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专题 > 正文

图文:华为公司国内网络MKT总工任建军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4:44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华为公司国内网络MKT总工任建军演讲
图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内网络MKT总工任建军演讲。(骆磊/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3月28日至30日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同期还举办了“全球NGN技术标准与技术发展最新进展报告会”和“全球NGN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示会”。新浪网为指定门户网站。

  图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内网络MKT总工任建军演讲。(骆磊/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主题:NGN与宽带价值链

  任建军: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杨院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在2005年NGN大力发展之下,在2006年NGN峰会的主题是转型时期的NGN战略。转型无疑成为运营商的战略选择,但是NGN对于转型是什么意思?我希望通过我的演讲跟大家分享这个时期NGN的建设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2002年ITU的统计上,全球的移动话音和固网之和的收入已经在走下坡路。国内由于网络发展庞大的用户量持续增长,国内的移动话音和固网话音收入还会有几年的发展,在大概三到五年左右,话音业务的收益将会达到中国运营企业收益的峰值。在此之后,运营商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宽带网络的大力发展以及移动网的发展,转型向哪个方向转?纯粹的话音已经不能支撑电信行业高速的发展。

  侯教授提出一个很新颖的观点,拿着微软公司的MSN,基于IMS架构的互联网架构和IMS电信的规范PK一下会是什么结果,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已经有很多新颖的应用,电信在固网运营商宽带领域的高速发展,使得宽带用户有了很大的提升,宽带应用也层出不穷,包括PICE这样的软件,有一些软件大家听起来比较新,但是这些软件将会是革命性的软件。当移动手机短信和来电显示,将传呼这个行业写入历史的时候,宽带上基于PICE和和PPLive的软件,凡是

JAVA的手机都可以下载这样的软件,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的分子域,GPRS上网的网络发送短信,成本可能和现在一条短信一毛钱低很多很多。

  从运营商短信的方向可以看到,话音增长乏力。宽带接入、ICT和增值内容服务将会是运营商转型的方向,运营商转型就是带来新的机遇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IMS重在业务和用户体验的变化,不管是宽带接入还是SAT还是增值业务内容服务,还是FMC,都将是基于宽带的应用。FMC需要发挥固网带宽比较大、资源比较充足以及移动网络的方便性结合起来,FMC在国内电信行业的现状来讲,纯粹做话音的FMC会不会是以后的方向。我们认为FMC要大力发展业务性的融合和数据库的融合,就是用户签约数据库的融合。另外,将来一定要基于宽带启动业务,这样FMC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不是仅仅话音的业务。

  我们通过欧洲先进运营商收益模型的分析看出,现在NGN对于转型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网络运为的支出比网络建设的支出要高5倍,甚至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提到FMC、三网融合、多网融合,如何能够增加新的收入,现在行业有很多很热门的话题,所有的这些业务都希望基于一个统一的基础承载网络,能够不断地提交新的应用。NGN从宽泛的概念来说,包括3G,包括传ASang这样的网络,包括NGI。所有几个宏观定义来看,宽带是基本特征,基于统一的宽带网络,基于NGN的网络提供市场需求,是否可以给运营商提供市场需求的业务能力呢?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国内的运营商有固定的网络,有PHS网络,将来可能还有3G的网络。3G网络的建设都是独立的,基于独立的网络做一个资费性的捆绑,不是我们认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市场需求,不断地叠加新的应用,给运营商带来持续的收益。

  不同的时期,NGN的关注点发生的变化,也有的专家提出NGN刚刚开始,虽然应用的发展,观点在不断地变化。2001年国内软件化的旗标已经完成了,这时我们认为软件化还是可以提供多媒体的应用,在提供话音业务的同时能够提供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提供很多增值的应用。到了2003年软件有小规模的应用,到2005年随着国内创新型网络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软件化在国内真正走向了大规模对用户的服务。2005年,IMS标准被国际的NGN标准组织采纳,IMS来自于3GPP的IP多媒体控制层的域,大家认为IMS将会成为NGN的统一控制核心。各运营企业行业已经看见软件化很好解决了话音业务,但是软件化并没有给运营商带来比较大的增长,或者没有发现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2005年,中国电信也提出了转型,中国的运营企业进入了转型期,再向后发展,宽带管控技术的成熟,再加上IMS比较灵活的基于宽带的系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在转型期,NGN的关注点将会存在于三个方面。近期向网络智能化要效益是增加现金流的手段,长中期的宽带网络的可管理、可运营能力提升,铸造合理的宽带价值连,奠定网络转型的基础。长期基于统一的、强管理可运营的宽带基础网络。

  全球NGN或者软件化网络来讲,国内的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华为公司两年在全球的排名第一。软件化的应用在国内大量的运用长途建设,软件化网络对于宽带用户、视听终端,包括软终端的用户并没有发现有很规模性的应用,现在又谈IMS,IMS能不能为视频终端、软终端或者用户将来的智能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呢?对网络智能化来说,2005年建立了一个弹性的网络,不是为建而建的,下面要发展的是向网络智能化要效益。网络智能化核心的理念在于把用户数据库集中以及网络业务能力的释放。业务能力释放之后,在业务层的创新或者新业务的发掘,将会成为网络智能化后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现在的固话、PHS,有些网络不是很开放的,不便于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最终的网络将会是分层、开放的网络。网络智能化后续的发展将会在于业务层的统一以及数据库的融合,并向宽带网络方向发展。

  中期为什么要讲宽带?智能终端、软终端,新的业务基本都基于FMC,也要基于宽带来做。宽带目前是什么现状?SP与用户之间是端到端的通透的过程,运营商收到了接入费用,除了接入费用之外,对于宽带网络价值链是没有控制的。包括PPLive的P2P电视,包括P2P语音、MSN在互联网上蓬勃兴起的业务,已经在分流运营商话音的收入,现金仓库在流失。这样的宽带网络是不是合理?我今天上午在听发言的时候楼上在

