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TD-SCDMA产业联盟产品部总监金毅敦致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7:05 新浪科技 | ||||||||||
![]() 图为:TD-SCDMA产业联盟产品部总监金毅敦致辞。(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5月18日下午,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及信产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到会专家畅谈了国产手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浪科技独家现场直播。 图为:TD-SCDMA产业联盟产品部总监金毅敦致辞。(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金毅敦:非常高兴参加这个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双模我们已经在开始,甚至有相应的产品推出来。关于TD-SCDMA的专利刚才也讲了,我非常同意陈主任的一些观点,就是说专利一方面只是一个第三方比较片面的一个数,今后我们联盟内部的一些评审,我们拥有的专利,在整个产品中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重。 下面我谈一下TD-SCDMA的前景。我先介绍一下产业联盟,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干什么。第二,介绍一下终端产业发展的进程,包括终端产品。最后,我介绍一下终端产业链所蕴含的巨大的市场潜力。 关于TD-SCDMA产业联盟这样的(大屏幕)联盟的日常工作,是在联盟的组织,我所服务的是产业协调部。现在,我们已经有4个工作组了,在整个终端产业链成熟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现在投入几百万元有一个工作小组在国外访问,来解决代码的开发。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测试的开发。这样的话,现在我们随后一些数据出来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用非常成熟的设置,来保证我们TD-SCDMA的质量。 联盟的成员,大概这里初步列了一下,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完全。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有一批新成员加入了产业联盟,我们的成员分两类:一类是理事成员;一类是理事的。这里我详细介绍一下我们联盟成员在产业链的分布。我们国内的四大设计制造商,当然还有包括像阿尔卡特这样的一些,应该讲中资背景非常强的这样一些外资企业。另外还有华为、UT斯达康等等。 终端领域看到,实际上国内比较知名的或者说最知名的一些终端企业,已经全部进入到TD-SCDMA的产业阵营中来了。终端领域世界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都在TD-SCDMA相关产业的开发。尤其在终端测试领域,因为测试这个产业应该来讲,最体现一个国家的产业基础,我们国家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一直表现比较薄弱,但是TD-SCDMA的出现,使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推出了TD-SCDMA的相关产品,下一步,我们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开发我们的产品。 现在,我们已经有6个TD-SCDMA终端系统产品面世,而且我们产品已经经历了大约两年左右的测试,现在芯片已经全部装到了我们的终端里,来进行我们的规模网络实验,实际上是一个大规模的实验,有上千户终端的规模来进行相关的测试。我们现在支持这些终端的企业,大概有将近20家,我们现在已经推出来的TD-SCDMA的终端也将近30款,随着整个TD-SCDMA产业链发展的加速化,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面向市场。这里显示了一些我们在TD-SCDMA终端上合作的一些企业(大屏幕)。实际上,产业联盟存在很大的意义上来讲,是强化的产业链的协作。我们看到有芯片企业等等,他们结合在一起。 某种意义上来讲,才能并行开发的模式,我们推动使我们的芯片企业和生产企业,在开发的前期都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这样的话,使终端企业的一些需求,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合作,极大的缩短了我们产品开发的一个周期。 从终端角度来讲,2005年二季度是一个历史的时间点。我们TD-SCDMA的终端有了一个突破。那个时候从4月到6月起,用了20款终端,包括数据卡来推动市场。从那个时间点,也开始有更多的终端企业进入到TD-SCDMA的终端领域。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超过20家的终端,已经在测试。 终端的产业化,我们也在紧张的进行之中,我们预测今年三四季度,我们TD-SCDMA的终端设备的产能,将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这里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也给了TD-SCDMA一个很大的支持,在这样的支持下,我们大概构建了TD-SCDMA非常大的生产规模。我们到今年年底几百万台的产能是不成问题的。另外,跟TD-SCDMA相关的测试仪表的开发,包括一些测试的软件的开发,都将在进行过程中。另外,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双模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下一步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实现TD-SCDMA和GSM的一个自动计划。 