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晶
中国应在2G基础上建3G网络
刘东:近几年,3G在中国如何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至今仍然有不同的声音:包括诺基亚在内的企业和一些专家呼吁中国要尽快上3G;而一些专家却认为3G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不明朗,3G投资巨大,一上马肯定亏损。3G这么重大的项目,马上就要启动了,还有这么多截然不同的声音,你怎么看?
何庆源:每次做一个大的决定,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也会有反对的声音,当年决定上CDMA也经过了四五年。
3G投资多少的关键在于是重新建网还是在2G基础上建3G网络。我认为重新铺3G网络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成本太高。中国要建3G网络,首先应该把现有的2G网络利用好。从GSM到WCDMA,从CDMA 1X到CDMA 1X EV-DO是一个很自然的演变。如果在2G的网络基础上向3G演进,也不用在全国全面建3G网络,开始只要在大城市建3G基站支持新的用户需求即可,这个投入不会太大。
我认为在中国还是要抓紧上3G,欧洲3G已经大面积建设,在亚洲连印度也要上3G,现在是3G建设的中后阶段,中国如果不做3G,在无线通信方面的优势就会滞后。另一方面,中国城市里的手机用户换机的时间缩短,如果上3G,新购机者可以选择3G手机,形成用户向3G的自然过渡,3G业务自然就会有市场,运营商的总体成本也会降低。
刘东:在中国2G市场,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三家的份额最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国内厂商华为、中兴等所占市场份额很小。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在2G网络基础上向3G演进,跨国公司的优势将得以延续,对国内企业来讲机会就少了。中国上马3G,应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何庆源:支持创新不能关起门来做,创新也需要国外的企业来帮忙,如果把这些公司都排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外,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会少一个推动力,对于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投资都不一定是好事。
而且诺基亚在中国的公司就是一个中国公司,因为我们向国家纳税比其他通信企业都多,我们的海外出口也是最好的,我们在中国拉动的就业超过4万人。和国内公司的区别只是公司总部和老板在哪里,但在国内纳税、出口、本地采购等方面,一点也不比国内企业差,因此认为创新只是涉及到国内企业的观点应该改变一下。
现在国家提出创新,而很明显创新是需要时间和大量投入的。我觉得创新一定要给足够的时间,一个技术从发展到成熟壮大需要很多资金。我们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接近40亿欧元,创新很大程度是需要资金投入发展起来的。我看了一些官方的文章,也在提出创新不完全是靠国内自己的企业做,也要和国外的厂商联合一起做,这样可能更有效。
TD-SCDMA全面成熟还需要一年时间
刘东:说到3G,说到创新,不能不和中国3G标准TD-SCDMA联系在一起。TD-SCDMA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树立的自主创新的典范。TD-SCDMA现在正在进行规模测试,你如何看待TD-SCDMA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何庆源:在TD-SCDMA目前的五个规模试验网中,我们和中国普天一起在北京进行测试,我认为TD-SCDMA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到目前为止TD-SCDMA系统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成熟。比如TD-SCDMA基站的成本还比较高,因为WCDMA设备目前已经是第三代基站,在国外用得比较多,规模也上来了,所以TD-SCDMA的成本会比WCDMA高,当然,给TD-SCDMA足够的时间,成本是可以继续降低的。
第二,在网络成熟度上、网络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网络的掉话率、呼叫成功率、智能天线等。但是这些肯定能做得好,我们需要时间。
第三,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会是在手机上。虽然现在有几款TD-SCDMA终端,但考虑到将来TD-SCDMA终端要进入消费者市场,首先就要看它针对哪些用户。我也听到一些观点,认为TD-SCDMA可能会针对高端用户,作为一个高端用户买手机会一看品牌,二看质量,价格可以排在最后。现在TD-SCDMA手机以国产手机为主,如何去抢占3G终端市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把TD-SCDMA用到低端市场,首先就要考虑总体成本,网络基站的成本、手机生产的成本能不能跟GSM相比,GSM目前在中国有900款终端。
政府如果准备让TD-SCDMA推到市场上去,在网络的建设和手机的补贴上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否则TD-SCDMA在市场上会遇到困难,相应的运营商也会碰到很多困难。
刘东:刚才你说TD-SCDMA的发展仍然需要时间,你认为TD-SCDMA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逐渐成熟起来?
