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进良称今年3G发牌非必要 铺全国网会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5:38  新浪科技

李进良称今年3G发牌非必要铺全国网会浪费

信产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教授(左)、南开大学信息学院丁守谦教授3月7日做客新浪

  3月7日下午14时,知名电信专家、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南开大学信息学院教授丁守谦做客新浪“对话3G”栏目,谈中国3G建设热点问题。此前,李进良教授关于中国3G应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观点备受关注。

  嘉宾简介

    李进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移动通信》杂志主编。

  丁守谦,清华大学肄业,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南开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科学系教授,国际信息显示学会的终身会员、该学会北京分会首任理事。

  精彩观点摘要

  •假定三种制式的3G都上,中国未来五到十年会有七种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这样对我们国家是很不利的。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旧中国的时候有山西的宽轨,也有东北的宽轨,还有标准轨,如果新中国不统一,交通能四通八达吗?2G时代不同的体制也显示出给我们带来很多不方便。

  •日本上2G的时候选择了PDC系统,为什么日本的标准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它的标准不公开。但是TD不只是一个中国的标准,应该说这是一个国际标准,本身是公开的,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都加入了TD行列,都和中国在合资做,我认为TD不是封闭的,和日本的情况不一样。

  •中国建3G是必要的,但是需要TD更加完善、我们的知识产权谈判明确等等问题明朗了后再发牌照。

  •我认为建3G不是紧迫的。目前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普及话音业务,城市里面基本上一个人都有一个手机了。农村最需要什么东西?还是话音业务。3G的长处就是可上网,可以下载很多数据业务,这些业务有需求,但还不足以支持它达到盈利的水平。

  •中国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建了360万公里,现在只用了10%,90%的能量潜力没有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即铺一个全国的3G网是会造成浪费。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我们欢迎今天的两位嘉宾——《移动通信》主编李进良老师,以及南开大学教授丁守谦老师。我们的聊天预告昨天挂出去以后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回应。李老师您最近的一个观点是“中国3G必须全国统一建设TD网”,能否详细谈一下?

  李进良:中国目前有四个不同的标准,一个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PHS,还有一个是中国移动的GSM,再一个是中国联通的CDMA和GSM,总体上来看是三种体制,最近一年多为了解决农村的电信体制还有SCDMA。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未来3G建设究竟是三种齐上还是上其中一种。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最好的制式,假定三种都上,中国未来五到十年会有七种不同的制式,这样对我们国家是很不利的。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旧中国的时候有山西窄轨,也有东北的宽轨,还有标准轨,如果新中国不统一,交通能四通八达吗?2G时代不同的体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不方便,刚开始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是GSM,老百姓买一个手机,可以自主选择比较合适的公司。但是后来中国联通搞了CDMA,我们买了CDMA手机就跳不出来,实际上被某一个运营商垄断了,这对老百姓是很不方便的。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中国只保留自己的TD-SCDMA标准?

  李进良:我的意思是三种里面应该选择一种最好的,如果我们分析比如说WCDMA或者CDMA2000最好,我们就选择最好的一个。经过分析比较我们选择最好的TD,不是因为TD是中国的,而是因为TD是最好的。

  主持人:新浪网今天也刊登了您的专栏,您在其中提到了TD-SCDMA的五大突出优势,我们自己从感情来讲也希望TD成为我们的3G标准。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TD真的成了中国3G建网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国内得到了统一,但是TD手机拿到国际上打会发现它无法漫游。

  李进良:国际电信联盟20年前的目标就是希望提出一个全世界的统一体制,但是很遗憾,由于欧美利益集团的不同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世界格局。比如我们现在拿中国移动的手机到欧洲没有问题,但是到美国某些城市可以,某些城市就不行,同样拿CDMA手机到欧洲也是不行的。将来3G同样是四分五裂的,欧洲都是WCDMA、韩国全部是CDMA2000,日本两种都有,拿着CDMA2000手机到欧洲也不行啊。

