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棒且慢砸下 话费再降可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03:40 北京晨报 | ||||||||||
●焦立坤 本周,北京全球通终于将手机资费下调,但令其始料未及的是,赞扬的声音不多,质疑的冷水却滔滔而至。其实,大棒不妨且慢砸下。 质疑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套餐方式充满“算计”味道,降价远远没有彻底,月租
消费者的这些要求可以理解。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地汹涌的手机资费价格大战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了更便宜的话费。今年年初,连资费水平一直与北京不相上下的上海也出现了“60元套餐”,北京终于成为最后的“孤岛”。 客观地讲,执行新套餐资费后的北京全球通价格比其他城市仍高出一截。不过,比先前的标准资费已经降低了近一半,尤其在北京这块特殊的地盘上,全球通已刷新了历史纪录。 北京手机资费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皇城根下监管严格。采用套餐的方式对全球通来说实属身不由己。直降资费标准以及单向收费是全国性的政策,涉及国家多个部委,操作流程很长;套餐模式则能够规避政策风险,迅速执行。 对北京而言,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北京移动坦言,正在考虑国内长途、国内漫游的套餐变革以及神州行的主叫套餐。 全球通已迈出值得肯定的第一步。为什么不多给它一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