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5千万美元上海建手机厂 未获生产牌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3:53 第一财经日报 | ||||||||||
传华硕大陆运营中心将从苏州迁至上海 本报记者 王如晨 发自上海 在宣布2006年中将最后一条笔记本生产线迁往大陆后,华硕大陆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华硕台湾总部获悉,该公司将再次增资上海5000万美元,在上海
这也是自去年年中以来,华硕在上海设立“昌硕”、今年1月在山东、广东设立“力硕”等三大生产基地后的最新动作。 “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只是董事会的增资决议,还需要通过‘投审委’方面的审查。”华硕总部财务人员苏小姐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扩大手机业务 上海子公司“恭硕”将定位于专业的手机制造商。华硕董事会决议透露,初期该厂将主要生产华硕自有品牌手机,之后将力争全球著名手机厂商的代工订单。该公司的规划是,2006第三季正式实现投产。而华硕台湾手机生产基地将保留少量产品线,针对少量多样的订单。 由于传统PC产业增长乏力,手机业务已成为华硕新的业务增长领域。 自2004年进军这一市场,借助主板代工实力,华硕手机已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2005年4月,它进入台湾地区手机销量前十名,目前已名列第六,仅次于英华达。华硕亚太兼台湾地区业务总经理林宗梁年前宣称,2006年,华硕将力争超过明基、英业达等对手,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品牌。 但在西进大陆的布局上,华硕却已落后对手台湾同行很多。 除了鸿海旗下富士康、华宝等手机代工厂之外,明基、迪比特、英华达等品牌对手也早已布局多年。尤其是华硕未来力争的手机代工市场,富士康已在大陆北京、天津(手机电池)、深圳等多个城市完成了产业布局。 此外,尽管华硕大陆总经理许佑嘉年前信誓旦旦称,肯定能获得大陆手机内销牌照,但在最近信产部、发改委最新批准的手机生产执照名单上,依然不见华硕的名字。而明基、神达、迪比特、上海广达旗下达业公司则已相继获得内销权(迪比特获得的是CDMA牌照)。 华硕董事会决议表示,加快手机产业布局,主要是降低生产成本之外,更是应付竞争对手的布局动作。目前华硕手机主要以高端智能产品为主,售价多在人民币2000~2500元之间。许佑嘉年前表示,华硕手机优势在于工艺设计,未来进入大陆市场的华硕手机主要以中高档的智能手机与多媒体手机为主。 上海或成大陆运营中心 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随着上海南汇厂即将于6月竣工投产,华硕大陆运营中心将从苏州迁移到上海。 南汇厂是华硕在大陆建设中的最大生产基地。南汇区信息中心网消息曾公布,华硕南汇科技园总面积为3000亩。其中,首期动工建设的核心区域占地300亩,该项目总规划投资额为15亿美元,一期投资2500万美元,生产规模约为苏州厂3倍。 “我们苏州工厂还在扩产,还没有转移运营中心的打算。”苏小姐说。不过,记者获悉,华硕苏州生产基地原有50公顷土地,自1999连续开发扩建后,已全部用完。因此,以生产PC为主的苏州厂区目前正面临产能提升困境。即使扩产也很有限,而随着南汇工厂6月即将落成,华硕运营中心迁移应不是空穴来风。 华硕南汇厂初期将以代工生产苹果iPod、笔记本电脑以及液晶电视等产品为主。而随着恭顺公司的设立,南汇工业基地势将成为华硕在大陆的手机生产基地。未来的南汇厂,将集合研发、制造、后勤维修甚至行销等更多职能,升级为区域运营总部,成为华硕支持大陆庞大内需市场的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