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面对3G时代小灵通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1:36 eNet硅谷动力

  作者:姜美芝

  【eNet硅谷动力专稿】2005年关于3G的尘嚣还未散尽,3G牌照即将上市的言论已有耳闻,种种迹象表明,3G手机离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近。1月2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通告,宣布国产标准TD-SCDMA跨越WCDMA和CDMA2000两大障碍,成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这意味着国产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同时也进一步表明政府对TD-SCD
MA的扶持态度,更加坚定了TD-SCDMA产业链上的运营商、设备商和终端厂商的信心。

  对于政府的支持,业界一片叫好声,但对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固网运营商和UT斯达康等

小灵通产业链相关厂商来说,却是难言好恶。众所周知,业界的普遍看法是,3G手机是小灵通的催命符,3G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小灵通的逐步消亡。因此对于以小灵通业务作为业务支撑的两大固网运营商和UT斯达康来说,显然在短期内还不愿也难以面对这样的事实。但是,事实摆在眼前,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小灵通的市场增长率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又是小灵通产业链的各方所不得不面对的。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小灵通市场就开始呈现增长率下滑的趋势,近年来运营商、设备商和终端厂商也都相继降低了投入。去年,面对连续的亏损,UT斯达康进行了大幅裁员,并且调整了战略方向。小灵通业务已经不再是UT斯达康排在第一位的战略要点,而被IPTV取而代之。目前,虽然小灵通业务依然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UT斯达康的业务收入中贡献最大,但其地位显然已经降低了不少。

  其实,小灵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胞怪胎。众所周知,我国电信监管部门处于技术因素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小灵通业务一直是持反对态度,曾竭力阻止和限制其发展。然而,同样是由于体制原因,小灵通不仅没有被禁锢窒息,反而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起来,并成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样电信巨头的主营业务。原信产部部长吴基传便曾表示“小灵通发展到最后,国家是受损失的”, 而中央领导同志也曾明确批示过,小灵通的“实质是中国电信变相开展移动业务……小灵通技术落后,盲目发展,后患无穷”。在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也把小灵通的发展归咎于体制内的“深层次问题”。

  对于小灵通技术,信息产业部曾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的结论是:小灵通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技术上没有前途的系统……不适合提供大规模公众业务”。据通信专家介绍,小灵通的致命缺陷之一就是它的基站覆盖面和容量小,与移动基站相比,其覆盖半径只能达到移动基站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而其覆盖面积更是只能达到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按照这种换算关系计算,在一些大城市,小灵通要想达到全城覆盖将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基站,显然会带来极高的成本,从空间上来说也显得太过拥挤。再看看小灵通的制胜法宝价格,自从2003年开始,移动运营商面对小灵通的咄咄逼人,开始予以反击,以中国移 动推出“神州大众卡”为起点,中国移 动和

中国联通的各种优惠套餐层出不穷,给小灵通业务以极大的压力。面对移动运营商的挤压,小灵通迫不得已一度不得不靠充值送话机的方式吸引用户,这对于为初期建设已经耗资不菲的小灵通产业来说,真是火上浇油,伤口上撒盐啊。

  现在固网运营商面临的困境是,小灵通业务由于技术上的缺陷,迟早会推出历史舞台,但由于当前其在固网运营商业务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又不可能立马撤消,而为了稳定还得持续投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悖论,就好象明知道孩子要夭折,还不得不把他/她生出来。当然,从小灵通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败笔,但正因为其前期过于巨头的投入,在今天虽然已经看出其发展的弊端,还是不得不继续发展下去,即使为了用户的利益,也是为了挽回此前的投入和损失。对固网运营商来说,最大的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已经掏出去了,后续的投入会很小,回报却挺高。当前,小灵通业务的收入占了两大固网运营商业务收入的60%多,无疑是主营业务,骤然放弃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BDA公司的分析师方美琴认为,作为3G补充,小灵通在技术上是有问题的,但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肯定会考虑投资的成本,预计2年内还不会放弃。而也有分析师认为,中国电信要到2006年才能收回在小灵通上的投资,因此固网运营商对待小灵通会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实际上和前两年相比,虽然3G的脚步声日益临近,但当前抨击小灵通的声音反而有所缓和,其实也是大家业已认识到小灵通在短期内是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的。此前大家认为小灵通禁不住3G手机的冲击,主要基于资费、技术和功能的考虑。众所周知,当初小灵通产业链各方为挽回颓势,早就开发了机卡分离和双模灵通手机。然而,国家处于产业发展的考虑,曾一再限制这些新功能上市。目前,大家对小灵通业务与移动手机业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冲突论向互补论转变。因此,机卡分离小灵通、双模灵通手机和QBOX灵通无绳手机都逐渐走向市场,极大的丰富了小灵通功能,拓展了小灵通业务的受众,使得小灵通业务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小灵通支持者认为,3G手机业务的受众集中于高端,而小灵通业务则存在于中低端市场,因此不存在重叠。虽然移动手机业务资费大幅下降,对小灵通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总体来说,小灵通业务的自费还是远低于

手机资费的,这其实也是小灵通用户忠诚度极高的原因。对于收入较低的小灵通用户来说,实用、利益大于体验,他们崇尚的是小灵通的低资费,对于3G手机的各种花俏功能,他们并不是太在意,当然对他们来说意义也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地方运营商都没有放弃对灵通网络的建设。北京网通副总工程师郝秀芳表示, “去年我们投入小灵通网络优化的资金大约几个亿,今年应该也差不多。”而据报道,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今年对小灵通将再投入50亿元左右用于优化网络的消息。

  在笔者看来,小灵通业务之所以这么快就发生下滑现象,与运营商、设备商和终端厂商自身的做法不无关系。此前,在受到多方质疑后,小灵通产业链的各方相继放缓了投入速度,从而使得用户对其后续服务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新用户因此阻足不前,造成了行业进入门槛。而随着固网运营商继续对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小灵通的发展前景肯定会比想象的更加美好,再活个3、5年决不成问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