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国产手机能否迎来转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11:26 中国经济时报

  2006年一季度手机上市公司报表“由阴转晴”,并不意味着国产手机的经营环境有质的好转

  -本报记者 张炜

  去年陷入全行业亏损困境的手机上市公司,今年首季季报迎来一丝曙光。波导股份
、东方通信和夏新电子前三个月分别盈利2300.05万元、598.23万元、520.29万元,一改去年亏损47120.27万元、28422.11万元和65805.05万元的“晦气”;TCL集团的移动通信产业亏损额减到了0.7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亏81%,虽然其手机产品平均售价不断下降,但毛利率水平却出现较大提升。

  业绩一跌再跌的手机上市公司,让投资者看到一丝转机的希望。在业界看来,国产手机从2000年起步、2001年发展,到2002年的辉煌,又经历2003年的转折与2004年的低谷,再到2005年的彷徨,已经走出一条抛物线。对于国产手机能否二次崛起或实现突围,新浪网于上月“电信日”曾举行过一次调查,结果65%受访者认为“能”,35%受访者认为“不能”。

  可现实要比人们的愿望更残酷,易观国际上月中旬发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手机市场的整体规模》显示,第一季度国产手机市场销量为2238万台,占市场份额的36.9%,创3年来新低。赛迪顾问公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综述》,也披露了类似的调查数据报告。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利峰称,2008年将是手机厂商优胜劣汰的一个分水岭,现有手机厂商数量将大幅减少。

  显然,已经有手机企业开始寻找“撤退路线”。海尔电器的手机业务是海尔集团为借壳上市最早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的业务之一,2004年上半年盈利4500万港元,可2005年上半年其录得股东应占亏损达3.97亿港元。日前,海尔电器以4.2亿港元的价格将手机业务出售给了海尔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业界认为,海尔电器手机业务的败退,主要因为国产品牌不敌洋品牌,在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方面,中国厂商无法与国外厂商抗衡。

  在波导股份2005年年报的叙述中,就能看到中外品牌竞争的“落差”。一方面,跨国巨头的全系列策略致使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品牌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建设,强调渠道下沉,使波导股份原有的销售渠道优势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波导股份经营决策存在一定失误,公司在2005年初制定产品规划时未能抓住MP3音乐手机等市场流行热点,以致新产品推出较慢。手机市场消费热点的迅速转换直接导致旧机型销售价格下跌,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甚至亏本销售。而波导股份在年初制定产品计划时对市场的估计也过于乐观,采购量过大一度造成了较大的库存压力。

  

夏新电子同样承认自己在2005年有失误:在3G手机策略上过于乐观地预计了国内市场的启动时间,过低地估计了3G手机打入海外市场的难度。由于3G手机业务处于投入期,产生了较大的亏损。同时,由于投入3G手机研发的力量过大,影响了GSM手机的研发,导致GSM手机新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今年一季度手机上市公司报表“由阴转晴”,并不意味着国产手机的经营环境有质的好转。从巨亏变为微盈,其中一些公司采取了2005年“亏个透”的策略,通过大量计提助2006年“轻装上阵”,财务报表漂亮了不少。另外,国产手机得益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及出口数量增加。今年前三个月,TCL集团实现手机海外销售275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9%,占手机总销量的90%。反差巨大的是,TCL集团手机同期国内销售只有29万台,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4%,仅占其手机总销量的10%。

  事实上,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上仍处于遭“前后夹击”的被动境地,“前”有进口品牌,“后”有“黑手机”。波导股份承认,“黑手机”对市场的影响短时期内还很难消除。易观国际的一位分析师前不久表示:仅2005年可监测到的

水货手机数量有1000万部以上,今年保守估计会远远超过去年。广州、深圳一带的黑手机呈现大规模、半公开的发展形态,而且通过网上直销等新手段,进一步加快向内地延伸的速度。

  那么,如何实现国产手机的二次崛起?不少人认为,即将启动的3G有望成为转折点。国产手机长期以来的“硬伤”是缺乏核心技术,而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讯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凭借与国产3G标准的“近水楼台”,国产手机有望实现大逆转。从新浪网的调查看,关于“国产手机二次崛起的支点”,认为提高技术水平、3G、构建战略联盟、倚重海外市场、加强外观设计的分别占66%、14%、7%、6%和6%。

  不过,也有人士给未来3G时代的国产手机“泼冷水”。某手机产业链上游全球级供应商中国区总经理今年2月曾表示,3G时代国内手机竞争将加剧,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将被淘汰,只有不到10家国内厂商能够存活下来。北京邮电大学一位教授对此评价:“如果近期上马3G,那么国产手机不是谁能活谁不能活的问题,而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该教授还认为3G手机对国产手机而言“不是最后的‘淘金’,而是最后的‘跳井’。”

  对于3G这块最后的“奶酪”,波导股份等手机上市公司认为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波导股份还提出了“一定利润前提下的规模最大化”的经营方针,力争实现2006年度盈利的经营目标。夏新电子称,3G的到来将给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对3G产品已经做了先期研发投入,将伺机切入3G产品的规模生产,利用以3G产品打开的渠道带动其他产品的规模化出口业务。

  究竟是最后的“淘金”?还是最后的“跳井”?投资者将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