李进良称今年3G发牌非必要铺全国网会浪费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李进良教授

  主持人:很多人列举例子的时候都讲日本在2G时代选择了自己的标准,你认为我们上3G是否会步日本的后尘。

  李进良:日本2G的时候选择了PDC系统,为什么日本的机子只在日本占领了移动市场没有在国际上起作用呢?但是在日本占领了移动市场主要原因是它的标准不公开,只有日本厂商做。GSM为什么成功呢?是因为欧洲的标准是比较完整的,是比较公开的。CDMA的技术虽然先进一些,但是它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就是因为CDMA标准也不是很公开的,没有GSM标准这样完整、这样公开。但是TD不只是一个中国的标准,应该说这是一个国际标准,它的标准是中国人制定的国际标准,标准本身是公开的。现在不但是中国制造商在做,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都加入了TD行列,都和中国在合资做,我认为这不是封闭的,和日本的情况不一样。

  主持人:现在我们确实有一种尴尬,电信是南北分制,这对TD统一建网是否有影响呢?

  李进良:我认为没有影响。为什么呢?我认为不管多少个运营商,也不管发多少张牌照,如果中国统一都是一种制式,就像当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是GSM,那时促进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过去中国的手机很少,就因为有联通才有了竞争,那时候的竞争是看谁的服务态度好、谁的网络建设优化的好。同样来说,将来不管多少运营商都是TD,就可以看谁服务态度好、谁把网络优化的好,谁的价钱最便宜,老百姓就会接受这个,并不会因为南北分制。当然将来建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合作,使得网络建设更加节约。

  网友:3G发牌时间最近讨论的比较多,两位教授怎么看待发牌时间呢?

  李进良:我个人认为要根据总体情况,在2000年和2001年,当时有一些人就提出来了,说3G的建设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当时认为GSM的频谱资源只能发展8000万用户,必须赶快上3G才能满足用户增长的要求,当时我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认为不是的,我们的频谱资源足够支持更多的用户,现在历史证明我们已经达到了4个亿的用户,同样我也同意阚凯力教授的意见,最终是看建了3G的网能不能赚钱,我认为目前中国建3G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使得TD更加完善,要人们认识到WCDMA和CDMA有没有缺陷,还有我们的知识产权谈判要明确,上述等等问题明朗了再发牌照会是有利的。我们看到香港和记黄埔的3G一直到现在还在亏本。

  网友:如果说我们发牌的话,是否能在内容上找到新的增长点。我记得半年前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3G初期话音还是主要应用,再有,数据业务会不会在中国红火。我们戏称日韩的营运经验是大量的成人业务,但是这个在我们国家是行不通的。

  李进良:这是我认为“3G是必要的,而不是紧迫的”的原因。目前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普及话音业务,城市里面基本上一个人都有一个手机了,应该大概有4亿人了。农村最需要什么东西?还是话音业务。话音可以用2G满足,3G的长处就是可实现多媒体通信,可以下载很多数据业务,这些业务有需求,但还不足以支持使它达到盈利的水平,所以这需要有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建一些网络使它逐步完善,不可想象一建3G网络,它的用户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主持人:如果只发TD-SCDMA运营牌照,运营商能乐意吗?

  李进良:这个问题要全国整体来考虑。

李进良称今年3G发牌非必要铺全国网会浪费

南开大学信息学院丁守谦教授

  丁守谦:我想从大的方面谈几个我的看法。第一个就是掌握大方向,站得高、看得远,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能“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回顾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日本最早搞高清电视(HDTV),采用模拟制式,它没有看到数字化的发展,它本想搞得世界领先,结果不得不放弃,被美国后来者追上,不是说什么东西都要越早越好。

    什么是信息通信领域的大方向呢?要注意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三网(计算机网、电信网,电视网)融合有了可能。美国搞CDMA,欧共体的WCDMA,他们这方面开展得比较早,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个大方向。而我们的TD-SCDMA为什么好,就是我们起步的晚,我们已经看准了因特网的优势,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并经过实践检验确实是好的。这并不是盲目地夜郎自大,自己的什么东西都好。

  第二点,为什么要统一制式,我也是从信息领域发展趋势来讲。比如电视有三种制式,一种PAL制,一种NTSC制,一种 SECAN制,不能统一。当时中国的技术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制式,经过分析比较统一采用PAL制,没有3种制式都搞。在移动通信方面,3G当初也希望统一,但是事实上还是统一不了,最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拥有了三个制式的一个,即TD-SCDMA,为什么还要在国内搞多种制式呢。现在3G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制式,为什么不能发展我们的长处,首先在国内实施起来,并在国际舞台上分一杯羹呢。

