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组网成本掣肘3G建设 站址共用非根本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11:06  通信产业报

  田径

  在谈起3G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津津乐道于它能给我们带来的诸如可视电话等一系列新鲜业务的体验,而很少去关心业务身后的那些网络基本设施的成本问题。

  但是如果今天有人跟你说一个3G基站的造价需要用上万的美金单位来标称。而仅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为老百姓提供3G服务,一张3G网络所花去的钱就可以再建几十个天通苑小区,解决一半以上北京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那么,在成本面前,各家运营商就不得不精打细算了。

  昂贵的午餐

  “高服务需要高消费”已经是当今经济社会一条默认的消费守则。而对于通信网络的搭建来说,这种“高消费”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流。有专家做过一个粗略的估算,仅中国联通一家,在2G时代用于移动网络建设的投入资金就达1500亿元人民币,假设不考虑3G网络的追加成本,那么一家运营商在3G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就会有上千亿的投资,而目前中国四大主流电信运营商的3G总投资就会达到至少6000亿元的规模。

  如此庞大的金额足以在今天这样一个资本运作高唱主角的市场上产生地震级的影响。中国网通规划院副院长刘光磊表示:“在3G网络的初期投资中,无线接入网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占到总投资的60%~70%。这里包括一些设备的采购和搭建,如3G基站天线等等。”而一个3G基站天线造价就要上万美元。单瑞典这样一个国土面积仅为我国4.7%的国家,要解决3G网络的覆盖就要花去21.45亿美元。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了对中国目前状况上马3G的担忧:“以中国目前的电信市场需求来看,2G网络已经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急于上马3G,那么国家的前期投资巨大,而反观市场需求并不大,所以投资的无效浪费也就很难避免。”

  在目前北京移动正在进行的原有2G网络改造过程中,以接入网为例,虽然主要网络设备是延用了2G网络的原有架构,但是在一些3G必要设备,如合路器和干线放大器的添置上,每个设备仍要占去从几千到上万元人民币不等价格的花销。无论从数据预算,还是实际造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3G这道大餐绝对价格不菲。

  对“共享”的理解

  即使价格并不怎么实惠,但面对全球3G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显然是要顺应这个趋势。所以,诸如“2006商用3G基站部署策略咨询会”这样的讨论,如何降低3G成本的活动接踵而至,为中国3G“减压”瞬时成为业内讨论最热的话题。

  在众多的呼声中,资源共享和基站共址成为一股呼声较高的强势。由于目前中国在GSM、CDMA以及PHS网络覆盖方面的积累已经相对成熟,中国移动和联通建的移动基站超过30万个,如果再加上全国小灵通基站,全国基站总数将超过60万个。所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如站址、交换机,甚至是基站及其附属设施成为降低3G成本的主要方式。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无线室主任孙振强博士介绍道:“3G的承载网和业务网是独立分层的,这为2G与3G在资源共用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另外,在频率方面,2G和3G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比方未来3G也可以共享400M到800M这一‘黄金频段’。”

  爱立信公司系统集成部的张森也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在2G/3G网络资源共用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在德国和瑞典等海外3G市场已经得到证实。

  这种资源的共用并不意味着网络成本会得到最大化的节约。只有完全的资源共享才能实现3G资本的最小化。而这一点并非易事。今天,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拥有较成熟的移动网络和相应的站址,但是未来中国3G发牌将不仅仅是移动运营商。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人口的飞速增长,以北京为例,申请新的站址已经是非常困难。同时,据孙振强博士介绍,由于小灵通基站在体积、发射功率等性能指标上和GSM,以及CDMA有所不同,所以,利用PHS基站直接附加3G设备将非常困难。

  因此,对于未来将要加入3G市场的新固网运营商们,如何去构建自己的移动网络将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由于整体经济和3G上马时机等因素,欧美国家的一些运营商只获得了半张的3G牌照,所以就出现了网络覆盖分区治之的情况。这也同时催生出了一种新的3G运作模式,就是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共享。

  有专家指出,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而是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制。海外的这些案例无一例外都留有政府参与立法、监督、运营商签署共用协议的共性。但这一点在国内市场尚需完善。中国移动的某相关人士曾表示,站址的选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运营商的综合实力,所以未来简单的基站共享基本不可能。

  “划算”才是硬道理

  基站共址的问题恐怕还是需要有国家层面的参与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建立一个划算的3G网络已经是各方的共识。2006年初,北电和Orange在法国完成在900M频段上的WCDMA业务测试;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也纷纷推出了支持多频段的基站设备。这些都为运营商构建一个较低成本的3G网络提供了参考。

  基站有效功率的提高和集成化成为未来3G基站发展的方向。另外,据张森介绍,目前,“组远端技术”已经普遍用于3G基站当中,这很大程度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一些厂商也在积极研发“双接入”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营商的建网成本。

  3G基站及其相关设备的成本降低和体制上的有机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