对芯片来讲,现在已经实现了数据主要的测试,可以承载包括64K等等的各个频率。现在具有视频点播、网络浏览基本的终端业务。 另外,想强调一下,这里只是讲到了TD-SCDMA一些终端,实际上包括支持PDA功能的终端芯片。现在系统设备到今年年底明年初,基本可以达到预想的水平。从现在开始,已经开始在组织芯片的一些功能,到明年年中或者年底,陆续有支持这个功能的终端面市。 仪表一直是我们国家在整个产业链的缺项。另外,我想强调一下一致性测试。现在能做一致性测试的企业,现在来讲,也就是个位数的企业,我们过去的一些企业,在产业联盟组织的一些代码的开发,引进了一些人才,现在我们已经有相关的企业,在进行一致性测试仪表的开发,我相信一两年的时间,可以应用于商用。 另外,一些关键的配套元器件,我们现在也陆续完成了样品开发。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开发了TD-SCDMA终端设备芯片,应该能逐步的应用到我们的商业终端上。另外,包括大型的软件和操作系统,这样的一些大型软件,也是在我们国内如火如荼的开展。那么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终端和芯片演进的路径从联盟的角度考虑,我们可能首先要考虑终端性产品的开发,主要包括支持HSDPA的芯片和终端。同时,实现产业的一个系列化,现在我们的产品属于研发阶段,产品的定位稍低,为了节约研发的成本,下一步我们会开发更多的终端,覆盖整个产业。我们会根据运营商的需求,开发更多的产品,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考虑的方向。另外,像终端设备芯片,具备TD-SCDMA特色的一些多媒体芯片,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那么,从TD-SCDMA终端的产品规划来讲,我刚才也讲过了,一个是进一步加快TD-SCDMA和GSM双模终端解决研发进度,尽量使我们在今年年底,我们所有的终端都可以支持双模。同时,尽快的完成我们产能的准备,我们也在积极考虑TD-SCDMA集群产品的开发。对现在的网络或者是终端,我们做过大的修改的基础上,下一步TD-SCDMA集群技术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发TD-SCDMA终端产品。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TD-SCDMA终端产业蕴藏的巨大的潜力。 我们回顾一下,第一代移动电话领域,中国企业没有发言权。第二代移动通信领域,核心技术由欧盟厂商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讯的一个主流标准,它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国内企业手中,并且产业化可以实现。国内企业的TD-SCDMA领域技术上、产业上,都具有相当的领先优势。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在整个TD-SCDMA终端里,我们国内企业的领先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3G的定位来看,从2G到3G都是以应用为主,一直解决移动的问题。第二代可能解决数字化的问题。第三代我们解决多媒体应用的问题。随着这种应用和终端的结合,这种结合实际上会对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大家在产业链的角色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以前,我们从传统产业来看,包括业务、内容是我们产业链非常小的一块,3G终端产业链这样一个调整,会使我们在无线增值业务上得到非常大的发展。 这样的话,大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在还是以运营商为主进行我们的相应的产业布局,对于终端业务的提供,大家主要面向运营商发展。 业务应用包括向终端用户满足需求,我们运营商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基础的业务平台,提供符合业务要求的终端,针对这样的一种分工合作,来共同经营我们第三代的移动通讯。 下面,我们准备第一,继续推动产业技术的布局标准这样一个发展,同时TD-SCDMA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另外,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对产业链进行管理并形成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 我简单介绍一下TD-SCDMA,现在讲市场规模为时尚早,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方面明显的政策。我想通过我们现在包括国家,包括我们运营商所做的一系列的工作,实际上TD-SCDMA一些必备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在中国巨大的移动通讯市场也日渐清晰。从现在开始,我们相关的制造商和终端制造商,进行市场战略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实际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现在在TD-SCDMA终端产业链,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竞争的格局。我们有非常多的终端企业,我们这些终端阶级有内容的目标,大家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当中把分工做好。我觉得,这是一个良性的竞争。此外,国内终端企业,现在在TD-SCDMA一些基础要明显优于国际标准,良好的产业氛围,比较稳定的费用,都将成为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介绍大概就到这里,我们也非常欢迎更多的终端企业,参与到中国TD-SCDMA蓬勃发展的事业中来。最后,预祝我们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取得成功!谢谢大家!(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