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大愚:小灵通还能灵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9:54 ChinaByte

  作者:大愚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UT斯达康(以下简称UT)负面消息不少,其中关于NASDAQ欲对UT进行摘牌的传言尤其引人注目,再加上UT在小灵通领域的老大地位,在不少人的心中UT就是小灵通,小灵通就是UT,因此UT面临的危机及负面传言自然而然地对小灵通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成双,坏事不单行。就在UT还没有完全清除将被摘牌的传言时,近日信产部又发布对小灵通极不利(当然对UT的形象也不利)统计数字,今年2月,小灵通手机产量累计产量达133.8万台,与去年同期的196.5万台下降了31.9%。

  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下,不们不禁要问:

小灵通还能灵多久?小灵通的红旗还能扛多久?面对小灵通将来发展局势,不少人持悲观失望的态度。事实究竟到底如何?真的象不少人所认为的“小灵通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了”那样吗?本文对此作深入解析。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UT目前的业绩确实不容乐观,但是这并不全是因为UT经营小灵通的原因,主要还有UT在2006年确立的无线、宽带两项拓展业务发展不顺,其非常看重的的IPTV业务,也因为国内的牌照等问题迟迟没能获得突破性进展,UT 2005年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入不小但没见效益,影响了UT的业绩。从这个方面来说,UT业绩不好并不代表着小灵通领域急速萎缩。

  其实小灵通仍有它的市场,笔者对小灵通的发展前景仍旧持有乐观的态度,这种态度主要基于如下的现实。一是据有关资料统计,至今年2月小灵通用户总数达8763万户,该月增加了230万户,增幅为2.4%;二是小灵通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已经有要再火起来的苗头,这可与日本给小灵通宽松的政策与优惠有关,如包月制,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任何一个地方打电话都按市话费用收取。中国电信集团的高层官员已经多次组团拜访过日本同行,日本同行坚信 “只要有效利用中国现有的100万基站,小灵通发展的空间很大,中国的运营商还将从中取得更大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让笔者对小灵通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

  首先UT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小灵通。不可否认,UT近年的业绩与过去相比确实很难看,但如果UT要想快速重整旗鼓,还必须要依靠小灵通。对于UT来说,今年必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是继续在陌生的、不可知的领域谋求多条腿走路,还是专注于既有优势,以技术创新手段催生3G时代的小灵通应用以获得新生?从各种因素分析,UT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专注于即有优势更有利UT拿出一份好看一点的报表给股东看。

  其次固网运营商也一直支持小灵通。固话运营商一直大力开发和推出基于宽带、小灵通和固网智能化等各类新型电信增值业务,打造宽带产业链,对小灵通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灵通短信、机卡分离、彩信、个性化铃音、GSM/PHS双模、全新固话终端Qbox,凡此种种,都让人们小灵通的将来产生了良好的预期,能和MSN、QQ上的好友聊天,已在小灵通上实现,不再是手机的专用功能,通过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小灵通日益变成了一部“准手机”。

  再者小灵通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在2006年3G运营后,小灵通将以更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更新的经营方式赢得用户青睐,并呈现稳定增长态势。3G时代到来后也不会对不灵通产生致命的影响,就好象出现了飞机自行车也没有消亡一样,小灵通与3G用户的市场定位明显不同,将会各自发展。3G的目标用户群是青睐移动数据业务的高端用户,小灵通则满足了有限区域内中低收入人群的移动通信需求。

  最后,小灵通仍能吸引数量巨大的用户群。据有关资料,到2010年我国的移动用户数将达到6.4亿左右的规模,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年中,还会出现约3亿名新增用户。这些用户大都属于低端用户,是小灵通的理想目标用户群,如那些流动性不大、追求实惠的本地用户,及广大边远地区的农村地区都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市场对小灵通的需求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因此对于小灵通的将来发展趋势,我们没有必要一直抱着它本来就是一种落后的技术这种想法以及小灵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退出市场这种思路,只要有合适的政策与创新业务模式,小灵通仍会象在日本的命运一样再次火起来。远的不敢说,最起码在将来最近的几年里,小灵通依然会有一定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