装修,当装修声响的时候演讲者的声音根本听不清,对用户来讲,对演讲者来讲,对运营商来讲,整个链条是不太合理的,或者大家都在浪费资源。从合理的宽带价值链来讲,运营商需要对宽带进行可管可控,这是基于当前的宽带网络,即使2007年、2008年引入了IMS核心的控制网络,也不能很好地与MSN进行竞争,因为他的话音是免费的,他提供的话音效果,基于现在的宽带网络也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宽带网络并没有发挥利用。所以整个宽带网络是一个问题。

  宽带网络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可管可控的机制,ETSI的NGN架构里可以看见,现在包括HU,包括ETSI,已经对宽带的问题认识的比较清楚,ITU当时做软件规范的时候也没有考虑业务网络跟承载网络的关系,这个关系在新的规范里已经有所考虑。在NGN的架构里有很重要的两块内容,一块是就是接入层的控制,包括用户移动性,包括从接入层开始区分用户的业务,进行插分服务以及对于IP承载网络的控制。IP承载网络的控制,要保证签约的用户得到好的服务,非签约的用户免费的带宽,到包月的带宽里走。在控制层将会有四个模块,包括IMS核心网,包括方阵的网络,包括流媒体,IPTV都会在控制网络里,用户有集中的签约数据库。现在来看这是非常好的架构,现在讨论很蓬勃的IMS的业务,包括很多多媒体的业务,视频共享,即时通讯等等应用,很多应用在互联网上是很常见的,都是已经有了的一些业务,这些业务在电信网络里,每个网络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互联网是无处不在的,电信网络要求可靠,可监管,这些业务将纳入到宽带网络里来如何管控,也会需要两个承载。

  华为公司在2000年提出IP电信网的架构,ITU成为标准规范之后,现在3GPP成为一个标准的框架,使得业务的管控网络与IP承载和宽带接入网络有一定的关系,有紧密的关联,能够为我提供好的服务,用户很不愿意一个电话报火警的时候如果打不通是什么感觉。解决方案试图使得承载网络与业务系统之间有一个控制层,现在叫做RECS,就是资源管控子系统,包括IMS、IPTV、VOD以及软交换都可以提供服务,这也是软交换在国内2004、2005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因为现在的软交换网络基本还是专有的承载网,相当于我这边说话,大家戴着耳机都可以听到,装修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将来基于宽带终端是不可想象的,网络不可能铺到用户的家里去。就算宽带一定从接入层做可管可控,在IP网络要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这个解决方案目前在线网有一些实际的商务试验,包括BT业务,包括多重播放的业务做了试验。

  还有一块宽带管控是接入层,在英国21世纪CN得到大量采用,希望通过这个设备统一接入层的各种技术,不管以后新的技术发展将会直接插入这个框里,提供不断更新的接入技术,接入技术也一定会与业务的管控发生关系,当前现在国内的包括DSLAN、LAN接入跟业务管控是没有关系的,运营商不敢轻易发放视频终端的业务,这个业务发放起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基于现在的宽带接入网,将会有一些改造,包括未来数据库的集中,未知数据库的提供以及向业务管控网络的接口,这是接入层将发生的改变。这块改变也被纳入了NGN规范的重要子系统。

  MSAN重要的方式就是使得网络运维成本得到很大的降低,用户不用为将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更换设备,换一个插卡的方式接入新的方式,降低成本,MSAN以上都是宽带,基于宽带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网络,业务网络又对接入和承载没有很大的变化,一个共享的宽带,能保证QoS宽带,是上层各种各样的业务模型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

  建立了宽带管控之后,整个产业链显得比较合理,SIP会做擅长的业务创新,用户也会享受各种各样终端的服务,运营商也会致力于网络的运营,能够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能够继续保持5个点、6个点的服务。而用户也会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业务。管控网络建立起来之后才会有现在所谈的多业务融合,包括信息娱乐、数字家庭生活,整个IP网络的安全性跟管控也是息息相关的,包括FMC、ICT这样的业务,如果没有宽带的管控业务,这些业务实行起来是很难的,很难想象提供的即时通信能够跟MSN相提并论。

  宽带用户需要通过价值填充,保持运营商高速的发展和收益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竞争的加剧,每种业务的收益在下降。现在做的图,表如何落到实际中需要做一些基础的建设。

  长远来讲,软交换和IMS是什么样的关系?软交换现在已经很好的解决了PSTN窄带的承载到IP承载的变化。IMS对软交换设备进行了更细的分割,对于宽带终端接入方式或者用户端的设备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也能提供业务创新的驱动力,或者业务创新的渠道。IMS也好,软交换也好,全都是整个网络的控制层,这两个控制层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宽带的管控,现在的RECS,接入层也要做相应的适配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Cartner,2005年6月份对IMS和软交换技术的分析,软交换已经到了真正可以实施的地步,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窄带网络到IP转化的过渡,能很好地提供业务,IMS更擅长在多媒体宽带网络的业务,IMS目前的核心网比较成熟,整个体系建设,还没有到达炒作曲线的顶峰。

  最后做一个总结,不同时期的NGN具有不同的含义,宽带价值链的重铸、Multi-play以及FMC业务的发展,成为转型时期NGN关注的重点。转型时期NGN关注的重点在于统一的业务层,NGN、PHS及3G,强运营可管理的宽带网络以及灵活的多业务综合接入设备建设,这三块是相辅相成的结果,而不是采用一块就可以替代其它两块的结果。软交换和IMS将会作为NGN网络的会话控制核心长期存在。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