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专题 > 正文

图文:中兴通讯公司NGN标准部总监屠嘉顺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4:3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兴通讯公司NGN标准部总监屠嘉顺演讲
图为:中兴通讯有限公司NGN标准部总监屠嘉顺演讲。(骆磊/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3月28日至30日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同期还举办了“全球NGN技术标准与技术发展最新进展报告会”和“全球NGN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示会”。新浪网为指定门户网站。

  图为:中兴通讯有限公司NGN标准部总监屠嘉顺演讲。(骆磊/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屠嘉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下面请允许我代表中兴通讯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兴通讯在过去一年中,在NGN国际标准方面的工作。分三个部分,第一是参与NGN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情况和成效。第二,固网软交换平滑演进IMS。第三,目前中兴在NGN领域主要的技术方向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中兴通信目前是全球50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之一,2005年向重点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609篇,涉及ITU-T、ITU-R、3GPP、3GPP2,IEEE802.16、OMA、ETSI等重点领域标准化组织,累计提交文稿902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NGN标准

化工作的进一步扩展,我们提交的文稿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提高,在文稿的质量上,文稿被国际化标准组织接受的程度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中兴通讯目前在ITU、3GPP、Wimax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担任包括了副主席、副报告人等职务共计6个,承担了11个国际标准的编辑者席位。中兴通信在不断扩展国际化市场的同时,也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崭露头角,我们不仅积极的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时也积极承办大型的国际标准化会议,并多次协办包括3GPP等会议。在参加国际化标准过程中,我们也培养了一批国际型的研究专家,这批专家开始在NGN行业显示出了他们对技术上的实力。

  NGN软交换平滑演进到IMS。中兴通信认为软交换和IMS本身并不是对立的,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

  软交换和IMS的架构,左边是MSF的软交换架构定义。右边是关于IMS网络功能架构的定义,可以看到在两个架构中并没有比较大的区别。在固定的网络中,软交换和IMS的界限是相对比较模糊的。软交换中,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软交换得到规模的商用,软交换完全可以实现基于PS/IMS的服务平台,同时也可以面向终端的多媒体业务。在固定网络中,软交换,窄带域和宽带域的区分并不是特别明显。窄软交换一开始就兼具了IMS的部分特征,可同时提供宽、窄带业务。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融合的加快,固网也借鉴了移动网的规划,把IMS作为发展方向。标准化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日渐接受了IMS作为核心的主导地位。

  软交换与IMS的关系,网络组网的实现做一个比较。软交换主要是通过E.164为主,同时可以支持SIP URI的形式。IMS最早是面向多媒体终端和用户,当然也会支持E.164的编码方式。路由目前在应用中,主要采用了SIP I或者SIP T。网络的架构上应该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采用了控制面和媒体面的分离,向扁平化的网络进行发展。互联互通方面和软交换,主要是面向PSTN和ISDN的网络互通,同时也兼具VOIP和多媒体网络的互通。支持的业务本质尚没有不同,从侧重点来看,软交换目前主要是侧重于PSTN网络的替代,PSTN类似的业务,但是IMS也是如此,但是它更加关注多媒体的应用,而且业务触发的机制,业务的灵活性,还有逻辑网之间的接口采用了更加开放的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前途。

  软交换和IMS的不同点,IMS突破了电信网络的体系特征,全面采用了IP-SIP架构。软交换则采用了IP-SIP架构,同时也兼容了SS7的窄带混合架构。IMS对智能终端的管理更加完善,目前软交换对智能终端的接入和控制功能比较弱。IMS在这方面具有更好的控制健全和认证机制。IMS支持HSDPA、HSUPA等数据接入有比较好的支持。

  移动软交换逻辑架构,移动软交换和IMS的关系,和固网软交换有本质的不同。CS域和PS域是相对分离的概念。固定软交换从诞生一开始就强调了固定,而宽带和窄带的融合,一体化的业务提供,应该说在移动软交换和固定软交换向IMS发展,固定软交换一开始就具备了宽窄带融合的雏形,我个人的理解,从固定软交换向IMS发展的动力和速度可能会更加迅速一些。

  我们对固定软交换和IMS的定义,我们认为随着目前技术的发展,固定软交换完全可以平滑演进到IMS,首先从网络层面看,宽窄带应用在逻辑上是分离的,同时宽窄带应用可以在控制面互通,宽窄带应用可以共用业务平台,宽带应用将逐步兼并窄带应用,在IMS面向宽带多媒体应用的架构中,也可以支持传统的电话,实现宽带和窄带一体化的核心网。

  从设备层面看,继续发挥现有软交换设备的作用。现有软交换设备可以平滑升级,通过一些软件升级,通过增加的特定功能模块实现软交换平滑演进的IMS。

  软交换时期,媒体控制和交换的功能已经由独立的MG、IMS实现,剩下的媒体面层的H.248,实行了一定的分层,这是软交换的阶段。随着软交换向IMS演进,媒体面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功能。控制面向新的

