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产业报2006年第10期
本报记者 许婷
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推进中央企业尽快实现从大企业到大公司的转变,在2006年已经过去的三个月里,来的竟是如此密集。中央企业改革如各大运营商正在进行的网络升级一样,并非一蹴而就。电信央企从1.0平滑脱胎换骨到2.0的背后,是对企业实力的全面考验。
从1月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资委纪委书记黄丹华分别以《加强不良资产管理工作推动中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和《明确责任深化管理———建立中央企业不良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开始,到春节前夕国资委全面在央企中推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额度,再到日前下发《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一方面,国资委正在积极地为中央企业的改组改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以电信央企为代表的中央企业也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步实现从大企业到大公司的转变。
起承转合
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之初便许诺要利用三年时间来实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今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对此,李融荣强调国资委在2006年要在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抓紧建立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一旦市场发生大的变化,一些央企可能会重新陷入困境。”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再三强调的这番话对于以六大运营商为代表的169家中央企业而言,2006年的工作无疑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注重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资委今年要尽快出台并不断完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中央企业调整重组,引导和鼓励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企业联合重组。探索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这是李荣融明确2006年中央企业改革重点时提及最多的话。他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国资委今年将加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按照国资委的思路,中央企业绝大部分和国际市场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培育这些中央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使其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我们希望它一开始参与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放到海外的市场去竞争。”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强调,这些中央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很清楚,它未来发展的目标也很清楚。
进入深水区
169家企业,超过1053万的职工,10万多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这就是目前我国中央直属企业的现状。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些“航空母舰”级别的国字号企业,占据着石油、电力、电信等堪称国家经济命脉、对民生影响举足轻重的领域,代表了国有经济的主体。中央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至于尽管它们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它们的改革显得格外谨慎,因为些许闪失,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随着清产核资、企业主辅分离、明确主业等一系列国企改革前期工作的结束,人们似乎有了国企改革“高潮已过”的感觉,但实际上,这场大戏的主角──中央企业的改革,已驶入深水领域。
从刚刚在“两会”期间审议通过的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所传递的信息看来,中央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观点再次得到印证。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明确表示:2006年中央财政将着力支持国企、金融和税制领域三项改革,国家财政预算计划将为国企改革安排338亿元资金,用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据悉,财政部今年还将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通过实行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鼓励中央企业加大研发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
在央企改革获得资金保障的同时,国资委2006年对169家中央企业的改革显得更加大刀阔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内,经过进一步调整和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将再次缩减,由目前的169家缩减至80~100家。改组后的央企集团必须实现主业将更突出,结构更合理,国际竞争力更强的目标。
今年年初,有关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信息不断出现,密度明显加强:国资委按照冶金、汽车、商贸等21个主要业务板块,研究提出了中央企业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央国资委要求各地国资委积极推进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通过股权收购、股权置换、相互持股等多种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
李荣融对此的解释是: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国有企业主业集中。与此同时,敏感的资本市场已经对此做出了反映,一些中央企业纷纷回购旗下上市子公司的流通股,为整合资源、全面整体上市做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果没有来自外部强有力的推动,在一些领域已经很难实现“效率为先”的企业重组。要想实现国资增值、企业增效、公众受益的三方共赢格局,国资委作为政府部门就必须站出来承担“第一推动力”的责任。可以说,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央企战略重组时代已经到来。
焦点集中电信央企
作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电信央企历来受到各方的关注。种种迹象表明,国资委对电信央企的关注程度正随着其赢利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再次加强。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四家电信央企已经实现海外上市;中国铁通成立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在企业制度改革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资委去年首次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取得了A类评定。
国资委新数据显示: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中,利润呈现出向部分行业央企集中的特点。石油、电信、能源等基础行业对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4%;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利润排序前10名的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占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55%。国资委产权规划局局长王晓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随着国资委企业重组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央企业国有经济分布趋于合理,国有经济要保持对电信等基础设施的绝对控制力。
一方面持续增强的赢利能力使电信央企有望获得更多的国有资本注入;但另一方面,电信央企不得不面对在近年来电信业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减少、用户ARPU值普遍下滑的行业现状。因此,如何加大新业务开发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向现有的资产要效益已经成为电信央企负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央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交流会上,电信央企负责人纷纷表示,在目前国际国内电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信资费逐年降低的的情况下,企业要追逐较高收益,一方面是靠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推出更多新业务来赢得市场先机;更重要的是眼睛向内抓管理,尤其是通过加强不良资产管理,挖掘企业内部增长潜力,提高企业整体资产运营效率。
另据一份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整个中央企业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9%,高于这一数字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冶金、矿业、电力、电信等资源垄断性行业。六大运营商中除一家外,其余五家三项费用支出均高出同期销售收入增长率。国资委内部人士透露,费用支出过高已经成为上述资源垄断性行业央企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显然,这对于建网、扩容动辄需要巨资投入的电信央企而言,如何平衡投资与回报的关系事关重要。
央企尤其是电信央企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改革很难避免争论。从国资委成立初期的大刀阔斧演进到目前的精耕细作、按部就班,改革版本的升级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带来太多突如其来的惊喜。但我们相信,2006年电信央企在从大企业逐步转变为大公司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