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致辞。(骆磊 摄)
5月18日下午,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及信产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到会专家畅谈了国产手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浪科技独家现场直播。
图为: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致辞。(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邓寿鹏:我遵守刚才主持人的约定,尽量争取在规定的时间把我的发言讲完。今天前面很多都讲到手机的应用正在扩展,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可能是未来我们的一个新的媒体和传播信息的接收器。这一切,我认为必须支持在新的网络上。现在全球都在推动3G的发展。所以,我们讲到手机的多赢五,不能够谈到3G网络的发展,我们首先看一下3G网络的发展进程。前面有好多发言已经指出,我国的移动通讯长期呈现一个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应该指出,2000年以后,这种增长的速度放缓了,现在每年增长的用户的规模在5800万到6000万左右。在未来,可能5000万也很难维持。因为我们基数很大,而且我们拓展未来的市场空间难度也加大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手机的总量,将继续稳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大陆的手机普及率并不算高,和发达国家的地区比,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这里,我列举几个数字,好记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海峡对岸的台湾,03年手机的普及率,已经是100%;新加坡80%;韩国70%;日本60%;美国50%,中国大陆现在很多数据指出30%多一点。所以,我们要到50%的话,我们还有上亿的手机用户,要成为制造商或运营商的客户。我们一方面来讲,手机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它有很多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当代的手机,特别是当代网络支持手机,存在六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往来的互联不流畅。第二,网络的兼容性不强。第三,带宽滞后于应用。第四,地址资源枯竭。第五,安全隐患与垄断普遍存在。第六,网上通信不能保证质量。
我们简单地说,3G当然比2G好,它体现在成本应该是优于它前面的所有网络一代二代的。所以,我们在享受新的网络的时候,我们应该不要有太多忧虑。就像今天买计算机一定比三年前买计算机性价比更好。3G手机也应该是这样。如果3G变成我们难以接受的天价,那我们为什么要发展3G,我们需要一个低成本的服务质量,更优的,性能更稳定、可靠的这样的网络,这样的终端。所以,3G它网络的频率更宽,通讯的速度更快,智能程度更高,兼容性更好,主网的联合性更大,多媒体通讯的质量更优,业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最后,整体的通讯、服务质量成本更低。3G在IT业务定义了两类3G,也就是两类CDMA。目前CDMA2000和WCDMA被定义为CDMAFDD。和CDMATDD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平分的,一个是十分的。中国所确立的标准是十分,可以严格的认证。节省频率资源,是我们的所有的技术系统应该追求的目标,中国的TDSCDMA注意到这点,所以取得了国际电联的支持,TD也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目前3G已经发展到3G增强型。我们今天讲3G,已经不是出来初始阶段的3G,是讲增强型新阶段的3G。我们看到在3G的标准中,曾经出现了“五方”的格局,有五个标准曾被国际电联所推崇,但是,没有成为流行的国际标准。最终从“五方”格局演化为今天的WCDMA、CDMA2000以及TDSCDMA,这个图描述了演化的进程。(大屏幕)
我们有人说,3G,尽管TD是中国确立的,而且比国际电联所认可的标准,我们所持有的专利并不高,这是事实。毕竟中国搞3G,也不像发达地区和国家更早的就进入了这个领域,我这里把TDSCDMA、WCDMA、CDMA2000做一个列举。但是WCDMA我们是零,CDMA2000我们也是零,这仅仅是从专利数来讲的,我们有比较小的份额,但是如果分析这个专利的质量,可能就不是7.3,现在我们在进一步的要探求7.3所代表的技术含量。无论怎么说,有人说你7.3不算数,那我们说在WCDMA和CDMA2000里面你是零,更不算数。所以,我们仍然认为TDSCDMA拥有7.3的专利,特别是拥有7.3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是中国的荣幸,是中国的技术研发人员和政府共同的努力。今天3G已经发展到HSDPA,这是一个示意图,我们看到从2G到3G,以及后3G的演进,是不断地前行的。目前,已经到了红色(大屏幕)区域,基本上进入了3G的前后。有人说4G,不过根据国际电联的意思,以后不讲G了,讲G有些麻烦,现在讲2G,2.5G,2.75G,有的还讲2.9G,这就很难说清。因此,国际电联认为,今后的移动通讯的演进,长期演进不必提4G、5G、6G、NG,就把演进的特征描述出来,把带宽确定下来,这就一代。
现在应该说,全球的HSDPA都在日益成熟,包括中国。到今年3月,全球已经有84个国家部署了3G网络,194个。所以,3G时代实实在在的到来了,中国必须跟进,中国是一个手机大国,我们仍然停留在3G以前的应用和网络,无疑是一种滞后。所以,全球一百个网的建立,为我们做出的示范,3G是需要的,3G正在开始运营,而后会获得在全球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大运营。
我们看到,如果我们不发展3G,不基于自己的技术来发展3G,这样的后果是很不好的。2G时期,我们虽然建立了比较庞大了GSM网;但是网络市场上,我们只占5%到10%的份额,因为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所以5000亿元的资金流向国外。如果3G,我们仍然延用WCDMA,延用CDMA2000这样的流失,可能会比之前更大。具体来说,中国发展具有自己技术的3G,有三点经济含义,3G在我国投入运营以后,经过市场的道路期和成长期,用户可以达到2亿或2.5亿之间,会占当时移动用户的40%左右。第二个含义,TDSCDMA相对于WCDMA而言,建设并维护一张全国的网络,可以节省300到500亿元。第三点TD的建设和商用,将使1500到1800亿网络采购基金,留在国内,因为核心技术是中国的,无论它的终端,它的网络以及相关的芯片、元器件,都可以留在国内市场,由本国的企业分享,这样的总数可以达到5000亿元。
