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卢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12:09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卢勇

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卢勇

  4月12日-13日,由信息产业部批准,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畅通网络 感受通信新生活”,新浪科技为独家门户支持。

  图为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卢勇。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卢勇:

    谢谢各位,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在移动产业在新的一轮的增长中再创辉煌。我们已经过去了10年非常辉煌的时代。大家会议以下,在95、96年的时候,全世界的移动通信用户加起来也就几千万,到今天已经是22亿了,全世界的渗透率超过了34%,如果说到我们中国的情况,我们的通信用户超过了4亿,同样的渗透率以后超过了30%。

  第二个情况发展相对来说,相对是不平衡的。比如西欧市场,已经到了超饱和的阶段,在其他的北美市场、日本市场,包括中东欧已经到了相当高的阶段。但是如果看到整个全世界来说,尤其是亚太地区、在中东、非洲,新的用户增长潜力仍然是最大的。但是如果我们往前面看的,需要两个不同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传统的增长还是会在继续。在发达的地区来说,就是在用户增长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怎么样开拓新的业务的增长。一方面,我们全国30%的渗透率有很大得用户增长空间,有10个以上的省区,我们的渗透率低于20%,北京如果加上小灵通,我想渗透率会是100%。所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我们预计到手机终端的价格,网络运用的成本和资费同样再继续下降的,这里面,还有另外两层的意思,过去十年中,我们综合了多方面的预测。第二个用户增长预测,我们每次最后还是偏于保守。

  看技术序列来说,包括CDMA还有TDMA、PDC占的份额都在扩大。这里面相当重要的是CDMA市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在市场份额里面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在亚太地区,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在韩国、运营商的投资重点把重点放在WCDMA上,在美国,在讨论下一轮的发展怎么走。

  一方面增长趋势进一步突破了我们以前的预测,第二我们以前的预测来说,CDMA是在下降。如果回到我们电信行业来说,同样我们走到了十字路口,就是说传统的以话音为主的增长模式至少在比较发达的地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信业务平均增长率是3到5%,全球GDP的增长是5%左右。所以这方面是一个挑战,但是机遇在哪里?我想机遇很简单,拿出一个手机,他不仅能打电话,在全世界一年销售的MP3手机会超过专门的MP3,具有游戏功能的手机超过游戏专用的器械。因为这是一件唯一必须带在身上的电子用品,所有其他的功能正在融合到这个功能里面。这个机遇在什么呢?既然融合了,我们可以把很多功能融合到这个价值链里了。

  挑战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合理的价格,能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非常容易使用的界面。

  还有一个新挑战,我们谈了很多的产业融合,很大程度上,我们看了三个方面和四个方面的融合,一个方面是电信产业,电信产业有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和移动网运营商。第二还有互联网上的,包括Google,和MSN。还有有线电视的融合。蛋糕是越做越大,但是来分蛋糕的越来越多。对电信产业来说,未来的潜力我觉得是无可置疑的,光从手机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挑战我们能不能提供相应的网络能力,能不能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给消费者的一个解决方案,最终在这个融合的产业里面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在技术上,实际上两个事情,第一个,宽带是前提,不光在固定网上要开,同样在移动。一个增加接入速率,减少接入延迟,另外价格要不断的下降。如果这些能够合理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带来规模经济。下一轮的辉煌是,我们有了过去5年的宽带,我把宽带结合到手机终端,也就是宽带加上无所不能的移动性,我想新一轮的辉煌应该上一轮。

  两个关紧,第一技术上,第二是资费。做到这两点以后,对移动通信来说是全新的市场,这块到目前为止,需求是没有更好的经济的。对于各个企业的中高层来说,对于销售来说,大多数时间不在办公室。无论在任何地方,能够进入企业内部,来完全业务流程,我相信带来的效益就不仅仅是我们移动通信产业本身开拓了一个新市场,更多程度上我们有希望帮助整个社会和企业的工作效率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整体推进。

  另外一个,我们看消费者市场,通过融合的业务,视频也好、音乐也好,下载也好,结合到一起,我们能够提供整个产业链上的融合。

  这是一个第三方顾问公司提供的数据,我个人更乐观一点,2010年1910亿美元。对于接入层面,面临主要的问题,同样在核心网的业务层面我们面临的是什么。第一件事情是基于IP的多业务融合。第二个我们的多业务集成到了IP的平台上,还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机制。给运营商提供一个手段,能够在用户的业务转到IP上以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话音服务。第三问题是多种接入手段的融合,包括有线、包括无线,包括多种移动的接入方式,包括有线电视。这三个问题基本上是在未来的移动模式上解决的——IMS。这是之所以IMS最早是作为移动通信3G标准里面提出来,现在都是被广泛的运营商接受的一个思路。IMS要解决的并不只是新业务问题,实际上很多的新业务不需要IMS,他的目的不是解决新业务的技术,更多的是在IP里面建立一个交通规则、一个质量保证体系,然后包括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果说到实际的发展,我们讲到从兼容的层次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带宽,一个是容量,还有降低单位成本。

  下一步,我们明年解决的机制,MBMS,在未来我们解决一个广播电视机制,08年我们会引入基于英国的一个技术。

  我们自己来说,有18个商用IMS网络投入商用,在去年给ADM的评估当中,我们是居于第一位,这里面包括西班牙的公司,还有沃达丰等等。有一位总裁说过,他说过去八年整个集团做的最大的事情。这是把整个下一代的网络平台建立起来了。

  倒过来,我们看看WCDMA的用户到今年3月份是5500万,每月新增差不多300万,从去年12月份开始,今年应该可以更快一点。应该进入一个大众市场的发展阶段。

  从网络的角度来说,到今年2月底,是92个已经正式开通商用服务的网络,爱立信是其中超过半数网络的主要供应商。这基本上是39个到40个国家,包括了整个欧洲,北美和美国、加拿大。包括香港、台湾。

  移动宽带目前发展的情况,HSDPA进入市场的情况,最早是在去年,美国的第一大运营商开通了HSDPA服务。到目前为止,正式开通商用的包括和记意大利、奥地利电信等等。我们目前开通了30多个网络,包括我们昨天宣布了和记在北欧地区等等。在一个礼拜以前,我们在美国的CTIA的展会上,全球第一个演示了HSDPA系统,我们演示了高达28M的速率。所以基本上来说,接入网解决一个带宽问题,结果一个单位带宽成本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当好的发展,我觉得具备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当然今天没有着重讨论的,是对于终端这一方面,我想移动通信为什么可以非常成功的往前走,跟固网一样。终端和网络融合的非常好,配合的非常好,终端上都是完全对应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时间上和功能上的融合。

  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