,功耗性能优势十分明显。

  在数据保护方面,由于电信行业有大量的关键性数据资料需要保护,在英特尔双核平台技术中的病毒防护技术能够禁止执行已知恶意代码,帮助避免损失和蠕虫蔓延,而英特尔I/O加速技术则可加快夜间备份效率,这对电信行业来说是非常适用的。双核技术对电信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

  《通信世界》:双核服务器对未来电信应用的影响

  HP:较之以往单核处理器,双核处理器提供了直接和高性价比的技术,可以解决当今处理器设计所面临的问题。由于单颗双核CPU计算能力大大提高,4路双核服务器的性能远远超过传统8路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并且随着CPU主频的提高,复杂的芯片设计导致服务器主板散热量提高,主频的瓶颈提前出现,多内核技术将比多CPU的SMP架构更加先进。正因为双核处理器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用户在获得新一代计算性能的同时,也走上了一条从32位升级到64位计算的灵活路径,使他们从原有的32位IT应用平滑过渡到64位计算。利用双核处理器技术,电信用户能以更低成本支持更多的电信应用,在升级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达到最低,让电信数据中心的价值更加凸显。

  联想:双核甚至多核服务器都将成为电信应用的主流,将成为3G时代运营商的中流砥柱。

  浪潮:从目前推出的一些双核服务器看,其效率提高达一倍以上,双核的技术前景无疑是诱人的,但服务器毕竟不是PC,尤其在当前电信信息化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服务器作为信息化应用的关键不能有所闪失。CPU只是一个核心,周边的软件、硬件以及外围应用程序的配合非常重要。浪潮现在讲弹性智能架构IFA+,讲效能三角,用意就是要提高服务器整体的应用性,不仅在计算性能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个能自主管理、稳定运行的可信、智能、弹性的服务器才是电信支撑需要的服务器,也是浪潮认为的未来服务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宝德:对电信行业来说,双核技术的引入是提高数据中心生产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双核产品,可以在不改变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多任务的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能力。

  其次,引入双核处理器能够极大地加强虚拟功能和安全性。电信行业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在处理器级分配任务,从而大幅度提高IT系统的处理能力。利用多内核处理器,这种分配可以在不降低系统总体性能的情况下进行。在多内核处理器的帮助下,安全性的提高将会大大增加。可以说双核服务器对电信行业的应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通信世界》:目前贵公司对双核产品支持情况如何

  HP:目前,欧洲和亚洲80%的手机计费都由惠普(HP)技术帮助处理,全球最大的25个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中有20个都采用惠普(HP)技术,惠普(HP)为全球最大的200个电信服务与设备供应商提供支持,满足数亿有线及无线用户的语音与数据通信需求。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与时俱进的惠普(HP)服务器密不可分。

  联想:联想和国内前几位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已经在批量为电信核心业务提供服务器产品,电信行业是联想的重点行业市场。

  浪潮:浪潮现在所有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向双核平台的迁移。

  宝德:宝德十分看好双核服务器在电信行业的应用前景,投入上千万的资金开发了丰富的产品。比如针对IDC机房、中小企业的PR1290,它能耗很低,是一款很好的节能产品,公司即将推出该款双核产品。

  《通信世界》:双核是否有取代目前RISC架构的可能

  HP:致力于引领双核潮流、提升用户价值,将资源投入到能为包括电信用户带来更大价值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上,惠普(HP)正在全力推广采用支持最新Intel Xeon双核处理器的4路服务器HP ProLiant ML570 G3、DL580 G3和采用AMD Opteron双核处理器的4路服务器HP ProLiant DL585和BL45p刀片服务器。新款双核服务器性能已超越传统8路产品,计算密度更大、管理更方便,空间和能耗大幅节约,全方位满足电信用户的严格需求。

  联想:无论从性能、价格还是可靠性上,PC服务器终将替代RISC服务器,因为PC服务器非专有技术,标准化是未来趋势,这种标准化产品带来了价格竞争优势。随着双核、四核的引入,新服务器性能将远远超过RISC服务器,在可靠性上,电信级PC架构服务器能够通过严格的电信级可靠性认证,双核PC服务器这样一个高性价比,高可靠的平台,客户没有理由不采用。

