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题 > 正文

专访邓寿鹏:3G资费会很高的说法不准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22:01 通信产业报

  5月18日,在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通信产业报记者对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全文:

  记者:想问您几个问题,关于TD终端方面的,现在有一些新闻报道说,之所以现在中国没有发布3G牌照,就是因为TD还不够成熟,您说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邓寿鹏:我们TD标准的3G网络,现在正在做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在五个城市展开,所以规模网络的技术应用试验当然包括终端和网络,所以对网络和终端都是一次考验。最近我去了一个试验城市,终端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语音、数据,也就是短信,我觉得基本还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更多的应用,目前有些国产的终端不支持,但是也有些国外的终端能支持。那就意味着国产的终端多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如果中国的终端能实现多功能,包括流媒体,就可以在终端上看大片了,这需要足够的带宽,还有网络的支持。

  另外,就是可视电话,双方在通话过程中看到对方的形象,这些都是在多功能的终端上可以实现。

  记者:您说关于TD方面的增值服务,有流媒体方面的服务,还有可视电话,这些基础上面,有哪些厂商来做?

  邓寿鹏:产业联盟可以比较详细地回答你。由产业联盟进行协调,参与的企业都有分工。简单地说不要重复劳动,资源可以共享,所以终端和网络都要技术进步,才可以使网络的运行非常正常。

  记者:说到增值3G,TD增值服务方面的问题,有很多报纸报道,就是说3G发牌之后,3G方面的资费会非常高,您认为这个看法准确吗?

  邓寿鹏:总的来讲不准确。我刚才也讲了,因为3G的组网费用应该比2G要低,但是用户群不够大。这个无论什么标准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在这个时候比如说他资费可能定得高一点。因为你在拓展市场,在考验技术的推广中间有什么问题,现在的手机肯定是赚钱,所以移 动赚了很多了。短信一毛钱也赚钱,你觉得一毛钱可以接受,一个彩铃一块钱,也可以接受。而且两块钱还是比较少,打一次电话可以花几十块钱,但是就是一毛钱吸引了上亿的用户,这就是一个共性。如果一开始就五块钱,谁去搞短信,这就说明这个需求,必须定在薄利多销。不是买

宝马汽车。但是这样的话市场不会打开,通讯是普遍服务,大家都用的话,成本会下来。这样地说,虽然每一笔通讯的费用不高,但是成亿次的需求,所以现在每天由于短信,电信运营商收一亿,不起眼吧。五毛,每天一亿,这就厉害了,所以这就是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一毛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很贵,需求一下就降下来了,作为企业来讲,你的盈利不是最大化,而是最小化。这变成大众的潮流了,你再给我想几个点子,每天赚一亿。

  所以我推动的概念,就是多运营的,这样的话,才把3G这种技术优势应用上,有很好的技术行为。你就是做语音,或者短信这样的简单地数据,还是没有把它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运营商、终端商都要开发新的应用。这种新的应用会使我们3G网络有更多的用户群。这样的话,我们自己的TD标准就站起来了,我们建立一个TD网,收费比较合理,我们有最大片的用户,世界最大的用户群在中国,今天是4亿多手机,这样的一个用户群,当然能支持这个标准。

  记者:您刚才提到一个问题,叫盈亏平衡点的问题,常说的是3G成熟期的问题。

  邓寿鹏:所有的技术都有盈亏平衡点,开始不管什么技术都有那个过程。

  记者:您认为3G发牌之后有一个时间期的问题,您认为一年或者两年之后,资费才可以降一些。

  邓寿鹏:因素很多,一个就是说运营商的开拓市场的能力,有的是千家万户去访问,做了很好的演示,而且起始费用很低,还有政府的税收也是杠杆,我开始把税收免除了,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也降低了,所以人家说了花不了多少钱,试一试也可以。多因素,哪一个环节的配合都是延缓你盈亏平衡点的时间。

  记者:国家和税务配合的问题,我觉得国家非常支持TD产业,中国扶持TD是为了免去或者减少向外国征收高端专利费的问题。

  邓寿鹏:我们只能是通过比如说集团的谈判。我们就是整个中国的运营商,我们买是批量买,要降到非常合理,否则我就不谈。

  记者:因为我们还有TD。

  邓寿鹏:因此,就是说主张在政府组织下,组织企业集团和联盟给那些专利持有者进行谈判,这样可能中国有一个更好的谈判地位,

  记者:加一些自己的筹码,跟他们谈判。

  邓寿鹏:最后谈判到什么程度,不由你决定,大家觉得可以就行。

  记者:您刚才说,视频,流媒体服务问题,还有可视电话的服务问题,您认为TD最吸引人的服务是什么?

  邓寿鹏:这些在技术上都可以保证。不是说流媒体支持,可视我们支持。应该说一切都能支持,根据你用户的需求完善这个技术。

  记者:其实还是放在用户的基础上,看用户需求什么,他们想用什么样的服务,自己选择。TD技术可以完善所有的相关的问题。

  邓寿鹏:它是一个平台,更高的平台,这个应用是技术的完善,理论上支持你,没问题,但是十万个用户,同时接入,你那个时候对你的网络要求高了,支持十万跟支持五千不是一个概念,这个我觉得只要在这个平台基础上,技术不断完善,技术完善成本降低,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是互动的,良性的,越好越便宜,是这样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