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纳市向UT斯达康发摘牌令专题 > 正文

UT斯达康陷纳市摘牌危机 1周内听证会定生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10:03 新京报
科技时代_UT斯达康陷纳市摘牌危机 1周内听证会定生死
最近数月,UT斯达康的股价持续走低,从8美元以上跌到6美元左右。(图片来源:新京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继去年延迟提交财报之后,今年再度违规缓交2005年财报,一周内开听证会定“生死”

  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UT斯达康宣布,于2006年3月20日收到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通知:由于未及时提交财报,而面临被纳斯达克摘牌的可能。这已是该公司第二次因财报问题面临摘牌。

  “吴鹰可能在路上”

  纳斯达克的通知称,由于UT斯达康至今没有提交其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报,违反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市场规则》的要求。除非UT斯达康要求举行听证会,否则将根据规定,将该公司股票于2006年3月29日从纳斯达克摘牌。

  纳斯达克对上市公司停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标准。定量标准包括

股票价格、流通股数量和市值等;定性标准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应披露事项未足够披露、违反有关内幕交易和登记的规定等。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吴鹰的电话后,接电话的一位女士表示,吴目前正在出差,暂时无法联系。她建议记者向UT斯达康公司媒体经理李兢了解进一步情况,但其给出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吴鹰现在可能正在赶赴美国总部参与听证会的路上,目的是向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阐明财报迟发的原因,以躲过停牌危机。”一位知情人士昨天下午向记者透露,UT斯达康中国公司在未得到总公司“统一口径”前,将不会对任何问题作答。

  “UT斯达康中国公司上午紧急开会,研究此事。”UT斯达康公司内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公司目前遭遇很大的“媒体压力”,因此他不便向记者透露更多的情况。

  一周内将开听证会

  昨天下午,UT斯达康市场总部投资者关系经理张纯表示,目前UT斯达康需要走一个听证会的程序,向纳斯达克充分阐明迟发财报的理由,并表示UT斯达康对提出的请求获得最终通过怀有信心。

  按照美国纳斯达克的规定,3月29日将是该公司第四季度财报公布的最后期限。张纯表示,公司目前要走的一个程序就是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的时间会安排在纳斯达克规定的财报公布时间3月29日之前。”张纯说。据了解,听证会如获通过,将避免停牌危机。

  此前,UT斯达康曾宣布,因公司未完成相应账务审计及资产评估,计划把提交2005年报的时间推迟至4月30日左右。至于推迟的原因,主要是还需要更多时间以完成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对涉及到一家印度客户的相应收入及其他事项调查;以及公司管理层完成合并报表,并按照沙宾法案第404节相应要求完成该财报的内部控制评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UT斯达康第一次面临摘牌危机。2005年4月5日,UT斯达康接到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的通知,称由于未能在2005年3月31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其2004年财报而违规,曾遭到摘牌警告。随后,UT斯达康通过举行相关听证会而躲过摘牌危机。

  “摘牌的可能性很小”

  针对公告中所说的“在该委员会还没作出决定之前,UT斯达康的摘牌决定将延缓执行,但不能保证该委员会会批准UT斯达康继续挂牌的请求”,UT斯达康相关人士昨天表示,这只是一种预估风险的措辞,因为美国证券法规定得很严,要求上市公司对投资人负责。

  “按规则,UT斯达康推迟发财报是要通知纳斯达克方面,并对外发布公告,这种情况在美国比较普遍,去年美国就有50多家公司为推迟发布财报而要求举行听证会,结果,基本全部通过,并没有哪家摘牌”。该人士表示,无论从技术上和理论上来说,UT斯达康都存在摘牌的可能,但实际上摘牌的可能性很小“。

  祸起印度合同事件

  据悉,此事的直接原因在于一份UT斯达康在印度的合同。根据UT斯达康的公告,其与一家印度客户签署的合同及其他特定交易带来的营收被提前认定,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需要就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UT斯达康相关人士表示,这是董事会在做全年财报时下面一个相关部门发现存在这个问题,为了避免财报出现不符合法律的问题,UT斯达康正在考虑就此合同进行调整。

  他说,该合同是2002年签订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部分被分摊进财报中,现在正考虑是否要调整,而调整的依据是UT斯达康正在就此事进行的调查。

