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埃森哲GCF论坛融合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7:24  通信产业报

  本报记者 王辉

  尽管是一家拥有着丰富实施经验的全球管理咨询领域领导者,埃森哲此次却不想扮演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在“2006年埃森哲全球融合高层论坛(GCF)”,它更多地是想通过搭建一个话题更加自由的平台,用一种更加轻松而平等的方式来完成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以及对问题的解答。

  这个已经有18年历史的会议所关注的方向至今未变,即帮助企业去了解行业趋势,找到未来的方向。从在美国召开的仅有30多人参加的第一次会议,到目前数百名企业高管的规模,埃森哲以其对于行业发展及企业战略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越来越多行业内人士的认可。“GCF走进中国是众望所归。一个始终保持着GDP高速增长,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加深的国家无疑会备受关注,更何况中国电信业的GDP已经占到了整个国家GDP总值的15%以上。中国电信市场的蓬勃增长和满载的机遇显而易见。”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如是说。

  但是对于一个处于变革期的行业而言,充满机遇也充满风险。虽然产业融合、创新以及国际化几乎已经是诸多企业的口头禅,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旧会让诸多的企业或者在谨慎中裹足不前,或者因为缺乏经验而陷入困境。

  然而,“变革可能会成为牺牲者,可不变革却只能被淘汰。”虽然同样面对着一个未知的市场,但埃森哲还是希望能够从一些大家认定的方向之中找到一条尽可能规避风险的途径,从而帮助行业和客户实现不断创新并最终全球化的梦想。也就是说,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性,加强确定性,加大企业成功的机会。

  对于埃森哲而言,这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责任。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 全球化是必由之路

  相比于往届的GCF会议,此次中国会议整整准备了三年。为什么会如此?在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看来,这显然体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显露。“正如埃森哲首席执行官WilliamD.Green所说,埃森哲将会把中国作为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李为冲透露。

  对于国内运营商和电信企业而言,创新和走出去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样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以挪威电信为例,尽管它在只有450万人口的挪威本土拥有着380万的用户量,但相比于国内的四大运营商,这个数字显然微不足道。但是从全球看,挪威电信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了12个国家,用户量超过9000万。同样,SKT等运营商也借助全球化实现了公司的迅速成长,这就是全球化的魅力所在。”李为冲分析说。

  显然,李为冲认为国内运营商同样应该在保证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去尝试全球化的路线。“可喜的是不仅华为、中兴等厂商已经在全球化战略上初见成效,而且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国内电信运营商也在尝试向全球市场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电信企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了解大的市场环境,同时要面向未来。为了实现以上的策略,国内运营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并设法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电信市场。”李为冲表示,“因此,国内电信企业不仅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影响价值链,同时也要通过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所有这一切都会关系到战略层面的选择,而随着运营商对于IT服务和战略咨询的重视,埃森哲意识到即将迎接一个重要的机遇。“埃森哲有一个宏伟的规划,就是要在5年内实现中国公司的人数从2000多人到1万人以上的翻增。同时,借助在上海和大连两大技术中心,埃森哲将帮助电信运营商实现在战略、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转型和创新。”李为冲透露。

  无疑,埃森哲已经在借助这个趋势性的论坛给中国和全球的电信市场寻找更多的机会。

  埃森哲通信及高科技事业部欧洲和拉丁美洲网络服务主管Philippe Chauffard

  服务融合是终极之路

  在埃森哲看来,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趋势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出现,只是在今天,大规模实施融合的时机已逐渐成熟。

  “在过去的几年中,移动网络对于固定网络的替代已经愈演愈烈,而即便这样,也不能忽视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对于每一家中国运营商的切实可行的意义。实际上,FMC所产生的影响还可能更加深远,甚至无论是传统基础运营商还是虚拟运营商,都将受到它的影响。”埃森哲通信及高科技事业部欧洲和拉丁美洲网络服务主管PhilippeChauffard称。

  一直专注与战略层面的埃森哲并没有从纯粹技术的角度去考虑FMC的影响,在PhilippeChauffard看来,这种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将会波及到运营商业务的每一个层面。“FMC融合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对运营商提出了各种能力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了技术和设备的方面,但同时最终也对运营商的组织架构、客户沟通和日常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会影响运营商业务的方方面面。”PhilippeChauffard表示。

  不过这并不等于通向网络融合的道路便只有一条,在PhilippeChauffard看来,由于每个运营商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的不同,实现融合其实可以有多个渠道。“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市场化的融合,所谓市场化的融合就是由市场机制为引导,把移动和固话的产品捆绑起来;第二种路径是以电子产品为导向的融合,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明显,也最容易实现;第三种形式的融合是基于服务的融合,这种类型会对运营商整个企业提供更加深层次的要求,要求运营商在服务层面能够实现融合。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商而言,将会面临不同的选择。”

  但尽管如此,PhilippeChauffard依旧认为基于服务的融合将是一个终极的方向。他认为:“市场化的融合对于运营商而言整合程度是最低的,而以服务为基础的融合整合程度则最高,不过这也相应要求运营商做出最大限度的投资。从发展趋势来看,并不是每一家运营商都必须从浅到深,先走市场化的融合再走电子产品的融合、服务的融合,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推进这个融合的进程。”

  埃森哲通信及高科技事业部全球无线网络服务主管Kyriacos Sabatakakis

  IMS即将走出“襁褓”期

  在埃森哲的眼中,IMS目前的发展状况显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坦率地说,目前只有6%的电信运营商引入了IMS,而大量的运营商仍处于观望阶段。

  但这并不等于运营商们就按兵不动,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其实很多运营商都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只是在等待时机。”埃森哲通信及高科技事业部全球无线网络服务主管KyriacosSabatakakis如此看待IMS目前的发展状态。

  这出现了一个矛盾:既然IMS能够在支持运营商快速推出新业务方面具有如此明显的优势,那么真正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IMS应用还没有足够的实际应用案例来证明其确实可行。但有意思的是,最初脱胎于移动网的IMS技术目前却大都被一些固网运营商所采用,这是因为在设备没有广泛普及之前,移动运营商确实面临着障碍,因此尚未具备大规模部署的条件。而对固网宽带运营商来说,他们通常已经有了设备,现在只要提供内容。不仅如此,IMS还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网络接入和更多的收入,以加速这些固网运营商的转型以及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KyriacosSabatakakis分析说。

  尽管如此,埃森哲对IMS的发展前景依旧非常乐观。KyriacosSabatakakis称:“IMS已经存在,并且它将会继续存在并保留下来,因为整个行业现在都朝着这个方向在继续努力,互联互通、无缝连接的漫游方面它将进一步发展。另外,在IP智能网上还没有能替代IMS的标准出现。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需要担心它是否会发展,而是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有多快。”不仅如此,IMS在推动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方面也效果显著。“IMS的设计本身就是可以提供独立的接入,非常适合融合的网络,也非常适合承载运营商的运营内容。因此,IMS在未来可以是固网和移动融合网上非常独特的智能网络应用。”Kyriacos

  Sabatakakis解释说。

  为了加速IMS的进程,KyriacosSabatakakis建议运营商应该做好启动IMS的心理准备。“IMS

  能否成功与运营商自己的作为有着密切关系。运营商是否能够找到良好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找到价值链中自己的定位并且来推广这方面的工作,这些因素都将决定IMS是否能成功。因此,现在IMS的应用到底能够发展到何种程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设备这个问题上,这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努力。”他总结道。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