  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些你刚才提的疑问。在实施当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这是前进中的困难,我们可以克服它。困难无非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才的问题,另方面是财力的问题,这次温总理报告当中提出我们有81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超过三万亿元的财政收入,所以现在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另外人才有没有呢?由于改革开放、人才交流,人才的不断碰撞,不断接触,基本的水平都差不多了。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和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克服实施当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这是我的第二个看法。

  第三个看法,应当通过媒体动员相关人员把这个事情充分的讨论一下。当时讨论很激烈的长江三峡的问题,不过是一千多亿元的投资量,而3G却是1.5万亿元,而且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带动和它相关联的产业还要加一个10万亿元,这是牵涉全国人民每人近万元利益的重大问题,为什么不调动各方面的专家和相关人士进行充分的论证呢!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希望呼吁无论是政府方面决策人士,还是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本着这个原则,进行充分的讨论,真理愈辨愈明。

  主持人:但是现在有一些运营商已经等不及了,最近有一个消息是信产部叫停WCDMA的试验网。

  李进良:国家对于建3G网有16字方针,要“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养市场,支持发展”。国家组织对三种制式进行全面的试验,通过试验发现了WCDMA和CDMA2000很多问题,也促使了它们的进步,当然也发现了TD很多问题,促使了TD-SCDMA的成熟。

  国家从总体上考虑3G是必要的,但不是紧迫的。避免了盲目冒进的危害,我们过去假定2001年就上了3G,那就和日本的DoCoMo一样是赔钱的,也和香港和记黄埔一样赔钱,我们因为这个正确的方针这些年信息通讯基本是盈利的。

    现在三个运营商,也就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国家已经组织他们建了八个网的试验,为什么自己还要单独建,而且不是一点点?媒体报道称他们建了30多个城市、80多个网、900多个基站,这不能不使人担心会是第二个小灵通?我们知道小灵通国家曾经不允许建,起初是在小城市,后来是在中小城市,最后大城市,一点点包围下来成立了全国网。同样,WCDMA这样建设会不会形成第二个小灵通呢?

    国家采取果断的措施叫停,这是很对的,但是,是不是就会执行呢?我注意这次国家和过去大不一样。

    我们知道国家对小灵通下过文,对于CDMA450下过文,都没有令行禁止。但是这次除了下文,所有电视台都把主要的要求在电视里面广播了,而且有一个字幕,就是发改委要求违规建设的运营商停止建设WCDMA网,并且要拆除,在电视上播出后,全国人都知道了,我想这次力度是够大的。现在国家还准备再进行检查,我想这个事情会执行下去,为将来建设3G铺平道路。

  主持人:现在有三个运营商参加了TD下一阶段的规模网络试验,你能不能预测一下TD的牌照可能会怎么发?

  李进良:TD牌照怎么发,我还无法代替国家来说这个事情。我的想法还是这样:我认为有几个条件,一个是知识产权谈判要明确,一个是对这些网络的建设的优点、缺点都要比较明朗,才能很好的利用它,不管将来是采用一个制式还是多个制式。再一个要考虑它的运营模式到底能不能赚钱。在国家的宏观上,还有它的电信运营机构的合并等等,要有一个通观全局的考虑。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WCDMA,它有一个呼吸效应,通信数据量大,它的通信半径就小了,它的网络是不连续的。TD-SCDMA是不管用户多还是用户少都是这么大一个网。这些东西都要摸清楚之后才能很好的规划网络建设。

    现在我们都在热衷于WCDMA的下一个版本就是HSDPA,HSDPA是比原来的数据速率大,它原来不符合因特网的网络要求,现在符合了,因特网是上行少下行多,我们原来一直说,3G的第一阶段标准不合乎它的要求。我们为什么说中国的TD-SCDMA符合因特网的要求,我可以安排下行的数据多,上行的数据少,也可以安排上、下行的数据是对称的。但是WCDMA和CDMA2000不管上行、下行都是一样的频率带宽,因为有这个缺点,所以它迫不得已标准老得改,近两年搞一个HSDPA,这个是好,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上,所以中国不能做人家的实验场,我认为,应该把这些东西综合考虑后,才能考虑牌照的发放。

  网友:阚凯力教授认为今年发3G牌照没有必要,甚至他提出直接上4G,你对此怎么看?

