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耶兰特
尽管王建宙一再表示,中移动“不会介入内容方面的运营”,但近年来中移动却在不停地朝着内容方面发力。比如绕过SP而直接与唱片公司签约来获得更多利润,调整与SP合作的分成比例以增加对内容的控制力度,收购凤凰卫视股份以提供移动电视节目资源等,都充分表明中移动不仅对内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很可能会全面投身到内容产业中来。倘若移动真要如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预见,移动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国内最大的SP。
移动之所以会对内容经营动心,当然是由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决定的。有分析机构指出,2005年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到735亿元,比2004年的468亿元增长57%,并预计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045亿元。要知道,这些数据产生的背景还是在以短信、彩信、铃声等增值业务为主导的2G时代!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以语音业务为主、数据业务为辅。众所周知,在未来的3G中,数据业务将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3G的技术特性和应用范围所决定的),手机视频、手机游戏等诸多极具发展潜力的业务都会得到大量应用。在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经营模式中,内容一般由SP提供,移动运营商只负责代收费,从中获益较少,反倒是养活了无以计数大大小小SP,并创造出了部分SP暴富的神话。据统计,据统计,依靠移动梦网的2,000多家SP中,月收入超过千万的有5家,超过300万元的有10家左右,超过100万的有几十家。面对利润如此丰厚的增值业务市场,运营商自然不甘心只为他人做嫁妆,深入介入内容产业已是在所难免。事实上,中移动也正在这样做的。
首先是调整了与SP的合作方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移动与SP的合作主要是由前者负责计费和支付,后者负责业务推广及售后服务。收入分配方面,中移动除了收取上网流量费以外,只从内容收费中提取15%的收益,剩下的部分全归SP。而在去年8月,中移动增加了两种新的分成模式,一是由中移动负责SP的售后,双方按照三七分成;二是由移动负责计费、推广以及售后服务,SP只提供内容,双方按五五分成。可以看出,旧有的分成模式中,中移动对内容方面完全不负责,收益自然也较低;而在新的模式下,中移动已经实质性地介入到了内容推广和经营之中,从中获利的比例也相当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后一种五五分成模式虽然对SP而言分成比例较低,但由于有移动品牌的担保,采用这种方式的SP的业务量要远远高于其它两种,SP的整体利润也并不低,因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SP的青睐。自然,中移动从中所得也非同小可。这也是日本NTT DOCOMO的做法,也就是让众多SP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它的OEM厂商,只负责生产内容,却不介入运营,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其次是逐渐在介入内容的制作。2004年10月,中移动旗下的卓望信息公司成立,主要负责移动梦网门户业务的运营支持及新产品的开发、运营和支撑工作。2005年5月,中移动又与业已获得IPTV内容制作牌照的上海文广共同成立了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推出手机电视服务。现在中移动又收购了凤凰卫视19.9%的股权,并计划与对方展开在移动领域中的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方面的合作。中移动还与唱片公司频繁接触,以图通过与CP直接合作来发掘无线音乐市场的财富。而今年5月重庆移动上线了短信平台,更是打破了移动不自己提供短信平台的惯例。上述这些举措,无不表明中移动在内容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这一切正如某业内人士所指出的那样,“中移动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SP”。其实移动所做的也是整个通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事实上,国外的移动运营商大多也是SP。像韩国SK电信,就有自己的音乐、电影和门户网站,向用户提供多种增值业务。
正如诺盛电信咨询分析指出的那样,移动介入SP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它有资源、有能力、也有必要这样做。移动拥有的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平台资源,使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同时,它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更是超过了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大型的SP。而为了规范混乱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也为了启动潜力巨大的3G增值业务市场,移动也完全有必要以自己来做表率,起到规范市场、带动产业的作用。当然,虽然移动介入内容经营后对国内的众多SP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但这对整个内容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移动等运营商做内容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但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消费需要的多样性,仍然会给其它SP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