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搭短信快车 订制短信每天能收一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7:00 北京娱乐信报 | ||||||||||
信报讯 (记者 杜丁) 昨天,北京大学国学教室正式启动“短信版”国学课堂,每月交10元学费,就可每天“聆听”一句北大哲学系教授讲述我国先圣先贤的德行和智慧等国学理念。 “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相濡以沫表现的是亲密无间的热爱,后者就是给对方空间、各适其适的冷爱。距离产生美,这对爱也适用。”据了解,去年北
“这种舆论是错误的,国学本来就是中国人的生命,我们和它疏远了几十年后,现在应该是回归社会的时候了。”我国国学大师、北大哲学系教授余敦康表示,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还有很多人没能坐进北大的国学教室。为此,他们希望能够凭借现代通讯手段,将国学的智慧向社会普及开。 据介绍,国学的课程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包括《周易》、《诗经》、《论语》、《中庸》等;史部包括《史记》和《资治通鉴》;子部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家的著作;集部则包括楚辞、唐诗等。由于短信版国学班针对的是社会上的所有人群,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们将从这些著作中提炼出一些经典的语录,通过他们的感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推广给市民。 【记者追问】 几条短信就能学到国学精髓吗? 记者:国学是门很精髓的学问,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就能领悟国学的内涵吗?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博士、教授:国学包括各个层面,它有其深层的内涵,人的一些生活价值、精神意念是永恒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对于生命和世界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这种理解过去曾经支配着我们祖先的生活,现在也会影响甚至支配我们的生活。我们通过手机短信就是想把这种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一些先人的智慧传递给现在的人,并不是让他们对国学进行研究。 记者:那这种方式的熏陶,人们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受益呢? 赵敦华:每天读读这些语录,可以使人们心情平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