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分析:手机漫游高资费堡垒崩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0:41 新浪科技

  曹增辉(博客文章)

  最近关于欧盟拟取消国际漫游费的讨论沸沸扬扬,本周五传出消息,欧盟六大运营商已经分别大幅度降低了各自间的漫游收费。与此同时,在国内,关于手机漫游费的争论也正在升温,甚至一些人也在质疑漫游费从逻辑上的存在意义。

  尽管欧盟的这一举措暂时并未影响到国内用户的消费,但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正如项立刚在其博客中所言,它可能会引发全世界人去重新思考漫游费存在的意义。

  是的,的确如此。长期以来,国内本地通话费用引起了太多的关注,而关于漫游费却少有人提及。实际上,在移动运营商的各项业务收入中,漫游费一直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近几年电信资费不断下降,漫游费却得以岿然不动,居高不下,且成本却不高。主要原因是漫游仍属于单个运营商的“个人行为”,因此基本属于无竞争状态,运营商没有降价的动力;另外,漫游收入在运营商的收入比例中相对较高,一旦降价,对其影响较大。

  显然,欧盟的举措触动了人们对漫游费的抵触神经。进入6月初,包括上海、成都等地的移动公司已经开始以低价套餐的形式大幅降低漫游费,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区,北京依然是降价呼声的焦点。

  对于当前国内漫游费,我认为有三点是值得强调的:首先,漫游费已经具备下降条件,原有高价堡垒已开始崩溃;第二,漫游资费由于涉及到运营商各地区的复杂结算,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取消;最后一点,政府定价限制漫游降价说法并不确切。

  第一点,北京一直被认为是全国电信资费最高的地区,随着这一堡垒的攻破,也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运营商间在本地通话市场上的竞争已经开始饱和,事实上,各省地区的手机通话费用,已经跟固话接近持平,继续下降空间不大。

  本地通话之外,漫游及长途肯定会成为运营商降价竞争的一个新市场,特别是在一些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可明显提升话务量,并最大程度的吸引用户入网。在此前,运营商已尝试一卡多号业务其实也是在变相的解决漫游费过高的问题,但效果不佳,降价符合产业趋势。从最近中国移动的用户增长及通话量来看,降价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另外,在单向收费、月租费通过低价套餐逐步解决后,漫游费过高成为新焦点。特别是随着移动网络进入成熟期,漫游及长途话音的成本基本与市话相当。运营商在这方面承担着用户、消协及政府等多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前不久,上海移动的两档套餐已经受到了各方关注,并且不少地区已经推出一些类似的套餐,主要是针对商旅频繁人士,类似业务将会迅速在全国蔓延。最近的消息显示,北京也有可能在近期启动。

  第二点,关于漫游费的存在价值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了,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下,国内漫游与国际漫游不同,后者主要是在不同的国际运营商之间进行成本结算,要向对方支付一定的网络使用费用,这部分费用用户具备承担的理由。

  而国内漫游,目前只能是在单个运营商的不同地区网络间进行,这也恰恰是争论的矛盾点。不少人认为,我既然交了钱,不管在什么地区,我享受的是同一家公司的服务,我就不应该额外再交一笔钱。

  目前运营商在不同省区公司之间的漫游服务上面临着是否对等的问题,比如甲地漫游到乙地的用户,比乙地漫游到甲地的用户多,那么如果双方互相不结算的话,则乙地运营商就会明显吃亏,这也是目前国内漫游费存在的根本原因。

  其实,跟国际漫游费一样,国内漫游费用的存在同样是保障漫游服务及质量的体现,一旦取消漫游费,由于运营商各地公司都是独立核算的,互联互通同样会成为问题。因此,漫游费能否取消,需要有一个更好的结算体系来满足利益的均衡,当前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在单向收费及月租费的问题上,运营商以低价套餐的形式,基本上释放了来自用户及消协等机构的压力,在漫游费问题上,用户希望的真正实惠还是降价,而并非必须取消。

  第三点,对于漫游费过高,我最近听到不少关于政府定价过高的说法,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事实上,漫游费过高,主要原因依然是我上面提到的原因,市场没有竞争,运营商没有降价的压力,或者说,运营商还没有被逼到主动降低漫游费的份儿上。

  从去年的9月份,信产部宣布实行上限管理的业务中,已经包括“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也就是这部分费用,国家只要求不超过上限价格,这种策略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营商可以选择更低的合理的价格去吸引用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