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WAPI产业联盟成立专题 > 正文
昨日,由发改委、信产部及科技部牵头的WAPI产业联盟正式在北京成立,首批成员共有22家企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小强表示,成立联盟的目的是推进WAPI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WAPI开始市场化突围
昨天公布的WAPI产业联盟首批22家成员企业包括联想、华为、华大电子、六合万通、西电捷通、海信、海尔以及方正等企业,贯穿无线局域网领域的整个产业链,不过没有外资企业的参与。
据了解,曾被定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WAPI,由于在其成为“国际标准”之路上一度受挫而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作为该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西电捷通总经理曹军昨日表示,联盟是开放的,欢迎一切希望融入的力量;而从近期涉及政府采购、开放加密、成立产业联盟等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看来,壮志未酬的WAPI似乎开始了新的市场化突围战略。
WAPI产业化进程提速
实际上,WAPI发展之路充满挫折。由于我国对WAPI态度强硬的支持,直指美国Wi-Fi阵营利益,而Wi-Fi旗下领头企业英特尔宣布不支持WAPI。于是从迅驰支持厂商到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对中国强制执行无线局域网新的国家标准提出了质疑,声称上述举措违反了入世承诺,险些引发中美贸易争端。在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权衡国际贸易大局,我国无限期延迟WAPI的实施,实际上让WAPI的市场发展陷入停滞。
同时,实施强制性认证,也引起了国内的广泛争议,尽管大众普遍支持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市场的支持才能保证WAPI最终成功。从近期有关WAPI标准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依靠产业化市场化发展WAPI,强化话语权的趋势已经比较明确。
另外,WAPI联盟将成立的消息也曾经一再推迟,对此,WAPI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北大方正集团技术管理部总监韩康昨天解释道:“当时有很多企业提出申请,加上隔了一个春节,所以才到了今天。不过,WAPI的产业化进展非常好,市场已经在全方位发展。
观点
咨询机构易观国际:
从发布《通知》到成立WAPI产业联盟等一系列事情看来,国家通过产业化推进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强硬支持态度体现了出来。必须看到,标准的竞争实际上是标准之后的产业联盟的竞争。国际标准化组织接受某个标准,并不意味着标准的倡导者一定会得到真正的高端利益。所以业界更应该反思,国内厂商之间和运营商之间如何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能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和充分的产业合作。
西电捷通总经理曹军:
标准的基础是市场,任何时候,WAPI都会去赢得中国这个市场,而不是简单地把重点放到是否成为国际标准上。但我们会积极地争取国际标准,用安全的WAPI技术替代英特尔的“缺陷技术”。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张浩
WAPI产业联盟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一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国家商用密码研究中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鼎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华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华澳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