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兰特:摘牌事件暴露了UT斯达康深层危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15:24 ChinaByte | ||||||||||
作者:耶兰特 3月23日,UT斯达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日接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这是因为UT斯达康未能按时提交2005年的年度财报,违反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市场规则》,所以纳斯达克将在3月29日对其摘牌。收到了摘牌令的UT斯达康决定向纳斯达克提交举行听证会的申请,希望纳斯达克准许自己延迟发布财报。虽然最终的结果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这次事件
创立于1971年2月8日的纳斯达克市场,其初衷是为了规范场外交易,给小公司一个公正竞争的机会,容纳的也主要是一些处于创业初期因风险极高而无法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正是由于纳斯达克鼓励中小企业上市,并且严格遵照优胜劣汰的资本竞争原则办事,因此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公司遭遇摘牌。当然,被摘牌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能达到纳斯达克规定的流通股市值、股价等标准,而这些因素又直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UT斯达康之所以被下了摘牌令,最直接的原因是迟迟没有交出2005年的财报。当然这之前UT斯达康也给自己找了充分的理由,在3月17日就发布公告称包含2005年财报的10-K文件的发布时间将推迟至4月底,因为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需要更多时间完成一项调查,同时公司管理层需要时间对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UT斯达康收到摘牌警告,此次风波给UT斯达康带来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这从2001年网易遭遇的停牌事件就可见一斑。 2001年7月19日,网易收到纳斯达克市场关于打算在当年7月27日开市时对公司的美国存托股交易予以停牌的通知。纳斯达克称这是由于网易未能按规定形式向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呈报年度报表,因此违反了纳斯达克市场的有关规定应当予以停牌。当时网易对停牌警告原因的解释是由于网易内部关于合同误报的调查尚未结束,所以无法及时按纳斯达克的要求提供年度财务报表。 不过,事情的真相也许并不是像网易解释的那样简单。因为尽管网易在收到停牌警告后要求展开听证程序而暂时躲过了一关,但早就传出的其2000年的财务报告有假的消息让网易非常被动,纳斯达克听证会对网易后来提交财务报告提出了质疑,最终还是做出了停牌的决定(2001年9月4日,纳斯达克宣布暂停网易的交易)。直到2002年的1月2日,被暂停交易4个月的网易才在纳斯达克成功复牌。这次停牌事件给网易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并且暴露出了相当严重的财务问题,股价从上市到停牌时的跌幅高达96%。 此次事件显然也会让UT斯达康倍受损失,但奇怪的是,早就2000年3月3日就登陆了纳斯达克的UT斯达康,显然相当熟悉纳斯达克的摘牌标准,如果不是自身存在严重的问题,绝对不对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易凯资本CEO王冉就此事指出,推迟发布财报的原因可能是技术性的,也可能是公司本身出现重大问题。如果我们结合UT斯达康最近一年多的表现来看,该公司经营状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显然会大得多。 1995年才成立的,经过初期的阵痛后抓住了小灵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发展起来,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3.69亿美元一路走高达到了2004年的27亿美元,公司员工人数也由2000年的1600人增加到2004年的8200人。但是,高速发展的UT斯达康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企业命脉过分依赖于小灵通,公司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小灵通业务。这种缺陷在3G升温后对UT斯达康的影响明显地凸现了出来。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开始降低了在小灵通方面的投入,储备资金准备未来的3G网络的建设。结果2005年UT斯达康业务收入总额下降了30%,后来不得不通过大规模裁员来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而2006年1月信息产业部宣布TD-SCDMA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标准,更是让UT斯达康雪上加霜,因为这意味着它在WCDMA上投入的10多个亿就这样白白打了水漂。 我们都知道,作为上市公司的UT斯达康,自然面临着投资者要求不断提升的投资回报的压力。在小灵通神话不再的情况下,及时转型是“业务单一、技术单一、客户单一”的UT斯达康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其介入3G领域受挫,损失了大量资产,而所看好的IPTV项目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尚未能大规模推广,目前还处在投入阶段,因此短期内UT斯达康势必难以拿出让股民们满意的业绩来。至于这是否就是它的年度财报迟迟未能公布的真实原因,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这次摘牌事件显然暴露了UT斯达康暗藏多日的深层经营危机。 事实上,UT斯达康今天所处的尴尬局面,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自身。在国内的通信市场上,UT斯达康仅仅依靠小灵通一项产品就赚得盆满钵溢,十足一副“暴发户”形象,但它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把大量资源集中在了小灵通业务上,而在技术储备和战略方向的选择上却十分欠缺。这也是UT斯达康之所以会在3G上失误、小灵通业务一疲软企业就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如果经历此次摘牌事件的UT斯达康能够认真反省,拒绝浮躁,坚持进行长期性的战略投资,又岂不是“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