增值业务平台发展。从核心网的演进来看,应该是向着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分工明确的方向演进。从这张图的趋势来看,从交换机到软交换,到下一步的IMS,是一个平滑演进的过程。

  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全面支持固定和移动融合的NGN,我们强调的IMS Based FMC解决方案。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广泛的FMC的目标。FMC的目标是什么?是一个体验,和网络的各个层面都有关系,最广泛的目标就是用户通过不同的网络接入到通信网络中,可以享受到相同的业务,不同的网络Netword的环境做一个简单的描述,IMT-2000的移动网络。第二是支持游牧热线WLAN的方式也是一种接入方式,还有xDSL等其它的方式,面向游牧的应用,下面就是xDSL、固定的接入,主要是面向IP的接入。还有固定的接入,比如传统的PSTN交换机,最后一点是数字广播,都是FMC所面临的网络环境,FMC如果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上述所有的网络中应该可以实现FMC。

  下面介绍一下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FMC,站在电信业务使用者的角度描述一下对FMC的需求和理解。从用户的角度可以选择是游牧还是漫游。漫游对于移动的用户会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比如说我在小区切换,我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业务不会中断,但是漫游同时也带来了对网络资源更大的使用和消耗,所以对于终端使用者来说,应该有权利或者有能力去选择漫游还是游牧。当然,游牧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用户体验,但是它所消耗的网络资源要比漫游小的多,用户应该有能力选择我是游牧或者是漫游。

  第二点,可以通过接入不同的网络,实现相同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用户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线、无线的接入电信网络,原有的电信业务的使用体验应该尽量保持不变,以保持用户使用的习惯的一致性。

  用户终端的能力应该被网络感知。发生漫游或者游牧的时候,终端的能力应该被网络所感知,这样可以针对用户的能力提供延续的或者与需求相配备的业务,电信用户对FMC的需求。

  网络对FMC的需求,实际上是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描述一下对FMC的需求。首先应该是广泛的移动的接入到固定和移动的系统中,这是很通用的要求。第二,可以提供电信网络运维收支的降低,比如会有固定和移动网,采用同一个核心网,使用同一个业务平台,运营商就可以在提高核心网设备的利用率的同时,在运维管理的制度上于可以共享一些资源,从而达到降低运维费用的目的。第三,支持漫游、移动和游牧在不同的网络中,这也是很简单的诉求,可以向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业务。最后一个是支持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这也是运营商很关注的内容。

  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描述一下如何实现FMC Architecture。IMS是一个很好的架构,可以面向目前所知的接入方式接入统一的核心网,支持固定和移动融合。在这张图中间有三个蓝色的小框的,是一个可管理、可运维的,QoS能得到保证。原来叫软交换,现在用更加标准化的技术方式,采用IMS Core,PDF这个设备可以对资源的运用、资源的控制、资源的管理,从而达到点对点的QoS的保障。再往上是Applicaton Service Domain,达到快速开展业务和业务多样化的目的。如果在未来的网络中,不管是移动网还是固定网,都采用统一的宽带数据核心网,同时采用统一的控制层,在业务提供和核心网上已经共享了同一个底层的宽带数据交换和上层的交换,以及更上层的交换,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接入,都可以共享同一个核心网,具备QoS保证的数据核心网,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向用户提供很好的FMC的体验,以及更加一致的用户体验,即便用户发生接入方式的变换,也可以达到用户体验完全一致,同时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如果采用了基于IMS,以及IP的数据核心网,可以实现固定和移动的核心网完全融合,在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投资以及运维方面都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目前来看是很好的FMC的解决方案,也是很有前途的,从ITU-T、3GPP来看,这个架构广泛地被接受,并且很多的运营商,包括设备厂家都在针对这个架构做了很多具体的应用,推动这个价值的实现和细化。

  从未来的角度看,如果所有的网络都可以共享IMS的核心网或者核心数据网,当然是很美好的远景,但是我们目前仍然有大量的PSTN网络、2G网络以及3G网络,基于IMS的核心网如何和现在已经存在的网络融合,从而向用户提供具备FMC体验的业务,也是很热的话题。如何利用现有网络的资源以及借助IMS,包括NGN一系列的优势,为现有的网络提供一些新的业务体验,这也是目前标准组织特别热心的话题。

  移动管理在FMC网络中的要求。首先要求做到识别和认证的机制,这也是各大标准组织中快速进展的议题还有接入认证和健全的机制,IP地址分配和管理,用户环境的管理以及用户属性的管理,IMS架构中用户得到统一的管理,如何让用户得到良好的运行,用户漫游的过程中如何得到很好的服务。包括用户的数据,用户资费的情况。

  以VCC这个业务为例,介绍一下IMS如何完成业务,3G的手机用户漫游到IMS网络中,如何能保证话音不断,或者保证话音的持续性,这个课题是大家目前很关注的。

  中兴通信目前在ITU-T19组,移动组,作为IMS的研究组,积极提供文稿,同时在相关的领域,比如安全、业务、QoS保证,都有相关的席位,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国际业界关于NGN各个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希望和广大的友商一起推进NGN向真正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