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专题 > 正文

图文: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5:06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致辞
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致辞。(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5月18日下午,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及信产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到会专家畅谈了国产手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浪科技独家现场直播。

  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致辞。(骆磊 摄)

  以下为陈文敬的发言全文:感谢主席先生!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可以与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和业界的人士们进行交流!

  首先,我代表商务部研究院对2006中国手机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本届论坛能够邀请我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想我是来自

商务部,既然在商,我们就言商,更多讨论的是全球的手机贸易。我打算谈四个方面:一个是全球手机产业和贸易发展的现状;第二个,谈谈中国的手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第三个,讲讲中国手机对外贸易的有关情况;最后,谈谈中国手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前景预测。

  我做了一个幻灯片,让大家看得更直观一些。四个方面。第一,讲讲全球手机产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有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手机产业发展市场。我们说最近一直是看好的。这里可以看到,在2001年全球的手机产业出现负增长。01年,当时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的影响以及3G投资决策的问题,导致了2001年之后市场低迷的状态。之后我们看到,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到了05年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新的界限。手机产量从4亿到03年的5亿部,每年都有大的增长,05年的时候达到了8亿多。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非常的迅速,这也成为拉动手机产业发展和它的普及的一个有力的动力。我们统计到2004年的时候,一些发展中国家普及率非常低,有些国家在5%以下;但是增长率却非常的迅速,都是在50%以上。所以我们看到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第二个方面,我们看到手机技术的含量日益的增加,特别是手机的多功能的发展,使这个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照相功能,我们看到2005年这类手机的出口3.65亿部。增长率是62%。所以这种新的功能的手机的出现,对于整个手机市场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普及率也达到了45%,正像其他的专家提到,3G手机的市场也在迅速的扩张。

  第三个方面,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日本和韩国的手机发展得非常快,尤其近两年当中,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西门子、阿尔卡特推出了全球手机销售的前5名,目前全球5大手机已经占了手机市场75%以上的份额。

  第四个方面,我们看到全球市场,手机产业链的垂直化分工日益的明显。在芯片领域,美国是领先的。在附加功能和外观的设计上,应当上日本和韩国非常的优秀。在制造方面,我们中国和韩国应当说是占了相当大的份额。据我们统计2005年中国生产了3亿多部,占了全球产量的1/3以上,还有一些资料,在市场销售当中,韩国的手机占了全球市场销售的1/4。所以,这种全球垂直化的分工越来越明显。

  第五个方面,我们看到全球市场当中,手机零部件的供应问题,消费者对手机功能的多样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所以零部件,新型的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过去零部件市场生产的设备比较落后,而且现在生产出一些定型的产品,所以无法满足手机市场多功能化的需求。另外,全球半导体供应商近几年没有增加投资,所以目前产能不够,因此现在随着市场快速的复苏,需求大于供给越来越突破。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手机产业的现状和特点。我想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手机发展的历程和手机产业的现状和特点。历程,我想大家作为业界人士比较清楚,我们大概有一个简单的阶段的划分,我们讲中国手机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是87年到97年。第二个阶段,就是98年到99年。第三个阶段,就是2000年到现在。这三个阶段分别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第一个阶段的时候,也就是说外国跨国公司几乎占了中国的全部市场,我们讲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我们国产的手机后来实现了零的突破,掌握了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个阶段,我们有些国产手机有明显的进步。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手机产业的现状,大家可以看看,中国作为全球手机制造基地的地位,继续巩固。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到,我国的手机产量和全球的手机产量占相当的比重,每年都在增长。因此,我们作为一个生产的基地,在持续的加强。我们看到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05年已经达到了59.4%,比2004年增长了3.9个百分点,国内品牌手机的企业市场份额继续下降。2005年国内品牌的手机是40.6%。生产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据我们了解,2004年前10家企业生产量占全行业的72.9%,销售占72.8%。2005年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原材料、

能源、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的上升,手机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企业利润空间都作不断被压缩,外资企业加大对低端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压缩了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空间。

  第三个方面,产品更新加快,手机功能不断增强,外壳不断翻新,手机更新周期进一步缩短。像我这个手机用了五六年了,我女儿的手机几乎是一年换一个,所以“新一族”对手机功能的多样性以及手机的外形的设计,追求得非常的快,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增强。

  最后,我们讲中国在3G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我们现在看看中国手机产业对外贸易的有关情况。

  第一个方面,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的产量和出口,产量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手机产业是在它的生产的时候就可以看到,2000年是0.5亿,到了2002年的时候,突破了1个亿,2004年突破2亿,2005年突破3亿。所以说,手机产量的不断增加,是我们能够扩大出口的动力。

  第二个方面,手机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拉动了产业的快速的发展。我们从这个图表来看(大屏幕),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第三个方面,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位置恩,决定了手机出口的方式。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2001年到2005年这个期间,尽管加工贸易我们都占到了90%,但是逐渐呈下降的趋势。这个就是出口的状况和特点(大屏幕),我们看手机产品,包括零部件进出口高速增长,增长得非常迅速。但是我们占高新技术,一直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我们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当中,手机始终是领先的,一直是处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态势。所以说,手机的出口,对我们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是作出贡献的。

  第二个,出口市场的集中度,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美国占了26%,欧盟24%,香港24%,东盟9%。我们市场的集中度比较高。主要是来源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看到外资企业占到95.43%,所以还是以外资出口和加工贸易为主,这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出口的来源地,包括我们天津占了很大的比重,天津应当说是名列第二,我们广东、天津、北京、江苏四个地区,天津是名列第二的。

  最后,讲讲周围手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发展前景展望。

  先讲讲中国手机产业及其对于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手机产品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第二个,出口目标市场高度集中。

  第三个,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健全,使我国手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仍面临着许多困难。此外,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供应链不完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问题。

  当然,很多企业还是非常优秀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难度会更大一点。

  第二个,就是手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发展前景的展望。

  首先,讲讲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手机市场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对我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我们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人只有富了,产业发展了,才有市场。

  行业因素:手机核准制为手机产业的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移 动运营业从2G向3G的过渡转移。

  不利方面我们讲,中国手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供应链不完善,出口方式过渡以来加工贸易的局面,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出口主体过渡以来,外资企业的局面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出口市场比较集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企业来说的。

  因为最后,我们想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认为,未来(至少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手机产业及其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预计,2006年全国手机产量将达3.4亿部,比上年增长约12%,其中,出口在2.5亿部左右,比上年增长约10%左右。因此我们说,我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潜力是巨大的,好,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