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纳市向UT斯达康发摘牌令专题 > 正文

UT斯达康为何深陷低谷 弃3G选IPTV胜算几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9:36 中国民航报

  □贾鹏雷

  日前,在股市上深陷低谷的UT斯达康总裁吴鹰表示,到2005年第四季度结束,公司有50亿元人民币现金以及银行提供的80亿元融资额度。“这些钱,都会‘砸’到一个地方———抱歉,不是小灵通———而是IPTV。”

  这被认为是UT斯达康的无奈之举。

  在此之前,一年之内,UT斯达康的财务亏损3次打破公司历史纪录,彻底告别了2002年持续至2004年第三季度的高歌猛进局面,并被迫连续出售多个主营业务。

  2005年12月30日,UT斯达康(以下简称UT)将自己在新加坡子公司SBChinaHoldings(以下简称SBChina)中持有的10%股份出售给了另一家股东软银,售价5690万美元。而在那之前,该公司宣布以24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芯片设计部门出售给美国公司Marvell,后者是一家存储、通信及消费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个业务是为UT开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包括了3G无线应用技术和小灵通产品的芯片设计。

  事实上,UT的坏日子早就开始了。

  警报何以连续拉响

  坏日子是从哪天开始的?

  2005年5月份,UT斯达康公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其中,净销售额为9.018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44.9%,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30%。这使得UT斯达康第一次透露可能会裁员。到了第二季度,UT斯达康不仅未能止住下滑颓势,反而巨亏7470万美元,再次被公司称为“历史上最大亏损”。

  到了第三季度财报公布之后,历史纪录又一次被刷新,UT斯达康的亏损额达到了惊人的4亿美元。

  而伴随着这一历史性亏损所发生的,就是UT斯达康被迫进行的连续裁员。第一季度结束后,UT宣布裁员14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7%,第二季度再次裁员960人。这一系列的裁员风波使UT斯达康顺利入选中国电信业最大规模裁员公司行列。

  UT本来试图通过裁员降低公司成本,以缓解小灵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稳定增长期”的困境。当时,据UT斯达康估算,截至2005财年结束,预计裁员计划只会给2005年第二季度业绩带来大约2000万到2500万美元的一次性支出,加上其他举措,到财年结束共可为公司节约运营资金2亿美元。

  然而,一切似乎都事与愿违。

  亏损、裁员、易帅,这些最重大的公司警报,一一在这家公司出现。

  裁员风波并未结束,留下的员工则人心惶惶。一位资深员工透露说,在裁员风波中,连新闻发言人都未能幸免。

  曾几何时,UT斯达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挂牌当天,股票以每股41美元开盘,一路狂飙至73美元。此后,多次冲击高点,最高时达到91.88美元的顶峰。

  然而,这个曾经破纪录的在17个季度中连续打破华尔街增长预期的传奇,如今却开始褪去绚烂的外衣。

  小灵通败局

  分析人士认定,UT斯达康的困境出现在小灵通上。

  小灵通改变了UT斯达康。在200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中国有30个省、300多个城市开通小灵通,其覆盖率达到50%以上。而小灵通的用户总量也如同火箭般直线上涨。2002年底,大约有1100万至1300万用户,2003年则达到了3000万,2004年底上升至6800万,到2005年底,据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用户量统计,小灵通用户总量已达到8800万。

  随着业务爆发性增长,UT斯达康开始上演扩张神话,公司员工数量在1999年只有1100人,到了2004年达到破天荒的8200人,增长了7.4倍。

  然而,这一切都在2005年止步不前。

  上文中所述的困境在2004年底第一次出现了。在那一年的第四季度,UT斯达康第一次出现了税前亏损6640万美元的情况。

  市场普遍认为,由于前期小灵通扩张过快,迅速完成了从普及期到饱和期的成长过程,开始从爆发式增长阶段进入到稳步增长阶段。

  对于这一点,UT斯达康并非没有准备。1991年,吴鹰已经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了5年之久,他对小灵通技术能走多远并不乐观。到了2004年,这时的UT斯达康已不满足于只拥有小灵通一个主营业务。这也促使该公司在高速膨胀的4年间开始大肆收购。自2004年以来,UT斯达康先后从韩国、加拿大、美国收购了一系列3G业务和IPTV业务。

  然而,这些业务在短期内都不能给UT斯达康带来任何的现金收入。同时,由于小灵通业务发展速度放缓,运营商不再继续投入,网络与机站设备销售收入开始大幅降低,但原先设备的维护却依然要持续,这一落差,不是仅仅依靠小灵通终端设备的销售可以弥补的。

  在两厢夹击的情况下,断臂求生似乎是UT斯达康的不二之选。

  IPTV胜算几何?

