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演讲
4月12日-13日,由信息产业部批准,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畅通网络 感受通信新生活”,新浪科技为独家门户支持。
图为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演讲。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王晓云:
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做演讲,这个题目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很荣幸我们也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这个行业的同动者,我们愿意跟我们的同行为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
我想站在运营商的角度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做一个介绍。我演讲的是对整个移动通信发展的思考。现在的通信网络不是说单纯的通信网络,我要讲的内容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发展的趋势及网络发展的趋势。我们整个网络的发展应该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发展,第二是技术发展,这些年来,无论从核心的IP技术,还有无线的技术发展等等都是非常快的。第三我们要对运营商的发展做出一个判断。
在市场的发展方面,我们的整个环境是非常激烈的,我们的市场环境也更加复杂,我想也要特别强调的是,刚才一些领导也提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现在新的商务模式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最典型的例子,比如Google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公司,这样的公司可能对我们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可能这个给我们固定网和移动网冲击不大,但是现在他们也成立了专门的移动部门,他们进入移动行业已经成为了他们今后的主要目标,今后几年,商务模式的变化对运营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整个今后发展的趋势,今后根据市场的变化,数据业务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刚才朱部长也体到了整个ARPU在下降,为什么我们能够达到持平和上涨的趋势呢?就是我们这个数据业务在网上涨,大家可以看到,今后数据业务的增长,对ARPU强大的推动力,大家可以看到娱乐、内容这样的业务对整个业务的发展的推动力。
这个是去年香港对外公布年报的,我们已经从15.5%增长到了20.4%,在整个业内,这样的数据业务占有率还是相当高的。这个里面,可能最比较显著的是两个例子,一个是彩铃,一个是WAP,我们都是得到了相当高的增长。可见数据业务对于将来的驱动力还是相当大的。
这是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
下面我们谈一下业务发展的趋势,有这样的趋势,手机媒体化的趋势,我想不用多说了,手机成为一个媒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整个业务的发展用户的社区化,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社区化带来的变革我想也促进了QQ和MSN的增长。包括即使通信和博客,都是社区化增长的典型的例子。
第三点,就是业务集成化,就是谈到了不同领御的融合,从感受用户界面的融合这个就不说了。
第四个就是行业信息化。我想手机的普及率在中国远远高于PC机,手机的信息化非常适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个对运营商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在行业里面我们要考虑产品的定制化和综合化和安全性。
我们的业务发展是这样的需求,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刚才提到了IP等等技术都在不断的变革。下一代NTN应该反映了我们目标的定位。整个NGN的目标定位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我想无非是几个方面,第一首先要满足电信网的发展。这里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内容,这些是一些新的模式无法替代的。另外一些,IP是新的发展,这是大家认可的一个技术,有传统的运营模式,同时也有创新的商务模式。这些年移动通信的发展给商务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今后一定要有这样的目标,这个图是我们认为未来网络的架构图。我想刚才朱部长也提到了,我们也很同意这个观点,整个大而全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作为运营商来说要考虑成本、自身等等,要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来适应需求,运营商要网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所有的运营商都有这样的需求,大家都来探讨最终能不能形成大而全的网络,这就是业内的共识的问题,作为一个运营商来说,我们相信,就是要考虑如何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综合性的网络,来实现多种业务。
这个图是我们认为必须好的NGN的架构图,有来自中段,有各种各样的接入,包括传送、承载、控制层、业务层等等。下面我会对各个层我们的想法做一些介绍。时间关系也不会特别多。
在整个架构图里面运营商最能发挥作用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层业务的层面之上,一个是终端,这两个是体现业务的发展,业务的发展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这块也是运营商在这个里面更多能创新的方面,业务网应该有更丰富的发展能够,更广泛的组网的合理性,大家可能提到业务网有什么组网呢?随着我们近些年我们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网的组网成为我们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这里面我们把这个图做一个划分。这张图是把底层抽象为通信网络,上面是整个的业务层,我们分成三个模块,一个是业务能力,就是一个一个的能力,包括位置、彩信等等这样一些能够,在旁边是管理域,像我们提出了数据业务管理,就是对第三方ISP的业务管理,这个管理是管理域,上面就是接入层。这个存在很多要完善的地方。
第二个方面如何向第三方开放,我们有这么多的能力,怎么向第三方知道,让他们知道怎么来调用各种业务。
第三个,网络的管理。我们创新的业务模式出现,我们有第三方的业务管理,包括用户数据的管理,第三方SP的管理,包括面向管理。
第四个问题是顶层的,如果我们的通讯层我们能带入更多的接入,这是我们要的。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彩信之间的不兼容,终端的不适配,成为我们发展业务的弱点。
我们整个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数据库,我们的数据库可能分散在各个业务平台,分散在核心网,我们怎么样来整合,实现这个业务的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多业的交互。这些方面是我们现在要关注的创新的方面。
下面几个在核心网的控制层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这里来自两方面的控制,整个通信网如何包括可运营、可管理。另外终端的多样化也使我们网络更需要很好的控制层,我们作为中国移动来说,为了关注作为运营商基本的理念,我们要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还有开放的借口,还有对第三方的支持等等。
这个承载层主要以IP为基础。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是PS域和无线要变成一种接入方式,而不是一个整个的网络,移动将来逐渐的网络引进变化CS萎缩PS扩大,我们的无线网络就要保证用户的体验。当然还有别的接入的需要我们控制层来实现。
在无线来里面我们要包括用户的体验,提供多带宽的业务,还有很多的业务我今天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就是无线发展的扁平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各大制造商和运营商关注的问题。不仅在核心网的发展里面,同时在二代也在研究扁平化的标准,同时作为一个运营商在近期的发展,随着牌照发放的同时,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技术。在这里,如果去扁平化,我想是运营商非常关注的一个重点。
两个驱动力,一个来自于我们性能的完善,现在这样的方式,尤其是PS领,通过GGSN,还有GGSN等等。如果将来网络扁平化程度一个接入的模式的话,很难适应RMS的业务的,所以整个性能优化,同时还需要成本的降低。
最后一个就是终端,我想终端是运营商向用户展现各种业务的窗口,用户关心在一定成本上六个方面,从外观到使用界面到延伸服务,还有硬件性能及质量,还有业务应用及附加功能等等。终端的发展应该有更加统一的接口,确保新业务的开发,另外还有强大的多业务的研发能力,确保用户的感受,这个是我们终端的要求。
但是终端也是3代发展承载的比较多的。在中国,手机在普遍市场销售,运营商定制是小部分的情况下,如何使终端能适应运营商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我想每个层面可能都需要我们努力的去优化,去进行以发展方面的研究,我想作为运营商来说,最重要是两头,一个是上层,另外一个终端,这两头是作为运营商非常关键的,中间运营商也会最大程度的参与各方面的研究,整个下一代的网络更加适应运营商面对市场的变化,以及整个商务模式带来的挑战,在我们整个企业能够在通信产业中起到非常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公司共同努力,来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