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国产手机在持续短视中下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2:00 eNet硅谷动力

  作者:小逍尧

  【eNet硅谷动力特稿】国产手机市场好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新闻不断。但是最近一年多时间,好像负面消息要多过正面消息,例如熊猫手机的倒闭、迪比特的退出,以及南方高科、科建等的半死不活;再例如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从2002年最高峰期的近60%一路下降, 2003年底是52.9%,2004年底为49.1%,2005年底降低到40.6%,目前好像下
滑趋势还没有止住。

  这些都不要紧,是市场的规律在起作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紧的是国产手机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局面,是吸取这近9年来的经验教训扎实练好关键功夫,还是找根稻草继续在水面时起时落的沉浮?

  最近的一则消息告诉我们,

国产手机选择的是后者。

  3月28日南方新闻网的一则消息说国产手机欲借“滑盖”东山再起,这不禁让人愕然:“滑盖”成了国产手机的救世主了?

  “滑盖”只是一个外在的表面功能而已,在手机的所有功能中是一个非主流功能。主流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手机内在的能力。打电话、能发短信已经是大家都具备的基本内在功能,也是低端产品所必需具备的。其次就涉及更深一点的功能,如MP3与MP4播放功能、拍照/录像功能、无线上网、收/录音功能等,目前一般中端手机产品必定具备其中或多或少的几种功能。更高端的手机产品则具备文档阅读/编辑功能、邮件收发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手段、存储空间扩展功能、手写录入功能等。

  手机外表的华丽、展开手段的独特只能满足消费者一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真正能给用户带来满足感和使用乐趣的是手机的内在能力。内在功能决定了手机的适用场合以及该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帮助。“滑盖”这个外在功能顶多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亮点而已,除了这个,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呢?

  回顾国产手机近9年来的历程,不禁让人扼腕,国产手机始终在一个噱头与另一个噱头之间挣扎,而对于创新能力,却是始终没有提高。除了数得过来的三两家公司外,其他的国产手机,谁在做技术方面的积累呢?外资手机品牌在忙于发掘手机的新功能,忙于创造手机市场的下一个卖点,而同时国产手机却一直忙于广告和制造噱头。

  从2000年开始,国产手机开始一窝蜂的打广告。因为市场证明了,谁的广告投放量大,谁的市场占有率就高。当只有一两家做广告时效果惊人,而当大家都做广告的时候,情况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销量的急剧扩大,国产手机暴露出比外资品牌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个时期,除了忙于广告,国产手机还忙于另一个重点,就是发掘手机的外在功能。有些例子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如有的给手机镶嵌宝石,有的给手机蒙上真皮,有的炫耀手机会跳舞,等等。

  到了2002年下半年的时候,国产手机开始一窝蜂的抓住彩屏卖点。但是,技术力量的不足,导致在质量不稳和内在功能的单薄,单一卖点已经初步显示出了颓势,市场份额在2003年开始下滑。

  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彩屏加摄像头的热潮,又让国产手机热闹了一阵。但是,毫无新意的产品,以及外资品牌开始纠正失误,让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继续下滑。从04年开始,

智能手机成了新的热点,没有技术实力的国产手机,只能看着外资品牌几乎百分之百的占领了这个技术含量最高也是利润最高的市场。

  同时,消费者的选择也日趋理智和务实,不再为国产手机的宣传所左右。因为从开始到现在,国产手机始终跟在外资品牌的身后,既不能左右市场潮流,也不能改变“低质低价”的市场形象。当外资品牌也具备了低价、好看的外观和渠道优势时,身形单薄的国产手机终于迎来了寒冬,好几个国产手机倒下了。

  从“低价”、“广告”、“外表功能”等一路走来,国产手机越走路越窄,越走观众越少。近9年的时间、无数的教训告诉我们,“滑盖”依然只是一根稻草,救不起下沉中的国产手机。以前大家寄希望于国产手机用“点”的突破带来“面”的优势,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国产手机太沉迷于“点”,没有或者不愿去面对“面”,所以,“点”虽然突破了,但“面”却毫无进展。2006年,我们不要对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上升抱有太大希望。

  手机作为综合信息终端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对手机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国产手机不在核心能力的提高方面开始快速而有效的行动,而继续沉迷于个别外在功能点,那么这不但会失去一时的市场,还会失去未来。

  持续的短视,让国产手机下沉,是不是快沉到底了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