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揭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1:02 通信产业报 | ||||||||||
通信企业成“利润大户” -通信产业报 记者 顾莹 “虽然在进入数量上打个平手,但通信企业在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在“2006年(第二十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会暨推进大公司战略工作会”上,一位通信企
5月31日,华为、中兴通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SB)、亨通、武汉烽火通信、广州金鹏、波导、厦新等一大批通信企业被宣布再次进入电子信息百强梯队,其中华为在百强出口交货值、利润总额、研发投入、上缴税金和专利申请等九项“单项十强”中,将五项桂冠收入囊中。中兴通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熊猫电子三家企业也在以上“单项十强”中有上佳表现。 尤其在利润总额方面,华为以净利润51.5亿元列百强企业首位,中兴通讯则以16.1亿元位居第三,而广州无线电集团营业收入利润率达24.7%,为百强企业利润率最高。 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副部长娄勤俭对这些靠营业收入、利润、研发实力说话的电子百强优质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同时对今后百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王旭东指出,电子百强企业需更加发挥其龙头作用,依托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与跨国企业一比高低。 高利润的背后 事实上,通信企业在利润总额上的优势在近两年已开始充分显现。由于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农村通信网络的完善以及通信设备制造商频繁获得大额国际订单,从事程控交换机和通信传输设备生产的企业大都获利颇丰。 仅在2005年,我国六大运营商在村通工程中架杆铺网、采购所需设备的资金就已接近百亿元。而在国际市场长袖善舞的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更因3G网络的大兴建设保持了“利润大户”的风头。此外,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知识产权的手机电池、通信电源等企业也开始“见”到更多利润。 但在高额利润的光环下,通信企业也不得不面对其他企业对“有利可图”行业的转换。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年中,传统的家电、计算机企业相继设立手机生产基地,并开始作为入选百强的核心产品出现。今年百强头名——联想控股手机产品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实现赢利,TCL、海信、四川长虹、康佳、浪潮等也不断有新品上市。 这些新人的进入无疑对老字号手机企业带来很大冲击,宁波波导、大连大显在营业收入晋级30强的同时,利润开始出现负增长。 而与此同时,老牌通信企业因重组、加大研发投入等问题也开始在百强队伍中有所进出。 分析人士认为,下游通信产品,特别是终端产品因为成本下降空间较小,而价格又持续下跌,其未来的发展将从高额利润产品转为微利产品。相对下游市场的无奈,中上游产品虽然仍有高额利润空间可保证企业的赢利,但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均为实力派的国内、国外企业,因此他们也将走向拼价格、拼服务的道路。 “如此,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崇。”该人士同时指出,“它已成为让企业增量又增收的唯一途径。”以自主创新为本在本届百强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透露,今年信息产业部特别针对自主创新等因素对申请百强做出新的规定:对因实施国际并购、重组或重大自主创新等项目的企业,如三年内不亏损即可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百强申请。 自主创新是获取利润空间的关键因素之一,通信企业的利润能力势必要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取得更大的进展,并成为行业典范。王旭东部长在大会上特别强调,信息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企业做大做强,而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娄勤俭副部长表示,在国内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研发能力弱,与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及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提升创新能力十分迫切。 2005年,华为研发经费达到4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1%;中兴通讯等多家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已超过6%,基本与国际高技术企业的投入水平接轨。 高额的研发投入带来了什么?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底,华为已申请中国专利11000件,PCT国际专利和国外专利1765件;授权专利1900余件。目前,华为、中兴通讯申请的PCT专利分别居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第三和第九位。 因此,重视研发直接为企业带来了业绩的提升。华为以实施自主产权战略挺进3G领域,跻身全球第一阵营,并掌握了WCDMA从系统、终端到芯片设计的整套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提供全套WCDMA系统的厂商之一。中兴通讯在全球最热点的3G、NGN、IPTV、宽带接入、数字集群等通信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已居于业界先进水平,而在CDMA2000、GoTa数字集群等产品方面,中兴通讯位居全球领导者地位。 专家分析认为,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与国际大型通信公司一样的研发体系,并且在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研发人员在总人员中的比例等指标上与国际通信公司比例相当,这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旭东部长在会上特别提出,企业要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未来市场需求的研究,要提升研发能力,突出自身特色。 大企业战略 今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9643亿元,比上届增长18.2%,占全行业总量的25.1%;实现利润248亿元,占全行业的19.0%;上交税金289亿元,占全行业的66.4%。百强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不足千分之二,却创造了全行业1/4的营业收入、1/5的利润和2/3的税收,发挥了支柱性的作用。 但是,百强企业中的个体与国际通信巨头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华为、中兴每年50亿美元~60亿美元之间的销售额与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通信企业百亿美元销售量相比,相去甚远。 专家认为,这种差距与我国电信大国地位不甚相符,而我国在迈向电信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更强势的支柱性企业。“政府加大对大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研发环境的创造已刻不容缓”。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的指导精神,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已是大势所趋。娄勤俭对此表示,“十一五”期间,是电子百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信息产业部将继续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战略的指导意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电子百强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本土跨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资源整合,努力为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环境。 娄勤俭同时指出,企业尤其是电子百强企业要充分发挥中坚和带动作用,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行业中介组织、产业联盟等机构应发挥更大的作用。060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