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浙江试点 伙11单位掘金中小企业信息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07:0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顾建兵 杭州报道 “年底之前该业务要在南方全部推开,然后向全国推广。”3月9日,中国网通集团总裁助理齐鸣秋告诉记者。 当日,浙江网通联合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11家单位在杭州成立了“浙江网通中小企业
2005年8月中国电信联合惠普、联想等8家中外企业成立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并推出“商务领航”的信息化业务品牌。在此之前,该业务已经在广东、上海等地试点。与中国电信选择在其传统地盘开展信息化拓展不同,中国网通则将突破点放在了其势力相对较弱的南方。 浙江转型试点 “现在我们的客户遍及全国,业务员之间会互撞单,与客户之间也会衔接不畅。”对于销售办公自动化产品的宁波海博科技来说,当初起步的时候,规模小,用电脑录入,用电话沟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显然已令其老板陈则立感受到了“成长的烦恼”。 陈则立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很需要一种实惠的系统来过渡,但又不太可能去购置大型软件。而在此时,浙江网通也在为如何拓展新的业务空间而探索。 “2004年6月我们就想到用信息化应用来打开市场。”浙江网通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朱志辉向记者回忆。在通过同一些合作伙伴的接触之后,浙江网通结合第三方提供的客户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建立了一个新的业务平台。 2004年年底,陈则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使用了网通的这个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平台。网通的技术人员承担前期实施、后期维护等系列服务,包月使用了三个月之后,陈则立觉得工作轻松了许多。 “在浙江,这样的中小企业数量高达108万。”据浙江省人大副主任叶荣宝透露,中小企业占了浙江企业总数的95%以上,浙江全省88%的经济增长贡献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中小企业。 2005年9月在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之后,中国网通联合一些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在宁波发布了名为“ePOWER”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并正式将其提升为中国网通的业务平台。 “现在大概有510多家客户,而一万个用户是盈亏平衡点。”朱志辉表示,这种业务能够增加黏度——一旦客户形成对这种业务的依赖,就很难转网。 而在此前,虽然浙江网通已经发展了70多万电话月户和10多万宽带用户,但是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固定电话等业务的离网率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 网通电信赛跑 “中国电信的转型还在起步阶段,我们也在加快转型的步伐。”齐鸣秋表示,目前固网运营商原有的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业务增长都已经放缓,特别是在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冲击逐步加大的情况下,谁先完成转型,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赢得主动。 2002年年底,分拆后的中国网通开始在南方各省设立直属分公司,正面进攻南方市场,但是,面对中国电信的强有力抵御,很长一段时间网通显得碌碌无为。 自2004年开始,网通迅速从原本针对大众消费市场的固网直接竞争中撤离,转入各种细分市场,才逐步找到感觉。 “2006年网通的规律重点之一是要加强南方的业务。”在齐鸣秋看来,对于在去年顺利完成“融合重组、改制上市”的中国网通来说,2006年该是全力抢攻南方21省(市、自治区)市场的时候了。 据记者了解,2005年中国网通完成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4%;完成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41%。而同期中国电信全年完成通信主业业务收入近1700亿元,利润则达到240多亿元。 “主要还是要阻击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网通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表示。来自中国电信的消息称,自2005年8月携手惠普、联想等推出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商务领航业务后,目前其中小企业客户已达近10万户,除了目前已经正式开展业务的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外,福建、四川、新疆等省区已展开了试用,北方和其他地区也已处在业务准备期。 “在南方,我们的基础设施跟电信相比还是处在劣势的,但是做中小企业信息化这个业务还是够的。”齐鸣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