  然而,分析师们对UT斯达康放弃3G选择IPTV的举动则更加不理解。

  从运营商角度而言,由于3G与小灵通两种业务的相关性差,在上马3G时,运营商可在网络设备的不同层面(包括业务层、核心网络和终端),采取不同的融合或重用策略(双模),最大限度地利用小灵通网络,从而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并且,运营商由于担心3G的应用不足,可在已部署的小灵通网络上试验其业务内容、培育潜在用户和确立服务模式。UT斯达康作为移动通信设备商,在小灵通领域的经验本可以在上马3G时发挥作用,完成业务从小灵通向3G的平滑过渡。

  在UT斯达康原来的业务架构中,小灵通、宽带、IPTV和3G互为孤岛。但在放弃3G之后,则其“孤岛”问题愈发明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全国5省17座城市进行IPTV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可能会形成庞大的采购需求量。而在这次大规模试点中,UT斯达康夺得了哈尔滨和上海两个大单。

  据称,从1999年起,UT斯达康已开始进行IPTV的相关研发,仅在2005年,就进行了三次升级,使系统整体达到电信级的服务水平:确保几百万人同时使用各种功能,不会出现故障。低成本和持续的运营能力,当前显然比内容更为重要。

  但是,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裁王煜全表示,看不懂UT斯达康在做什么。他认为,指望通过IPTV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盈利是不现实的,“看到国外公司在做这些事情就跟着去做,不一定适合你。”

  王煜全质疑说,“谁能够明白地解答一个问题:用户凭什么要使用IPTV?”

  那么,UT斯达康到底在想什么?

  分析人士认为,UT斯达康并未能真正从2005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当初在小灵通上的成功,使其在该领域积累起全球都难逢敌手的优势,但UT斯达康对其将来的市场似乎并不是特别有信心,在抛弃了并非自己优势的3G之后,却又进入到另一个同样不是自己优势的IPTV领域。

  王煜全认为,对于一家公司来讲,“关键的问题在于,看清楚未来之后,能不能走下去”。

  小灵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固然成就了一个神话,但是,在多方因素促成下,其过快的增长速度也让UT斯达康从一开始就在一个非正常的轨道上行驶,在业务高增长的表面现象迷惑下,忽视了公司应该具备的其他方面优势。

  点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UT斯达康在通信行业的积累很短,在抓住一个机会的时候,缺少能将其做大做强、在自己公司形成产业的能力。“华为从交换机做起,做到今天的全方案供应商,这其中就积累起了产业化的能力。”

  王煜全指出,对于UT斯达康来说,由于扩张过快,从而忽略了在市场上的平衡布局。在2003年以前,UT斯达康虽然名为美国公司,却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业务,造成其在市场上的“跛足”。

  根据UT斯达康的说法,2001年,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占UT斯达康总体收入的90%,2003年下降到82%,2004年下降到75%以下。UT斯达康曾经希望在2005年实现国内外市场平分秋色。2005年第二季度,UT斯达康在美国市场的收入首次以占总销售额45%的比率超过中国市场,但是,这却要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在美国的收购,二是中国收入大幅减少到了原来的1/3。无疑,这样具有“突破性”的业务增长方式令人无法认同。

  而通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开拓海外市场获得国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UT斯达康是一家美国公司,但业务却集中在中国,这让其在开拓市场时不能像华为、中兴那样获得政府支持。”王煜全指出。

  “今天的问题,并不是今天造成的。”上文中那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在年营业额20余亿美元的光环掩映下,UT斯达康对市场的认识、管理模式和团队的建立、对用户的系统研究等种种先天不足被忽略了,而这些都对其今天的局面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在营业额上,UT斯达康已经跻身通信巨头之列,但在其他方面,UT斯达康才刚刚蹒跚起步。

  (《中国民航报》IT周刊2月13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