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产业报记者 罗鼎 顾莹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监管部门将以技术手段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信息化为电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同时也对运营商构建面向信息社会的电信级、高可靠性、安全的网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月17日-18日,“第38届世界电信日暨首届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在“让全球网络更安全”的主旋律下唱响。
来自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局、中央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及六大运营商、制造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的代表,共同就如何打造电信级安全网络,推进信息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等话题阐述了精彩观点。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会上强调,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监管部门将以技术手段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从“电信日”到“信息社会日”
从1969年到2006年,全球电信业总共庆祝了38个自己的节日,从今年开始,这个日子又增添了一个特别的重大含义——世界信息社会日。从电信日到信息社会日,不仅标志着日新月异的电信技术已经向更先进、内涵更丰富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更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的新纪元大步迈进。
“世界电信日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服务大行业的概念”。对于世界信息社会日的确定,奚国华在会上表示,其意义重大,是世界电信日的很好扩充。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在致辞中也表示,世界信息社会日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上,杨学山感慨:“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的推动力。”他表示,信息技术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的发展。
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上,与会者一致通过了第60/252号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17日为世界信息社会日。
有专家表示,一直以来,国际上对于信息社会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尚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说法。随着世界信息社会日的确定,信息社会从海市蜃楼般的梦想开始变得触手可及。或许2006年的5月17日,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界线,成为信息社会的伟大开端。
信息安全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界和广大用户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因此,在此次会上,从政府、运营商、厂商代表讨论重点都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安全”上。奚国华指出,国际电联今年确定的世界电信日主题“让全球网络更安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杨学山也认为,在向信息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信息网络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通信事业,促进信息化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保证网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安全。”中国移动副总裁李跃在发言中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联通副总裁李正茂也认为,信息与网络的安全对于电信运营企业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从中国联通自身的角度来看,没有安全可靠的网络,就不能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通信服务,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挑战复杂工程
如何才能让网络安全隐患逐步消除呢?与会专家指出,全球网络安全是一项牵涉到政府、企业、个人和国际合作的复杂工程。各国政府负有对网络使用环境加以保护和管理的责任,网络服务商有健全和强化网络安全措施的责任,个人使用者有自觉接受规范约束和保护网络的责任。只有各方各司其职,全球网络安全才可能改善。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已经开展了积极地工作。截至目前,信息产业部启动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并正在长期系统地净化着网络环境。
奚国华表示,信息产业部一方面将继续加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防范和保障能力,创造一个放心、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而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运营商也展开相应行动。2006年初,中国电主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电信绿色网络遍神州工程”,收效明显。中国网通则将2006年定为“效益质量年”,其中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体现业务发展与安全稳定并重的理念。
在厂商层面,大部分公司表示早已将研究方向锁定在提高网络安全的产品上。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徐启威透露,思科已经收购了与安全有关的几家公司,并且将各自的优势产品整合到了思科的网络产品中。
与会专家指出,“让全球网络更安全”,这一主题赋予电信业在未来信息社会中更多的责任,然而,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保障信息安全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