  据悉,正是由于该项调查一直未结束,所以,UT斯达康还未出财报。具体UT斯达康是调高还是调低,目前还不清楚。

  该人士表示,这只是个技术性问题,与业绩毫无关系。这个事情其实金额相当小,只有2000万美元,利润只有100万美元,与UT斯达康的销售收入总量相比非常渺小,所以,不存在UT斯达康瞒报的动机。

  本报记者 郭冬颖 邹山

  -背景

  财务漏洞绊住UT斯达康

  财报屡被发现“严重缺陷”,并进行重新评估

  早在上周,UT斯达康就在纳斯达克公布了其将延迟提交财报的情况说明。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UT斯达康向纳斯达克提出申请,由于内部财务问题,请求延迟15天公布其年度财报结果。

  该公司解释说,在提交该财报之前,UT斯达康还需时间完成两项调查,一是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调查一家印度客户合同及某些其他交易被过早计入营收的问题;二是公司管理层完成2005年合并财务报表,并按照相关法案的要求,评估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情况。

  “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估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审计委员会就最新工作进展同公司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沟通,公司管理层已经应审计委员会请求,开始制定和实施适当的补救措施。”UT斯达康首席财务长FranBarton表示。

  据介绍,自从去年夏季以来,UT斯达康对其内部财务控制情况进行了持续监督。

  今年2月,UT斯达康声明称,应公司管理层要求,UT斯达康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在独立律师和法务会计师的协助下,开始就提前认定与一家印度客户签署的合同及其他特定交易带来的营收的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这笔总价约2200万美元、毛利润低于1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在2003年到2005年之间的几个季度中被确认。在完成此项调查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将进一步评估调查的发现。这一情况重新评估,导致其2003年或2004年财报结果有500万美元的变动。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对2003年每个季度的财报结果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发现了错误所在,并于本周,公布了该领域存在的两个问题,即相关方交易的公开,以及营收额确认。

  此外,UT斯达康管理层还对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发现严重缺陷。严重缺陷主要是指控制不力,例如未能阻止或察觉年度或半年财报中出现严重错误。由于UT斯达康管理层继续评估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财报,可能会发现更多问题。

  基于这些原因,UT斯达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希望延迟提交截至去年年底的财报。

  本报综合报道

  -长镜头

  UT斯达康的“滑铁卢”

  与去年的情况类似,UT斯达康已经是第二次面临摘牌危机。

  而此次摘牌危机的背后,不仅是显示了其财务漏洞,同样也暴露了UT斯达康在中国的业绩持续下滑的窘境。

  UT斯达康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通信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其多个研发中心分布在美国、中国、印度、韩国和加拿大。其产品包括无线市话终端、宽带系统、IP软交换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成立以来,UT斯达康持续高速成长。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在美国Nasdaq挂牌上市,当日升幅高达278%。创造了小灵通在全球的神话。2002年,UT斯达康的营业额从1997年的7600万美元增长到9.82亿美元,净利润高达1.08亿美元。

  2003年实现全球销售额19.7亿美元。2000年3月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UT斯达康在中国已累计投入30多亿人民币,在华成立了五个研发中心、二十多家分公司及办事处。而其在中国为大众所熟知,则是其小灵通产品,一度创造了销售奇迹。

  但是在经历了小灵通奇迹后,UT斯达康陷入了下滑的轨迹。

  2005年第一季度,UT斯达康的净利润跌至3800万美元,同比下滑30%;二季度则巨亏7470万美元,这个亏损数字在三季度更是上涨至4亿美元。从去年年末开始,该公司开始处于持续不断的动荡,各类人员开始大幅流出。

  去年,UT斯达康选择放弃了投入巨资的3G产业群,并确定将IPTV作为其2006年之后的公司战略方向。但是,由于主要固话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囿于政策限制,在IPTV上迟迟未能大规模启动,UT斯达康一直处境艰难。

  去年年初,UT斯达康还遭到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提起的集体诉讼,认定UT斯达康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公司运营状况的虚假和误导性声明,致使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遭受损失。

  今年2月9日,UT斯达康发布了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2005年初步财报。这一份报告初步显示,UT斯达康预计:2005年营收为29.5亿美元,净亏损4.62亿美元。

  本报记者邹山

 

    相关报道:

    纳市向UT斯达康发摘牌令专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3,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