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进良专栏周3月7日:中国3G应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9:41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李进良专栏周3月7日:中国3G应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2006年中国3G应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李进良为国内电信业知名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移动通信》杂志主编,其关于中国3G应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观点倍受关注。

  3月6日-3月10日,新浪科技把一周的时间留给李进良教授。------编者按

  2006年中国3G要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2006年3月7日 星期二

  李进良/文

  21世纪的头一个五年已经过去了,中国胜利完成了第十个五年计划。2006年已经来临,新年伊始,桃符万户更新,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回顾中国公众移动通信从1987年建设模拟蜂窝网开始,快20个年头,我们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第三代怎么办?

  3G建网启动前夕,我们要认识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时机,如何把握2006年这样一次洗牌机会,使中国从电信大国能转变为电信强国,我们一要把握3G技术方向,二要明确3G建网目的,三要决策3G发展战略。

  一、把握技术方向

  为了把握技术方向,要回顾20世纪末的数字化革命对信息通信的深远影响,预测21世纪的信息通信发展趋势。现代电信网是以话音业务为主发展的,150多年来一直是电路交换,要有一个交换控制中心,在通信前先要建立端到端连接;它有3个基本特点:面向连接、电路交换、时分复用。因特网采用邮政方式,将数据组装成分组(信包),网络上的路由器按分组头中的终点地址选路传输,也是无连接的;它的3个基本特点是:无连接、分组交换、统计复用。在网络层互联,只用一个IP协议就解决问题了。

  20世纪末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取决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按摩尔定律发展的微电子技术是所有这些技术的硬件基础,微电子器件发展速度一直到21世纪前期,预计仍遵循摩尔定律。从1965年算起,至今已经26个摩尔周期,微电子器件的密度和速度已经提高了10亿倍,而成本已经降到10亿分之一,为移动通信的网络、终端及业务创造了发展条件。微电子器件的进步促进了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持续发展,导致2010年前行将出现数据超过话音、分组超过电路、软件超过硬件和移动超过固定等4个“超过”现象。信息通信领域的两大热点——移动网与因特网必然要走向融合,移动因特网将有光辉的前景。

  二、明确建网目的

  为了明确建网目的,要深入探讨中国大规模建设3G网络干什么?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富裕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逐步缩小;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到充分就业;从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从横亘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到逐步填平;要求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信息通信技术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工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解决诸多重大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经社会利用,就成为促使物质和精神突飞猛进的高效发动机。信息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移动网与因特网的融合将开创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纪元,3G的目标就是移动的因特网,是全面深入实现中国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中国3G建网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促进移动话音业务向移动综合信息业务的演进与普及,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中国3G市场分析

  目的明确之后,再探讨建什么?怎么建?为建设中国3G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首先要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对3G的需求,并结合3G标准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来探讨。中国电信业和全球电信业一样深受产能过剩、因特网替代、客户主导市场、利润严重压缩等因素的影响。2004年底全国光缆总长已达360万公里,而利用率仅10%;移动通信有GSM、CDMA、PHS三种标准四个全国网在运营,基站过多,使用效率不高,约有上千亿元的资产闲置;在这种容量冗余、资源浪费、收益下降的疲态下,显然没有必要建设与2G相差不多的第一阶段3G网(数据速率2Mbit/s以下)。基于中国电信业的现状和前景,预测中国3G用户群很可能只在未来1亿多的因特网用户中,或GSM和CDMA网中的少量高端用户中,在与2G并存的漫长过程中缓慢地开拓市场。在3G建网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整体态势将是:2G与2.5G的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市话、无线农话以及无线局域网等多种无线系统会较长时间并存,共同成为未来运行IP的光核心网的无线接入网,3G不大可能取得2G时代那样几乎一统天下的光辉业绩。由此可以得出:发展第一阶段3G是不必要的,发展第二阶段3G(数据速率2Mbit/s以上)是必要的,但不是紧迫的。

  四、TD-SCDMA的五大突出优势

  其次要比较3G三种技术体制标准的优劣,以便决择“上什么体制的3G?”;即上美国的cdma2000,欧洲的WCDMA,还是上中国的TD-SCDMA?抑或3种都上?这是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能否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的问题。三种3G主流标准,不能认为各有千秋,而是差异显著。

  中国提出的TD-SCDMA是建立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国际技术标准,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

  1.领先采用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等先进技术是TDD和CDMA、TDMA技术的完美结合;

  2.频谱效率比WCDMA高2倍以上,频率资源充裕并能实现全球漫游;

  3.组网没有呼吸效应,能保证各种业务的连续覆盖,易于网络规划和优化;

  4.业务可适应从语音到多媒体以及非对称的因特网;

  5.单信道设备成本便宜一半,各期建网成本大大降低,系统和终端性价比高。

  从中国3G应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出发,深入分析中国3G市场,全面比较三种3G标准,经研究论证所提出的3G发展战略是

  抓住机遇、自主创新、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

  五、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必要性

  这一战略的必要性是:

