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洪生
近日,2005年第五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揭晓,由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信北邮)和北京邮电大学共同研制的移动智能网异地充值及过载控制技术在众多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2005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称号。获得该称号的8个项目的共同点是都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提出,自主创新被提到相当的高度,以移动智能网异地充值及过载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将引领自主创新大潮,也必将在中国通信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率先出击移动智能网
据东信北邮相关人士介绍,移动智能网异地充值及过载控制技术是依托东信北邮的“移动智能网技术”项目产生的,是该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
该项目负责人、东信北邮总裁廖建新教授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1996年移动智能网技术项目立项时,GSM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商用只有4年,在我国的发展则只有两年,而窄带CDMA系统刚刚取得商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从当时全球的智能网研究情况来看,研发重点都集中在固定智能网领域,国际上对移动智能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在此时,东信北邮迅速抓住战机,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对移动智能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移动智能网这个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技术基本保持在同一起跑线。
1998年,东信北邮成功研制了移动智能网CMIN02系统,这是国内首个完全遵循CAMEL(Customiz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标准的移动智能网系统。该系统设计实现了移动智能网的网络体系结构、接口协议及信令流程,提供移动预付费业务,设计并实现了移动智能网过载控制的关键算法,具备了现网应用的条件。1999年,该系统实现现网试运行;2000年,系统投入现网商用。在其后大规模市场应用的过程中,根据现网环境和市场需求,东信北邮对移动智能网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实现了解决方案。这些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移动智能网过载控制技术、异地充值技术、业务交互处理、大型移动智能网实时软件的容错容灾技术、跨境漫游技术等。
创新填补空白
据悉,包括移动智能网异地充值及过载控制技术在内的移动智能网核心技术提出了我国GSM移动智能网技术体制,以此为基础,公司成功研制了包括SCP、SM、VC、SCE、IP等实体在内的完全符合最新CAMEL国际标准的移动智能网CMIN02系统,并在网络实体、系统接口方面对规范进行了创造性的扩充;率先提出了基于CAMEL技术的移动虚拟专用网、彩铃等新业务并制定业务标准;率先设计实现GPRS移动智能网及基于CAMEL技术的移动商务等移动增值服务系统并制定相关规范。
充值及余额查询技术是提供充值类业务(包括预付费业务)的重要技术,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在移动智能网CAMEL规范中,没有任何关于充值的协议、流程及实体设计。廖建新介绍,早在1998年,东信北邮就设计实现了移动智能网充值及余额查询系统,率先解决了为本地预付费业务用户提供充值及余额查询功能的问题。2000年起,随着移动预付费业务的迅速开展,急需为广大用户提供漫游状态下的异地充值功能。凭借强大的研发力量,东信北邮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异地充值这个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系统对ETSI CAMEL规范进行了强有力的扩充,并通过完善的充值加密机制对敏感的充值数据进行了安全保护,为各种充值类移动智能业务的迅速开展和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同时,作为电信级大型实时软件系统,移动智能网的过载控制技术尤为关键。在最初移动智能网的过载控制还是空白的阶段,东信北邮就深入研究了各种环境条件下(如多业务、多处理器、多SCP等)的过载控制机制及算法,并将取得的技术成果应用到CMIN02系统的设计实践中。
廖建新自豪地表示,项目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适应多种环境的动态业务量过载控制技术及算法、移动智能业务跨境漫游技术、大型移动智能网软件系统的容错机制、独立于现网规范阶段的充值系统和充值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成功实现了现网应用,确立并维护了我国在移动智能网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先进地位,为我国完全采用自主技术,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业务最丰富的移动智能网系统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标直指3G
毫无疑问,未来将是3G的世界,那么移动智能网异地充值及过载控制技术对未来的3G有哪些意义呢?廖建新介绍,3G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市场吸引力、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3G新业务的不断推出。而这样的业务如何真正为广大移动用户乐于接受,核心关键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即用户对业务的使用是否方便、灵活;业务提供质量能否一直保持良好。廖建新表示,大型移动智能网实时软件的过载控制技术将为3G核心网元,特别是新业务提供系统的实时过载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统一的充值系统、标准的外部接口及完善的加密机制不但使其满足了与各种外部实体(如金融业、证券业)进行敏感数据交互的3G移动商务类业务的需求,也为统一计费、统一账单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一项技术是否有生命力,关键还是要看它的应用前景。廖建新介绍,自2000年8月取得市场突破以来,以该技术为核心的项目产品CMIN02系统已在安徽、江西、天津等12个省级GSM移动通信网中投入商用,提供包括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彩铃、IP直通车、亲密号码、移动聊天等在内的多种移动智能业务,装机总容量逾6000万户,为3000多万现网用户提供着40余种移动智能等业务,占据中国移动GSM移动智能网1/3的市场,在产品取得市场突破以来的新增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并成功应用到尼日利亚等海外市场。其中,在江西移动通信网上建设的移动智能网系统是全球首个完全遵循CAMEL2标准的商用移动智能网系统。此外,基于项目技术实现的移动商务系统已在4个省级移动通信网投入正式运行。
对于创新的理解,廖建新表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东信北邮倡导并鼓励全员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包括观念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