何庆源:如果从技术、系统设备、手机等方面综合来看,TD-SCDMA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成熟起来。从诺基亚看,我们已经宣布和普天在TD-SCDMA网络设备方面建立合资企业的计划,目前没有宣布制造TD-SCDMA终端的计划。做一款TD-SCDMA手机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同时现在手机市场特别大,大部分公司都是看到市场前景再做的。
刘东:诺基亚虽然参股凯明(从事TD-SCDMA专用芯片和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但是股份也很少,是不是你们认为TD-SCDMA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何庆源:不能这样讲,我们去年宣布了和中国普天的合作,合资企业工厂将设在武汉,我们也会扎扎实实地去做这件事。但有一件事是我们左右不了的,就是市场。刚才我讲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困扰我们的事情,TD-SCDMA是面向高端还是低端,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才可能决定进一步投入。
如果TD-SCDMA启动,建设网络的系统设备要先上,距离手机的销售还应该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可能在这段时间先从系统出发,逐渐摸索手机如何定位,当然还会关注这次规模测试后系统测试最后的质量和结果。作为全球、全国第一大手机供应商,我们在跟踪各种无线技术的发展,包括TD-SCDMA标准,但刚才我说了,最终还要看市场。
终端决定3G三大标准市场份额
刘东:尽管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3G三个标准在中国市场都应当占有一定的份额。WCDMA目前在国际上占绝对优势,拥有80%以上市场份额;高通认为CDM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会进一步扩大;TD-SCDMA阵营则认为自己会占中国1/3的份额。你认为这三大标准在中国将会分别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
何庆源:哪种标准最后会占多大份额还是要经过市场考验的。从网络建设上,我相信最初的投资可能三个标准差不多,都是1/3的投入,但是两三年之后网络投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看用户最终选择哪一种技术的手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有些网在铺了一次后,由于用户发展慢就不扩容了,有些网由于手机卖得成功会再扩容。
WCDMA和GSM是兼容的,在中国GSM底子很厚,因此离开WCDMA、GSM系列一下子转到别的技术上去,不太现实。如果三种3G技术都在市场上出现,WCDMA对最终用户还是有绝对优势的,因为WCDMA的手机款式最多最漂亮,而且有大厂支持。有多数用户买手机的技术,其网络也会扩得最快。所以,全球市场的规律,我们是躲不开的。
用户最后选择哪一种技术,最终还是手机为主,内容为主。目前在国内的内容开发商中,有多少是在GSM和WCDMA系统中开发,有多少在CDMA2000系列开发,有多少是在TD-SCDMA系列开发,这是可以对比的。3G内容就是皇帝,再加上手机的价格和款式方面的竞争力,你可以判断最终3G应该是谁为主导。
现在很多人都把精力集中放在网络上,网络其实在移动通信产业链里占最小的一部分,这个产业链中运营商是主导,手机销售是第二位,第三位才是网络,网络可能仅占20%左右,将来3G内容所占份额也会排到网络设备前面。我们预测到2009年、2010年以后,网络可能在整个产业链里只占十几个百分点。所以把精力集中在网络方面是有问题的,网络建设只是第一步,不代表以后一定成功。
刘东:在中国2G市场上,诺基亚处于第一阵营。现在有分析认为,在3G时代,中兴、华为等本土企业因为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自身实力的增长,将会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诺基亚对中国3G的网络设备市场有什么预期?
何庆源:我们没有公开3G网络市场份额目标,但是我们认为应该比我们在2G上做得还要好。因为事实证明,我们在香港、台湾地区已经拿到了3G系统网络市场第一的位置。诺基亚现在不是仅卖网络那么简单,我们提供的是端对端的解决方案:诺基亚在手机中是排全国第一的,我们在国内有17万个内容供应商的合作,我们可以把内容很快带给运营商。运营商建3G主要是要靠内容去赢利和吸引用户,而我们有能力整合内容,这都是我们能够在中国3G市场中取得成功的优势。所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我们还是会取得比较好的位置。
现在有人预测国内厂商会比在2G时的份额高,能占到3G网络市场30%左右份额,因为在2G的CDMA上已经有15%左右的份额。在3G领域,就全球来讲,WCDMA市场份额占得比较多的也就是两三个公司而已,大家的份额也不会相差太大。
刘东:正如你所说,诺基亚拥有手机上的优势、内容整合上的优势,你们是否有信心在中国3G网络设备市场中超过爱立信?