  1.第三代移动通信必须有全国统一的体制

  如果中国在现行2G网络具有GSM、CDMA、PHS、SCDMA四种标准的格局下,对3G不加选择,同时采用其中3种主流体制WCDMA、cdma2000、TD-SCDMA建网,就像同时建设窄轨、标准轨与宽轨三种铁路线一样,则在未来5—10年的时期内,中国会同时有七种移动网络标准在运营。中国的公众交换网(PSTN)是统一的标准,保证了全国全程全网的畅通;中国的电视是统一的标准,保证了覆盖全国的收视;中国的铁路轨距是统一的标准,保证了全国火车的四通八达;为什么需要统一的移动通信网络反而要四分五裂形成战国七雄并列的格局呢?必须在中国大规模建设3G网络时,不管将来发几张牌照,有多少个运营商,都应采用统一的先进3G标准,引导各个运营商建设全国统一技术体制的移动信息网,利用这样一次洗牌机会,逐步解决中国2G时代形成的GSM、CDMA与PHS三足鼎立局面,才有利于全国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国家技术体制的统一,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统一网络标准的意义提到科学历史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秦朝以武力兼并六国之后,推行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重大标准化政策,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的交流,商贸的往来,从而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同样当代全国3G网标准的统一,就有可能建设电信强国,有利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伟大复兴。

  2.第三代移动通信必须符合移动因特网的发展方向

  中国提出的3G国际标准符合移动因特网发展方向,不但能够高速移动、高速数据和大范围覆盖,适于独立组网,而且具有频谱效率高、适合非对称因特网业务、能实现全球漫游、建网和终端的性价比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于2G网络过渡和技术升级换代等突出优势。如果推行中国3G标准,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自主技术的优势,顺应移动网与因特网结合的技术发展潮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全球最为先进高效的移动信息网。

  3.第三代移动通信必须能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经过近7年国内制造业的艰苦奋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基础设施不过10%,移动终端实际不过40%。如果推行中国3G标准,促成从“系统技术突破”到“产业群体突破”,形成从核心网设备到接入网设备、到芯片、到终端、到仪器仪表等完整产业链,就有可能使市场占有率超过50%,几年累计即可高达5000亿元,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水平。就可能达到GDP年增长1800亿元、年新增50万—100万人就业、IT产品成为第一大高技术出口产品等三大目标。

  4.第三代移动通信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韩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表明,没有自主技术终将受制于人,芯片加上提成,一半的钱都被美国高通公司拿走了!我国DVD产业也经受了同样的压制,一部卖500元的DVD要交160元专利费。上3G是关系我国今后的大事,一旦选用国外知识产权为主的标准,那么将在20年内受制于人。如果推行中国3G标准,大唐对TD-SCDMA拥有近40项基本专利,产业联盟成员还申请了更多专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要坚持科技创新,组织推进中国具有安全防范能力的先进3G标准,就有可能集各家之所长,在3G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较为全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开创中国信息化的新局面。

  六、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可行性

  这一战略的可行性是:

  1.中国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

  历史上没有发达国家有过中国现在的财政实力,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超过二万亿元的财政收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空前强大。中国目前移动电话普及率还不过30%,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预计到2010年用户可能超过6亿,未来几年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将会超过5000亿元,移动终端的销售总额也将会超过10000亿元。由移动通信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可能超过10万亿元。中国市场潜力是欧洲的3倍,这么巨大的市场就是我国值得自豪的资源,可以大有作为,完全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

  2.国际3G发展缓慢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百年难求的机遇

  国际3G发展缓慢给中国3G产业化争取了时间;国际3G市场欧洲要用WCDMA,美国要用cdma2000,两大集团纷争,他们的力量分散,给中国开拓3G市场留有一块空间。

  3.国内3G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表明我国有能力推进商用化

  国内3G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形成了从系统设备到芯片、终端以及测试仪器仪表的完整产业链,4家网络设备都通过了MTNet外场测试,具有优异的性能,证实了完全可以独立组网;中兴甚至正在罗马尼亚组建TD-SCDMA网。6家推出TD-SCDMA/GSM双模手机芯片,最近开发出全球第一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标志着我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4月TD-SCDMA国际峰会上已有10多款手机参展,最近采用凯明芯片推出了全球首款同时支持TD-SCDMA/GSM/WCDMA三模3G手机,这是又一重大进展。 这表明我国有能力推进商用化,并有可能用中国的TD-SCDMA来开拓国内外两个移动通信市场。

  七、结论

  基于中国3G标准的突出优势,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近两年SCDMA系统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获得应用机会,中国开发的系统标准是能够具有市场生命力的。给不给TD-SCDMA以应用机会,涉及中国高技术产业能否发展的利益,涉及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转变的利益,涉及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和创新型国家目标能否实现的利益,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经济问题上就需要由国家领导人旗帜鲜明地作出政治决断:中国3G必须统一建设TD-SCDMA网。

  只要中国坚定不移地统一推广应用TD-SCDMA进行独立组网,其一系列突出优势必将彰显于世人,必将为我国通信业的腾飞带来希望,也将会对整个世界信息通信业的变革带来重要影响。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尽快采取得力措施,制定合理政策,大力完善中国3G标准,借以促进三网融合和全国信息网的统一,才会加快中国话音业务向综合信息业务的演进与普及,使得信息通信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逐步缩小数字鸿沟,迅速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就有可能创建和谐的信息社会,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伟大复兴。

    李进良博客:http://blog.sina.com.cn/m/lijinliang

    博客原文链接:2006年中国3G要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企业服务 
智投助力企业广告营销  新浪智投-中小企业网络广告金算盘  pfpif.sina.net
爱学习上新浪教育  好好学习 天天上『新浪教育』  pfpif.sina.net
金融危机如何留学  一手资讯 一线专家 全面解析 新经济形式对留学的影  pfpif.sina.net
听,就听值得相信的  通过更权威更可信的信息平台了解公务员报考信息  pfpif.sina.net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