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李进良认为:WAPI失利关键不在技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11:39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WAPI触犯了少数垄断企业和集团的利益,让垄断者看到了中国产业的崛起力量,促使美方政府在针对中国标准战略方面高度重视并积极打压,这是WAPI一再遭受挫折的关键所在。 本报讯 (记者方利平)WAPI竞进国际标准失利,输在技术还是影响力?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ISO的投票结果会不会对WAPI在国内的推进产生影响?昨日,本报记者通过互联
原因在垄断集团的阻挠 记者:此次WAPI竞进国际标准失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进良:WAPI竞进国际标准失利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国际IT产业垄断集团的阻挠。中国WAPI标准一开始就受到有预谋的封锁和打压,从2004年初美国政府三位内阁高官联合给我国政府写信,中美商贸联委会将WAPI作为主要议题,提案的被撤销,到奥兰多会议的拒签事件,再到法兰克福会议上不公正的待遇,可清晰看到,WAPI全过程美国政治力量始终在积极介入。由于WAPI触犯了少数垄断企业和集团的利益,并且,让垄断者看到了中国产业的崛起力量,促使美方政府在针对中国标准战略方面高度重视并积极打压,这是WAPI一再遭受挫折的关键所在。 WAPI在技术上更安全 记者:从技术上来讲,WAPI与802.11i相比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李进良:在2003年5月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GB15629.11颁布之前,无线局域网的核心问题是安全。 WLAN领域IEEE涉及的安全技术标准经历过三个阶段:WEP、TKIP、11i。WEP很不安全;升级为TKIP后仍包含很不安全的WEP;11i标准则同时兼容TKIP和WEP,但同时也包含了WEP和TKIP两项不安全因素。在IEEE802.11i获得颁布之前,专业厂商都知道产品并不安全,且IEEE也在进行安全体制的改善。 我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与802.11i的差异在于国家标准采用WAPI安全机制替代了具有安全缺陷的WEP安全体制。WAPI使用了证书机制,提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保证WLAN终端和接入点之间的双向身份鉴别、加密的协议架构,将密钥协商过程和位置限制在终端和接入点之间进行,消除了密钥在网络中传递时存在的安全问题。在能够保障安全的基础上,WAPI安全架构也未由此带来产品和使用的复杂性或是效率损失,能够满足WLAN在更多领域应用的安全需要。它正在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好处,并得到相关国际机构的认可,其技术先进性已得到了包括国际上权威组织的公认。 加强宣传争取国际支持 记者:中国WAPI是否还有机会再次冲击国际标准? 李进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当制订国际标准的时候,中国人民的需求不应被忽视。我认为目前我们应该准备申诉材料,按照国际规则,向ISO/IECTMB/SMB提出申诉,以求得未来推进国际标准的公平环境。 记者:政府对WAPI下一步的发展将会怎样考虑? 李进良:WAPI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着我国标准战略和信息安全战略的意图,尽管当前产业规模不大,但已经被国外垄断企业完全占据。因此,我国政府对WAPI下一步的发展一是在国内组织产业联盟,推动WAPI的产业化,加快形成从芯片、产品、系统到测试、运营完整的产业链。二是进行政府采购,以此为引导,达到WAPI国家标准首先在政府采购领域强制实施的实际效果,这将对市场和产业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也为未来标准全面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继续WAPI国际标准推进工作,加强宣传和沟通工作,争取国外支持。四是继续开展国家3C认证工作。五是继续完善WLAN标准。 记者:此次未能通过为国际标准是否会影响WAPI在国内的使用? 李进良:此次未能通过国际标准不会影响WAPI在国内的使用,WAPI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否成为国际标准,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WAPI作为重要战略举措都会在国内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