  浪潮:IA架构和RISC架构服务器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存在下去。从目前技术发展状况来看,IA架构服务器其开放性和低TCO,将会占领部分市场,但短时间内不能占领所有的RISC架构服务器市场,毕竟RISC架构服务器的高效率是IA架构服务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进步,RISC架构服务器与IA架构服务器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那时RISC架构服务器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宝德: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取代RISC架构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RISC架构产品存在历史较长,在技术上已很成熟,而且关键客户对于最为新兴的双核技术还抱有观望态度,所以取代RISC架构还需一段时日,长远来看,取代也是有可能的。

  二、刀片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走向市场开始于1999年,2006年刀片式服务器产品在多核、低功耗技术的推动下将从最初追求高密度的第一代刀片,发展到强调整体综合性能、高生产力的第二代刀片产品。未来两到三年,刀片式服务器将以更高密度、敏捷式部署和维护、全方位监控管理、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为发展重点,并成为与机架式服务器并驾齐驱的成熟的主流产品。目前刀片服务器在多个行业已经打开突破口,市场需求不断被激发,刀片服务器市场的未来引人关注。

  《通信世界》:刀片服务器推出也有一段时间了,它的成熟情况怎样

  IBM:刀片服务器推出的几年间,国内刀片服务器市场日益成熟。用户关注的重心也日益转向IT与自身业务的融合、系统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IT投资回报率等核心问题上。降低TCO和简化IT基础设施逐渐成为用户规划、选型及实施IT系统的重要决策依据,而刀片服务器在节约空间、简化管理、降低IT部署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并且用户的购买需求不断地被激发。由于刀片服务器的独特性,它更容易在某些特定领域开花结果,特别是空间发展受限、业务发展迅速的企业,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及资源,满足用户对计算密度的高度需求。同时,以刀片服务器作为计算节点可以搭建低成本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满足对超大规模数据量的处理需求,2005年,在行业市场中,电信、金融、能源是刀片服务器的重点应用领域,并且网络游戏高速发展也加大了对刀片硬件平台的需求。在区域市场上,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地区是主力市场,区域集中度较高。

  HP:根据IDC的预测报告,直到2008年,刀片服务器都将是x86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刀片服务器年发运量预计在2008年超过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成为x86服务器市场的主力。

  浪潮:2006年,对于刀片服务器市场而言,还是一个教育普及年。从刀片服务器技术发展趋势和目前电信用户应用现状来看,2006年刀片服务器在发展上若能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市场前景或机会将是无限光明的。

  第一是系统降温。散热系统不稳定一直是阻碍刀片服务器大面级市场普及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高密度部署的情况下,系统降温对刀片服务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完全通过系统设计来解决散热问题的刀片服务器,多数产品是通过在机架中增加专用散热设备来解决散热问题。但此种方案无形中降低了系统部署密度和节省TCO的初衷。浪潮的智能散热系统,在不增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结合低温CPU可以有效地解决散热的问题。

  第二是低功耗技术。国内目前形成规模的大中型IDC、电信增值企业等,其信息化数据中心大多是五六年前建设的,因此供电系统很难满足现在服务器的功耗需求,很多机房要么面临庞大的改造费用,要么面临机柜利用率严重不足带来的空间紧张。浪潮近期推出的NX4120就是针对目前IDC机房现状而设计的,低功耗的设计可以让IDC中心的现有供电系统更合理地运用起来。

  第三是双核及多核技术的普及。双核及多核技术将给刀片服务器带来更大的竞争力。如果在多核时代,刀片服务器的系统设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功耗和散热难题,那么刀片服务器所倡导的性能空间比会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也将对现有的机群服务器市场构成威胁。

  NEC :NEC Express5800/BladeServer 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还处在市场开拓阶段,但估计不久将会被用户接受。

  宝德:刀片服务器在2001年推出的时候就被寄予厚望,如今,无论在技术还是性能上都十分成熟,虽它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但却拥有极大的利润空间,国外的大厂商都十分看好,纷纷介入这一领域,各家都有自己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技术和服务。刀片服务器技术是封闭的,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刀片服务器的背板不开放,其他比如前端、计算结点、管理等方面,各厂商已经形成了合作共识,进一步促进了刀片服务器的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刀片服务器是信息整合的首选。散热技术、性能方面的处理和优化、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都促使2006年将是刀片服务器的大规模运用年。

