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NEC通讯鲁敢:创新决定3G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5:10 通信产业报

  访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鲁敢

  本报记者 伊佳

  3G行至今日,技术已经不是其商用的最大瓶颈,如何对业务创新和整合加以完善,已经成为运营商和3G设备制造商工作的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在巴塞罗那3GSM大会期
间走访了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鲁敢。作为资深3G从业者和专家,鲁敢的独到见解为我们打开了3G的又一扇大门。

  《通信产业报》:2006年是中国3G发展的关键一年。但是目前来看,中国3G在牌照、标准、业务、产业链等多个环节还存在问题。您认为中国3G成功商用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鲁敢:的确,国内的产业环境目前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不过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技术和业务的创新,以及应用整合上。运营商以前的业务模式是“散弹打鸟”,放出去的网很大,但是真正能得到多少收益,运营商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如果这种模式沿用到3G时代,运营商的成本控制将非常困难。所以,目前急需建立一套更有针对性,对行业用户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这也是运营商提高ARPU值的切入点。

  目前,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一种客户主导的运营体系的建设,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企业用户的特点,定制业务策略。这对运营商的市场能力将是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厂商当然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更加超前的为运营商和最终客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业务研发和市场运作能力,使得业务推广更加顺畅,三方都能从中获益。

  NEC在不断推进这些基础性工作中,提出了全方位资源供给的服务理念。NEC全方位资源供给的理念是将所有应用于3G的技术、经验进行整合,对市场进行考察、研究后提出的符合运营商需要的全面的解决方案, 力争为运营商在通讯业务的各个重要环节提供支持。

  《通信产业报》:中国的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NEC应该如何针对其不同的需求采取更加本地化的建网措施?

  鲁敢:2005年6月,NEC与烽火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了武汉烽火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面向TD-SCDMA标准研发相关系统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领域重点为Utran、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该公司已经加入了TD-SCDMA联盟。这是NEC越来越注重中国市场,并且决心在中国成为“百年老店”的一个最好证明。

  进入2005年,通讯业的数据业务开始慢慢地增长,为满足这一需求,运营商就需要在提供基础业务的同时,增加增值业务范围,所以在设备、系统、及终端方面就需要有不同于其他运营商的专门定制的独特的解决方案,运营商可以通过设备商提供的全面的定制服务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新颖、个性化的3G业务。NEC的3G网络组网原则是:一切从客户利益出发,快速、高效地为客户打造3G精品网络。目前,NEC共有三种不同的网络建设策略:快速建网策略、低成本滚动发展策略、一步到位策略。这将为运营商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网络质量保证。直至今天,NEC与其合作伙伴西门子一起,共与全球24个国家的35个运营商签署了WCDMA供货合同,全球35%的WCDMA商用网络中都运行着NEC的设备。

  显而易见,NEC在中国清晰的规划出了成为未来中国3G领域最受尊敬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目标,力求保持在全球3G领域的领先优势,成为中国政府、运营商和消费者最为信赖的合作伙伴。

  《通信产业报》:NEC如何规划WCDMA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您对4G如何认识?哪些方面的融合会成为未来技术和应用的焦点?

  鲁敢:NEC在WCDMA领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我们是率先推出HSDPA商用终端的厂商之一,并且已经与NTT DoCoMo展开密切合作,计划于2006年4月左右推出世界第一个HSDPA商用业务;下一步,HSUPA的相关技术研发已经在进行当中,预计于2006年底在日本进行外场测试。

  另外,NEC在IMS、基站优化、广播技术、WiMAX等领域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相关业务已经陆续推出。特别是在WiMAX技术上,NEC正在迎头赶上,计划年内推出具有商用价值的相关系统设备。这样,对于4G的融合理念,NEC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撑能力。无论是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还是无线网络之间的融合,NEC推出的商用产品都可以做到无缝切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