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玲:融合与控制是NGN发展的主旋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6:10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
□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赵慧玲 由于基于IP的网络和业务技术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寻求能够驾驭IP网络的解决方案。NGN的体系架构经过千锤百炼试图打造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使运营商能够控制和管理基于IP的网络并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并让网络的体系具备融合的能力,在业务层面具有灵活扩展和组合的能力,在用户接入层面能够进行接入控制、标识
NGN国际标准的重点进展 针对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3GPP、ITU-T和ETSITISPAN都在进行研究,但是三个组织的研究侧重点并不相同。ITU-T和ETSITISPAN这两个组织的工作重点在于从支持固定接入方式的角度对IMS提出各种需求,侧重从NGN的总体框架角度,明确IMS与其他子系统以及其他外部网络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NGN网络总体框架、接入网的附着问题和QoS问题。在具体规范的制订上,ITU-T的规范更加宏观,ETSITISPAN的标准更加具体,进展较快。TISPAN和FGNGN标准组织主要从固网的角度出发研究NGN的相关标准。而3GPP则侧重于移动网络。TISPAN的NGNR1标准已在2005年底发布。 根据ITU-T对NGN的权威定义可以看出,NGN系统在支持多种业务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对QoS的要求和对移动性管理的要求。在ITU-T和TISPAN的NGN体系架构中,除了定义PSTN仿真子系统、IMS子系统等业务子系统外,又增加了两个新的子系统:NASS(网络附着子系统)和RACS(资源和准入控制子系统)。NASS和RACS子系统均位于NGN的传送层,来实现业务子系统与传送层的交互,传送层可以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用户的接入控制和QoS保证。这两个子系统是运营商积多年IP网络和业务之经验在标准化领域研究实施控制的结晶。大家期待未来根据需要将其控制理念和机理部署到网络中去。 在NGN的体系架构中,PSTN仿真子系统的标准化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成功地启动了国际基于软交换的NGN系列标准的研究,已经制定了基于软交换的PSTN仿真等下一代网络国际标准系列,形成了多个国际标准草案,树立了我国在NGN领域的学术地位,引领了国际标准的制订,为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国外运营商网络业务转型示例 Sprint Sprint将自己定位于全球移动数据业务的引领者,在数据和移动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并致力于成为媒体和信息业务的集成者和传播者。目前,Sprint担负全美的PSTN长途传输、传统交换机和软交换共存,扩容部分由软交换承担。长途电话网有40多个传统交换机,十几个软交换,上百个MGW;合资的Cable公司两年前开始部署Class4/5的软交换;不再投资交换网,现有传统交换机和软交换将与IMS长期共存。Sprint积极部署IMS架构,认为IMS的数据多媒体业务能力和移动数据的能力与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IMS的业务组合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了运营商驾驭IP网络的能力,更能保证未来的投资回报。降低用户离网率。目前,Sprint为企业客户提供了基于IMS的IPCentrex业务,企业客户可以通过宽带接入IMS,使用语音留言邮件、点击拨号和与企业应用结合的通信业务。 Sprint对IMS网络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1)快速生成新业务的能力,采用开放业务体系架构。(2)业务交互组组合的能力,可编程的业务交互逻辑,根据用户订购的业务和呈现状态等信息,动态生成业务交互逻辑,有利于根据用户定制业务。(3)网络的安全性,保护网络拓扑和安全性、保密性,通过关联信令与媒体流,提高了IMS的可控制性等。 法国电信 法国电信认为,把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过渡到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网络,将更具灵活性更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法国电信计划从2007年开始PSTN向VoIP的演进,在未来NGN的总体架构上,法国电信希望采用基于IMS的网络结构与核心网控制架构来提供融合业务。目前,他们一方面积极推进TISPAN和ITU-T的IMS标准化进程,使IMS及早在网络中实现;另一方面,法国电信已经开始进行IMS的相关实验。 法国电信在运营方面提出:重视发展统一服务门户、统一客户关系管理、统一客户标识(IP电话用户和移动用户使用签名设备)(NExT计划),重视发展新型的通信、娱乐、日常生活和企业服务(NExT计划)。 目前国内网络发展的思路 目前国内运营商在网络方面的主要思路是优化网络结构,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网络投资成本。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采用成熟技术,网络演进稳步前行,积极开发增值业务。 在话音网络演进方面积极采用软交换技术和固网智能化技术,软交换的应用是固网转型的标志之一。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运营商实现网络演进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软交换已经在电话网的长途和汇接层面开始引入。在实施中应注意不同厂家业务平台的互通问题。软交换的引入使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转型为基于分组的网络,关键点在于其业务的提供是有序的,是可控制和可管理的,不同于一般的基于IP的业务。而且在其业务的种类上增加了基于IP的增值业务。 固网智能化是立足现网增值、面向未来演进的有效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固定网络的潜能与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网络的经济效益,对提升网络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固网智能化能够有效地解决增值业务的甄别与触发,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用户号码的可携带、提供基于用户属性触发业务的能力,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从而屏蔽交换机功能的差异性、增强业务的提供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固定网络的潜能与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网络的经济效益。 在IP传送层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最新技术搭建一个可扩展、高可用、具备一定QoS和安全性的融合的业务承载平台,采用国际主流技术MPLS,并积极进行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使网络具有VPN等多种业务能力,同时使网络层次更加清晰化,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城域骨干网)和二层接入网络(宽带接入网),采用城域骨干网的大容量、少节点和宽带接入网的广覆盖原则,减少IP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进行网络质量差异化能力的部署,通过在IP城域网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等级的差异化服务;在控制管理方面进行管理控制集中化,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和业务路由器(SR)构建清晰的业务接入控制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 在接入层面继续以ADSL为主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及其应用,但是重点将从追求用户数量转向追求用户价值,在市场需要的地方升级到ADSL2+,并积极跟踪试验VDSL2、WiMAX、FTTH、WiMAX定位为城域固定或中高速移动宽带接入,FTTH中将重点跟踪试验EPON和GPON技术,大力开发宽带应用。 融合与控制成为NGN的主旋律 NGN的架构是基于统一IP传送的架构,NGN试图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为一体,IMS使移动和固定的融合成为可能,NGN试图增强网络和业务的控制能力,PSTN仿真子系统、IMS子系统和流媒体子系统使业务控制成为可能,为了增强基于IP的业务控制和管理能力,NASS和RACE使接入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NGN的远期目标架构是基于IMS的体系架构,是网络融合的架构。融合的含义是宽泛的,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融合的思考。融合是综合的、复杂的,它涉及网络、业务等多个方面。从网络架构来看,融合可以发生在网络的不同层面,具体体现在业务层面、控制层面、传输层面、接入层面、终端和支撑系统多个层面。从业务层面的融合来看,融合主要表现为多种业务的组合,能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使用环境和更加丰富多彩的电信业务。从服务的角度来看,融合主要表现为更加丰富多彩的综合电信业务,例如统一账单、统一客服、统一接入、统一认证和统一业务等。从接入方式的角度来看,在网络上体现为多种接入方式共用某些网络的功能实体或设备,并在接入策略和服务质量方面加以控制。终端设备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多模多频终端,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之间的无缝漫游与切换。 总之,实现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控制是驾驭网络、提供更好服务的手段。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