  《通信世界》:刀片服务器对电信高可靠的支持情况

  IBM:IBM BladeCenter T提供丰富的电信功能和特性,在一个 20 英寸宽的机箱中集成了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容错功能部件等。

  (1)更高的操作灵活性。BladeCenter 系统通过刀片、交换机及选件等通用组件实现了兼容性,并结合对 Linux 操作系统的支持,有助于为合作伙伴及服务提供商提供应用程序开发与部署所需的灵活性。(2)高速可靠的系统。BladeCenter T 提供了丰富的电信特性与功能,包括集成的服务器(如处理)、存储与网络、故障容错特性、可选的冗余热插拔直流或交流电源与冷却装置以及在 20 英寸深的机箱中内置系统管理资源,从而最终实现了为新一代网络构建系统 (NEBS) III 和 ETSI 兼容的服务器平台。(3)可扩展的高密度解决方案。通过支持在 42U 机架中部署 80 个 CPU,BladeCenter T 的高密度刀片设计加倍了 IBM 电信级机架安装服务器中的密度,从而使其成为在新一代网络环境中增加规模与容量的高性能低成本解决方案。

  HP:相较于传统的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具有如下优势。第一,刀片安装部署非常快速。对于包括电信行业在内的一些高速成长企业,快速安装部署非常重要。第二,刀片节约空间、节省开支。电信行业所用服务器的数量巨大,对空间需求费用很昂贵。刀片密度非常高,很适合电信运营业使用。第三,节省电力。以惠普刀片服务器为例,它比传统服务器大概能节省25%的电力,即减少了开支。第四,缆线管理十分方便。如40台传统服务器大概用242根缆线去连接,而刀片服务器则仅需10多根缆线就可以连接,这对工程的管理以及系统的稳定性都有大幅提升。第五,服务器的管理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刀片服务器提倡的是远程无头化管理,通过惠普先进的管理软件,一个工程师大概能管理上百台刀片服务器。

  NEC :NEC刀片服务器对电信高可靠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标配的各种软件,能提高安装、运行以及管理的效率。运行管理软件ESMPRO可对管理服务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可对多个刀片式服务器统一进行OS安装和BIOS升级。此外公司还标配有ESMPRO/Deployment Manager Lite软件,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入和运行管理,减少TCO。(2)增加和更换容易,不需要停止其它的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电信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或更换服务器时不需要停止插板架内的其它服务器,另外,也可以对插板架内的LAN电缆进行辅助布线。

  宝德:电信行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对服务器的散热性和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与传统服务器相比,刀片的散热和功耗一直是个大问题。目前,各个厂商都不断提升这方面的技术,最初,为了防止在密度如此之高的服务器群中出现过热现象,刀片服务器计划使用更低功耗的处理器。并且随着刀片服务器设计的发展,服务器厂商纷纷改进了通风设计,采用类似“壁挂式空调”来帮助每个刀片单独散热,以改善机柜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和整体散热,使刀片服务器的散热效率更高,但是散热和功耗这两个问题仍然是影响刀片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通信世界》:刀片服务器大规模进入电信业面对哪些困难,原因是什么

  IBM:刀片式服务器目前在国内市场的空间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必然需要厂商对这一市场进行培育,加大对用户的引导。同时刀片在标准、管理、产品、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2月8日,Blade.org正式成立,超过40家业界领先技术公司成为Blade.org的正式成员,其中包括了Intel、AMD、Red Hat等业界领先厂商。最新发布的BladeCenter H的设计规范也将进一步对业界开放。目前已经有超过600家合作伙伴参与了BladeCenter平台上的解决方案研发。作为惟一一家开放其刀片服务器设计规范的厂商,刀片服务器领域一直悬而未决的标准问题,无疑是IBM的目标所在。

  除了标准和管理外,刀片服务器还面临着散热和功耗的挑战。刀片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系统产生热量以及系统散热性能存在交叉制约的关系,尤其在处理器运算能力日趋强大、服务器内部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电源利用率和系统散热性能的要求日趋迫切。对此,赛迪顾问计算机与软件咨询事业部刘新强调,刀片在产品、技术方面的确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克,如低功耗芯片、整体散热、虚拟化和刀片管理软件是刀片面临的大问题,需要厂商不断的技术创新去解决。