何庆源:在亚太地区,在台湾、香港地区3G系统网络市场,诺基亚已经取得了毫无争议的领导地位。这些数据放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经得起考验。在中国内地市场,我们也积极准备并能够把我们在大中国区所获得的经验与内地企业分享。我觉得每个厂商都应该能根据自己的实力拿到一定的份额。
运营商依然是3G产业链主导
刘东:现在国内经常有人要问,如果中国内地今年上3G了,老百姓能用上什么样的3G业务?刚才你说诺基亚在香港、台湾地区的3G网络设备、手机市场占有的份额很大,他们那里的3G应用情况如何?
何庆源:香港、台湾地区有很多视频业务,3G的企业集团应用也开始了。我们曾经通过在新浪合作“秀出你的3G新生活”,对网民的3G应用需求做了调查,我们发现视频电话、手机电视、音乐分享都是他们喜爱的。而且中国现在有1亿多的互联网用户,而有4亿多手机用户,我们相信未来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和互联网的接触也会是通过3G。
刘东:随着3G产业链的丰富,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位置会不会发生变化?例如手机电视业务不一定通过电信运营商,通过广播电视运营商或者通过别的系统也能提供,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下一步如何发展?
何庆源:我觉得移动运营商还是会占主导地位,因为如果运营商不成功,整个价值链后面都不会成功。首先影响的会是网络,网络质量的下降会导致手机销售下降,手机用户的减少会导致内容的减少。而且即使是手机电视可以从广播网络实现,但关键的问题是用户的钱如何收?不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内容提供商收不到钱。
中国应集中精力扶持一两家手机本土企业
刘东:诺基亚是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今年第一季度,诺基亚手机的国际市场份额占到35%,并且正在向40%冲击,诺基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何庆源:我觉得公司的品牌是很重要的,还有手机的质量稳定,把用户留得住。同时,我们在销售渠道方面反应也很快,我们愿意学习,我们向国内的手机企业学习,把渠道整合起来取得优势,夺回市场第一的位置。在中国的销售主要以中低端手机为主,诺基亚在质量和价格上满足了市场要求,取得了很大成功;在高端市场上,诺基亚WCDMA手机去年正式取得了全球第一的位置,WCDMA手机的销售翻了一番。因此从高端用户到低端用户,我们的产品覆盖比较广,不同价位的产品都有,诺基亚在手机市场才有这么领先的位置。
此外,诺基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非常大,诺基亚全球5.8万人中有2万人从事研发,比例是36%,我相信在手机行业中跟我们相比的没有几个。诺基亚很少找外面的公司做手机的OEM、ODM。但是有些厂家由于研发投入小,要推的手机款式比较多,可能就需要找外面公司来做,这会存在一些问题:手机平台不一致、界面不一致、质量不一致,甚至连手机充电器也不一致,虽然研发投入上是小了,但是代价是对公司品牌的影响很大,总体看弊大于利。
现在全球手机可以说只有5家大厂商,阿尔卡特、西门子等企业都退出了这个市场,而国内现在还是有70家,中国市场也会按照全球的规律发展,中国企业可能开始整合。在我们看到的手机企业中,慢慢地有一些出色的厂家出现,比如联想就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刘东:现在国内市场有将近70家的手机企业,随着手机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内手机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你觉得他们的发展前景如何?
何庆源:如果政府真的要把手机行业做好,应该集中精力去扶持一家或者两家比较优质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手机企业可能会比较困难。
刘东:诺基亚有没有考虑并购国内的手机企业?
何庆源:我们目前没有考虑,因为诺基亚在中国的研发建起来了,设在北京和东莞的生产基地也进一步扩充,产量、研发力量已经足够了。
刘东:从领军企业的角度来说,诺基亚对手机产业技术、产品、市场及整个产业链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判断?
何庆源:我觉得手机产业有三个大的主导方面。第一,语音通信是手机市场的主导,我们相信在未来3年中,还要新增10亿移动用户,2.5亿来自中国。我们需要降低这些用户进入的门槛,从系统到手机一起降低成本,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第二,从多媒体的角度,把一些多媒体的应用融入手机中,让更多人能享受3G的便利;第三,企业用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要重点扶持,让企业移动起来,企业用户的解决方案和内容整合都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
刘东:降低成本和保持利润是有一定矛盾的,诺基亚如何做到既要大幅度降低成本,又要保持利润?诺基亚在手机内容整合上,是自己做还是合纵连横?
何庆源:低端手机不代表没有利润,关键是看低端手机市场的量有多大,如果我们的产量大了,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即使每个手机的利润小,但由于量大,总体利润不一定就差。
对内容如何整合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是诺基亚将来最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有一些内容供应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诺基亚有优势去整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