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PA和HSUPA已经上路 超3G应对WiMAX威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11:40 计世网 | ||||||||||
王平 计世网 WiMAX正在成为3G的最大威胁,而WLAN在通信领域的野心也开始体现出来,尽管诸多专家声称,WiMAX和3G的相互关系还不明朗,但是主流的3G厂商们显然对此充满了警惕。
在全面推进HSDPA,积极倡导HSUPA部署的同时,3GPP的“超级3G”已经上路,这一有望在2009年开始部署的新技术,承担着融合移动和固定网,提供高速链接(100MBps)、提供更多优质应用(QoS)的责任。3G网的演进是否能够赶在WiMAX及其他无线技术之前,继续统领通信网络,似乎成败在此一举。 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走向商用化,3G未来演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试图在概念和技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从而使无线通信的容量和速率有十倍甚至百倍的提高。3G LTE技术于是应运而生。 “超级3G”已经上路 3GPP R6引入了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和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其下行/上行速率可达14Mbps/4Mbps,然而,用户对更高数据率和更好服务质量的需求仍然是无线技术的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为进一步改进和增强3G技术,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也是为了和WiMAX等新兴的无线宽带技术竞争,以保持3G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提高3G在新兴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3GPP提出了3G LTE(Long Term Evolution)计划,该计划以前也曾被称为Super 3G(中文翻译“超级3G”)。 2004年12月3GPP雅典会议决定由3GPP RAN(Radio Access Network)工作组负责开展LTE研究,整个LTE工作分为Study Item(SI)和Work Item(WI)两个阶段:SI阶段从2005年3月~2006年6月,任务是完成可行性研究,WI阶段从2006年6月~2007年6月,完成核心的技术规范。自启动LTE项目以来,3GPP以频繁的会议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其目标是在2007年前制定演进3G无线访问的标准规范,最早将于2009年~2010年实现商用。 3G LTE重点放在包交换(PS)技术的改进上,它将取消CS(电路交换),使CS业务全部通过PS(包交换)实现,3G LTE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高的数据率和改进的服务,并且降低用户和运营商成本,更确切地讲,3G LTE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 提供更高的数据率和改进的服务 (1) 专注于使用IP业务。HSPDA是在原有RAN和核心网的基础上逐步演进来的,受限制较大,所以3G LTE将在原有3G无线接入网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全IP化的RAN和与固网融合的纯IP核心网,以满足宽带无线接入的需求。这样移动通信系统将不再自成系统,而只是提供宽带移动无线接入,真正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2) 减少建立和环回时延。这项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延迟,从而提高高层协议(如TCP)的性能并且减少控制面(如会话建立)的相关延迟。控制面延迟应小于100ms(不包括下行寻呼延时),用户面(UE-RNC-UE)延迟应小于10ms。 (3) 增强对多种QoS服务的支持能力。 (4) 增加峰值速率。与HSDPA和HSUPA相比,能够极大地提供提高数据率,上行链路的峰值数据率达到50Mbps,下行链路的峰值数据率达 到100Mbps。虽然还没有达到第4代移动通信100Mbps~1Gbps的速度,但3G LTE所使用的技术定位于“预先面向4G开发的技术”,这使得未来过渡迁移更为容易。 降低成本 (1)3G LTE提高了频谱效率(为3G R6版的2~4倍),支持多种载波带宽(如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20MHz)。 (2)3G LTE减少无线接入子系统的传输成本。 (3)3G LTE提供了更高的系统容量,容量是当前3G标准的三倍。 3G的长期演进方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能够实现从3G系统平滑升级,支持与现有3G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工作, 具体表现为: (1)运营商能够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部署新的演进系统。 (2)运营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站址以及在现有站址和传输设备上的已有投资。 (3)运营商能够实现新旧系统的平滑切换,以维护原有的端用户群。 (4)制造商能够充分利用在设备开发上的现有投资。 为达到以上目标和要求,3GPP提出了一系列新技术,主要包括: (1)简化系统结构。在无线接入网络(RAN)的结构方面提出了弱化基站控制器设备实体、采用公共无线资源管理控制基站等概念。 (2)改进QoS和链路层技术支持。 (3)使用自适应多层OFDM(AML-OFDM)技术作为新的无线接口技术。 (4)高级多天线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