  HP:目前,包括在电信行业,中国刀片服务器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与发达国家对刀片服务器的应用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用户可能更注意购买成本,在整体的应用成本上并不很在意,这也是刀片服务器在中国的使用率比较低的原因所在。用户在购买服务器时,需要平衡服务器是不是稳定成熟,是不是可以持续发展,并且需要考虑投资保护等。因此,对于刀片这一服务器新技术新产品,用户一定会慎重考虑。但是,如果用户接受了刀片服务器,他们更愿意选择大厂商的产品,包括HP,因为这样更有保障。

  宝德:一是标准,刀片服务器的技术属于封闭的,各厂家都是封闭的开发状态,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技术不可能很快运用于市场。但是对于存在着大量高密度计算需求且对服务器的性能及稳定性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电信级市场,缺乏标准的技术无疑是成为实现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因为没有一个电信运营商敢于将存在着海量关键数据的电信系统作为刀片服务器厂商的实验场。这也是刀片服务器尽管已经诞生数年,却依然无法切入电信核心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价格,刀片服务器的价格一般都是非常昂贵的,对于有着高额运营成本的电信行业来说,大规模的使用刀片服务器,就不得不考虑其成本因素了。

  《通信世界》:刀片服务器对电信关键应用的支撑以及面对的机会

  IBM:刀片服务器所具有的创新设计和灵活性对电信行业用户无疑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有关资料表明,刀片服务器市场正以倍数增长的趋势进入电信行业,成为新型电信运营商争相使用的产品。根据IDC的报告,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IBM全球刀片服务器收入和份额已经连续九个季度处于领先。在中国市场,2005年第四季度,IBM 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不论是出货量还是销售收入都远远超过竞争对手。自2002年推出BladeCenter以来,IBM依靠不断突破的技术带动着整个刀片服务器市场的潮流,目前在全球,IBM是第一家冲过刀片服务器装机量35万台的厂商。

  2006年,IBM刀片服务器将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一起,利用产品技术创新以及解决方案的创新,为客户提供开放的平台,帮助客户简化基础架构, 实现企业业务的创新。除了IBM刀片服务器在电信市场上的良好表现之外,电信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与IBM在刀片服务器领域合作,由此也可以表明IBM刀片服务器已经成为电信行业的新宠。

  2006年1月,IBM宣布与合作伙伴青牛软件联手,帮四川移动搭建大容量呼叫中心系统。四川移动采用由41台BladeCenter HS20刀片服务器组成的集群系统,作为负责自动语音服务业务逻辑解析和执行的核心系统。IBM刀片服务器所提供的应用级集群技术实现了负载均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次大容量呼叫中心符合NGN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现有的多种异构网络融合。借助IBM 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的先进集群技术,及其高密度和系统简化特性,青牛大容量呼叫中心解决方案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高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HP: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标准服务器品牌,HP ProLiant刀片服务器始终引领技术潮流,在全球乃至亚太及中国市场,牢牢保持销量第一的位置。2005年,HP ProLiant以1000万台的总出货量,创造了IT历史全新里程碑。在刀片市场,惠普(HP)能够提供全面的刀片服务器解决方案,从两路到四路双核,从Intel到AMD架构,从x86到安腾架构,包括基于Intel至强处理器的ProLiant BL20p系列,在基于AMD Opteron(皓龙)处理器的ProLiant BL25p、BL35p、BL45p以及最新的基于Intel安腾架构的HP Integrity BL60p产品上,HP都将提供完善的产品方案。

  未来,HP将努力帮电信业在内的中国用户去提高在购买成本和管理特性上的认知程度,提升中国用户的刀片服务器应用水平。目前,在中国的高性能计算领域、数据中心、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石油系统、网络游戏以及电信项目中,HP刀片服务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应用。

  宝德:对于电信行业来说,要解决用户数量爆炸式的增长同时又兼容不同时期的话音设备,就需要有一种具有超高集成密度和超强单位空间计算能力,并且兼容现有电信语音系统的全新服务器,那就是刀片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有两个公认的优点:一是克服了芯片服务器集群的缺点,另一个是实现了机柜优化。对于电信企业来说,刀片服务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中心的空间、减少功率消耗、简化部署和维修,随时变更支持业务的能力其实恰恰迎合了电信系统海量数据运算、业务变化迅速的特点,势必会带来一场电信服务器领域的革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