今天无,我们是在滨海泰达园区里面来讲手机,我想我们对京津经济圈手机的产能和产量,做一点简单的分析。目前长三角、珠三角,手机是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无论产能、产量来讲,都相差不是特别大,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认为这样的格局会有新的变化,为什么?因为,考虑到3G通讯,京津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研发能力,3G是大唐做的,是首都做的,不是上海,不是广州。所以研发的基本团队,长期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的优势,在京津地区生产能力,前面演讲者讲了很多。摩托罗拉就是一个大块头,北京还有诺基亚,将来这里还会有三星、LG等等。所以,生产能力在京津圈也是有基础的。
第三,海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前面有讲演者已经指出,我们大量手机现在是出口,而出口的手机是外资企业的手机,摩托罗拉手机出口量很大,所以海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在京津圈也有优势。
最后一点,高端的潜力在京津圈政府部门、各种跨国商社和一些外交机构这些高端用户,我想比其他的地区高端用户,不会少,只会多。所以对高端用户来讲,3G能够比较全面的满足它的需求,所以考虑到这些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预期京津圈,可以整合现有的资源,京津圈的手机产量,有望达到全国产量的40%—50%,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这个地区创造更多的GDP,更多的就业和更多的税收。
我们在研究3G的时候,有一个设想,我们要构造3G中“第三势力”。中国的航天技术很难外购,正因为不能外购,中国的航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很强,今天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可以载人航天,就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事实上今天全球都公认,在载人航天上中国是“三强之一”。我们可以比拟,今天讲3G是移动通信到了3G,中国有自己的TDSCDMA标准,我们作为标准已经成为三足鼎立的一方,如果我们政府能大力支持3G网络和3G终端,那么,我们就用自己的力量,我们是最大的手机使用的国家,也是制造的国家,也是网络最完善渗透最强的国家,前面很多讲演者都可以证实这一点。所以,我们的设想是,在移动通讯的3G时代,中国以TD为前提,我们可以构造全球的“第三势力”,你们国外不用不要紧,只要中国人自己用自己的TD,我们就是最大的用户,所以我们战略构想要像航天那样,把TD成为3G空间的三强之一。
我们第二点讲MIP,这是我们创造的词。实际上,今天很多讲演者没有用这个词,他们那些设想和我的MIP是一个含义。我们要把手段变成多业务,不仅仅是话音或者是数据,或者是单一的可视,我们只要想到任何东西,都可以在手机上逐步实现,这个是我讲的MIP的概念。
我们要看到,今天中国移动用户它的发展,还是有一个长长的前景,我们假定今天能够下来3G牌照,可以定义今年就是中国3G的元年,第一年可以出现620万3G用户手机。我前两天,刚刚在3G的网络技术应用上使用了3G手机,国产的,当然还有问题;不过我们已经实现了语音和短信的互动。第三年,会达到7000多万,第五年,可以接近2亿,这就是各个运营商大家汇总的预测数据。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电信与IP的互化,这个是我的用语。也就是说,电信正在IP化,电信正在用技术IP的通讯协议来实现联络,相反IP不仅仅是计算机一个通讯协议,真正变为电信的一个手段。这两者的互化正在不断的完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主要是它的业务融合。
MIP,我这里把它定义一下,就是基于IP网络的多业务应用体系。实际上,刚才无论是移动,无论是联通,他们都在讲多业务,可能他们的词不一样,在我看来都是我讲的MIP。我们下面用一个简略的图(大屏幕),MIP用得最好的是VoIP,现在长途电话40%是用的这个,因为省钱,语音的质量可接受。所以VoIP无论是固定和移动电话,正在成为MIP最重要的应用,同时我们看到现在有IPTV在试播,还有可视电话,还有影院、短信、数据等等,还有一些没有定名的未来的应用,这就是我讲的MIP的概念。
MIP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接入,我们可以用手机也可以用电话来接入,当然要通过因特网。MIP通信基本优势和竞争力在于准入门槛较低,无需专属的网络。第二,通话的资费便宜,可以实现低资费,甚至是零资费。第三,延伸增值服务能开展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和其他多种增值服务,它的竞争力表现为两点,全球众多的电信运营商,都把MIP作为战略运营。今天,我们的运营商也在讲到这样的一些战略性的前瞻。
第二,一大批新兴的移动运营商,已经把MIP作为战略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加以影响,因为它的准入门槛低。MIP在技术和产业上的发展导向,我们从两个层面上来讲,在技术层面上要保证的是安全、宽带、移动,在产业层面上,要保证的是多业务、低资费、可监控,这就是MIP产业的发展指向。
VoIP,这里再强调一句,只是MIP中的融合通讯系统的一种运用,不是MIP的一切。对MIP,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监管强度,我们要指出,中国属于既不禁止,也不自由开放的国家,我们对IP连入的方式还在审核,通话的质量都有要求,我们是适度开发VoIP的国家,除了我们国家有印度、巴西、波兰、哥伦比亚等等。
最后,我认为推进我国MIP的发展政策选择有两点。第一,根据国情和电信市场的特点,确立MIP业务管理框架。第二,整合现有的通讯与网络资源,鼓励MIP技术创新,开拓新的产业空间,政策走向,我个人认为有16个字可以作为一种选择,鼓励创新,有序竞争,审慎监管,确保安全,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