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骥远
最近,围绕着3G该不该上的问题又风声水起。有研究机构认为,不应对3G用户发展规模抱有太大的期望,因为市场需求是未知的;而与这些悲观的观点相对应的是,有学者居然抛出了3G“过时论”,认为应该直接跳过3G而进入4G时代。
众所周知,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转化为产品有一个生命周期,而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要建立在有根基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待中国3G的发展要科学分析准确定位。“揠苗助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G究竟会不会亏损?
质疑3G仍是围绕着用户需求和亏损等问题。持此观点者认为,用户在3G时代购买的不是网络而是业务,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不足决定了它必定毫无经济意义,甚至会导致经济灾难。
但这种论调遭到了业界的普遍驳斥。“技术是经济的引擎,任何一个技术进步都不会带来经济灾难。”电信专家吕廷杰说到。他认为,担心中国启动3G亏损没必要,“在西方国家,无论是登月计划,还是星球计划,都是通过不断地引入新技术,达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上3G,也有这方面的意义。”
另外,也不少专家也认为,中国3G具有后发的优势,只有大众市场才能决定3G是否亏损。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表示,“3G应该高而不贵,中国3G启动后一开始就要瞄准大众市场”,“我们通信的普及率还远未达到北欧国家的程度,电信市场还大有潜力,关键是怎样让穷人也进入到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中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局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理事长邓寿鹏指出,手机的换代就如同计算机的换代,如果我们用3G手机,今天你就会觉得2G手机无论速度、带宽,以及其他的附加功能都远不如3G。3G价格绝对可以承受,如果3G比2G的价格更高,就不应该发展这个技术。技术进步,造价应该更低,服务成本应该更低。
请3G让道,让无线宽带先行?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旗帜鲜明的反对3G,或者直接跨越3G。他们认定全IP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将会使3G技术落伍,此时中国上马3G会遭致彻底破产,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发展无线宽带技术。
吕廷杰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够带来新的产业、就业机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3G技术本身并不落后,技术的成熟度总是相对的,倒是中国现在上3G的时间是有些晚了。”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表示,3G都可以跟HSDPA这样的3.5G技术实现向下兼容,我们上3G,可以把这些新的技术应用上去,中国移动对HSDPA甚至包括大家不太熟悉的HSUPA 都在进行研究和测试,一些3G实验室也在进行实验。3G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3G与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会保证3G具有持续的竞争潜力。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是3G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掘墓人”。
运营商的转型和定位
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必然要发生改变。在3G时代,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电信业生存环境将会变的异常复杂,运营商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创新业务和服务的能力。而随着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创新的业务和服务更多是需要通过整合资源来提供,同时也要求内部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以及先进的网络平台来保证。
所以,运营商一方面要在内部生成一系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运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整合产业生态系统,创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
总之,3G的到来已经不可避免,只有科学分析准确定位才能推动3G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