  李进良:我同意他前面的观点,现在要上3G的确有很多问题要考虑,中国的核心网络建了360万公里,现在了解只用了10%,90%的能量潜力没有发挥。中国移动的GSM网、中国联通的CDMA网、中国电信和逐个网通的小灵通网还有很大的潜力,也就是2G网络还有很大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立即铺一个全国的3G网是会造成浪费。所以我主张应该按照现在这个步骤在五个城市建TD-SCDMA进行规模网络试验,这个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立即建全国网要考虑效益的问题,应该先把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赚更多的钱,支持后续的发展。

  但是我对“立即上4G”的说法觉得值得商榷。

  主持人:你是否觉得中国3G背后有利益集团,他们催促要赶紧上这个东西。

  李进良:主要是国外利益集团。欧洲GSM集团是非常强大的,由GSM的发展到WCDMA,所以它现在是叫3GSM,这个大的集团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一个集团,首先它制定了完整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上升成为3G标准。

    原来欧洲是很多个小国家,欧共体提出是一个很好的世界上的构想,使这么多国家统一货币,这么多国家不要签证很自由的到其他国家去,这种形势下要求它的移动制式必须统一。移动通信一代的时候,欧洲是四分五裂的,有五种不同的制式,欧洲是很小的,但是跑到另外一个国家手机马上不能用了,所以欧共体下了决心把整个欧洲统一起来,但是欧共体也看到,如果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不可能占世界70%的份额,所以它对中国未来的3G市场是不可能放弃的。

  但是,我们现在也看到,现在欧洲也看到中国TD-SCDMA的趋势,所以它现在下了很大力量开拓印度市场,所以我认为当前的情况,3GSM集团的势力非常大,因此影响了中国很多运营商。为什么运营商不积极,就是因为有它的历史原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通过媒体来进行宣传,进行讨论,取得大家的共识。我们要站在全民族的利益来考虑,就像刚才有人说,采用中国的TD制式封闭,采用中国的TD制式不能漫游,那反过来说,欧洲也没有采用所有3G制式,为什么中国非要采用所有3G制式呢?

  网友:如果目前中国启动3G,你认为最大的推动原因是什么?

  李进良:应该是使得中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什么?我们当前还有80%的农民,还有广大的西部地区,那些地区缺医少药,老百姓、农民的子弟得不到教育,他们的信息封闭,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那些地方的人民能得到最便宜、他支付得起的信息服务。现在中国有这个条件,比如说光纤,只利用了10%的能力,另外90%利用起来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了。如果说3G制式全国统一起来,形成大规模生产,可以做得很便宜,不只是一个手机,而是一个信息终端,未来成为工作的工具、娱乐的工具、学习的工具、生活的工具,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当于电脑的手机,可以想像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就大大提高了,我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技术的提高就可以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假如我们的通信网络是四分五裂就谈不上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了。

  主持人: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能提最后一个问题了。

  网友:您如何看待TD-SCDMA未来的技术演变方式比如HSDPA或者WiMAX的方式?

  李进良:的确是这样,在实践中会暴露更多的问题,这些促使你不断改进。同时技术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比如多输入多输出可以提高效率,这些技术的利用最终目的是用最便宜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也就是老百姓少花钱,可以获得更好的信息服务。比如我们可以设想未来通过3G以及其他方面的推进,我们每个农民家里,每个农村学校都可以上网,都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每个农民可以在他的家乡获得远程医疗,那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国家从电信大国变成电信强国,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很大的贡献。这不是一千亿元,而是一万亿元、十万亿元的产业,对每个老百姓来说是一万块钱的事情。这么大的事业需要国家领导、全体公民共同重视,共同考虑这个问题,考虑怎么才能使中国3G建设更加健康。

  主持人:我们今天下午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李老师和丁老师,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

    本次访谈结束后,李进良与丁守谦教授连夜对实录进行了严格的校对,我们谨对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表示诚挚的敬意。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