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海
【eNet硅谷动力特稿】继把134部分号段收入囊中以后,中国移动通信再次把159号段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儿,这种结果除证明了中移动的市场扩充能力以外,也证明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否则不会靠增加号段的办法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细细想来,又觉得有些不对头,因为中国手机用户才将满四亿,理论上仅中移动的134-139的六个号段就足够了,因为那可是6个亿的号码量,更何况还有联通的四个号段四亿的量呢,怎么这么快就都用完了?不免让人困惑!
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号段可以放出一亿个不重复的号码,而就目前来说,13X下所有的十个号段已经被中移动与中联通瓜分,130-133属于联通、134-139被移动占有,而两者相加的手机号码量就有十个亿,可现在却不够用了,那究竟又是谁吃掉了这10个亿呢?就中国的手机用户来说,不过才四亿,平均到每个人是2.5个的手机号码,到底是紧缺还是过剩一目了然,可为什么还要去申请新的号段呢?没有人清楚,但从这种“平均”上来看,也许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那就是我们在手机号码资源上不是真的稀缺,反而是过剩,所以现在申请批准新的号段只能证明了中国移动通讯产业已经遭遇“号段虚胖”!
这种“号段虚胖”现象的出现,只能是人为的,那造成这一结果的人又是谁呢?是因你我手中的“一卡多机”还是“一机多号”?或者是某些垄断者们的“商业囤积”。如果是前者,到底是通信手段上的“健康需要”,还是手机号码资源上的一种“病态使用(发放)”?如果是后者,到底是谁在放任这些号段不断地增加,以便于将这些数以亿计的号码儿垄断进自己的手里呢?谁能给我答案?
从159号段面世开始,中国移动通讯行业的手机号码量已经达到了11个亿,然而根据相关消息显示,15X与18X系列号段本来就是留给移动业务的,所以这么算下来,在未来中国实际上可供分配的手机号码量是30个亿!牛吗?不牛!因为手机号码量是比国内的牛都多!
除了这些以分和待分的号段及号码,有消息显示我们的移动电话号码的长度可能从目前的11位扩延到13位。看到这一消息,我绝对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因为如果三十个号段下再匹配出十三位的移动电话号码,到时候我想只要是地球人,每人一个中国的手机号码都是绰绰有余了!
按照既定的行业内理论,13X是给当前通信技术模式下的终端分配使用的,例如GSM与CDMA等,而预留的15X和18X号段是给未来的3G业务的,乍看起来分配的合情合理,但细细分析下去却不难发现这种分配结果的前提竟然是每个人要使用两种以上制式的移动通信设备,可这可能吗?难道未来人们真的要左手拿着GSM(CDMA)手机、右手握着3G终端、而腰里还揣着一部小灵通?就算未来技术能行,能开发出“多模手机”,可这种号段号码的切换,真的是方便沟通了吗?
从垄断的角度来看,也许最能解释清楚“号段虚胖症”的病因所在,因为只有在行业垄断下的市场里面,才会有这种畸形的经营需要、才会制造出这种“虚胖”的发展结果!如果真有一天这三十个号段都分发完了,我想另外一个极端也就会到来了,那就是强制一人一号,只不过那时候也许你需要切换的只是所谓的通信模式,例如xSM与xG等等。不过就目前来说,只能是换号、换卡、换手机与换通信公司了,累不累?
看着不断增加的手机号段,我却看不出我们的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是多么的健康,最起码在垄断之下,资费欺诈与霸王服务并没有消失,相反在明降暗升的话费单中,我们掏的钱越来越多。单就增加的号段来说,也许又是电信运营商们另外一种增值收费服务的开始,而你和我,只不过依然是那些酷炫服务的掏钱者,例如短信、彩信、彩铃、图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