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只和MOTO差了一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5:20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eNet硅谷动力记者 王恩斌 【eNet硅谷动力专稿】春节期间,外地的朋友托我在北京买两台手机寄过去。他们指明要索爱的W800C和摩托罗拉的V3。不过遗憾的两家的机子均没有买到,商家说暂时缺货。
这是在让笔者想不通,动辄2000-3000元的机子为什么还会卖断了货呢。都说目前的手机市场不景气,市场低迷,可是人家索爱、MOTO的机子为什么还会销量如此通畅?而且笔者身边的一些朋友也经常津津乐道的谈论着最近谁又买了多普达新机器,它怎么怎么好玩。而反观我们的国产品牌,无论是排名第几还是尚在末流均不能引起朋友们的兴趣。 国产手机差在哪里 看看目前市场上热销的产品。索爱的音乐手机系列,从推出之际就一直呈现出火爆的销售情况。虽然琪手机价格高高在上,但是价格的因素似乎对于手机的购买者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再者就是品牌的知名度。 很多人不服气,索爱、MOTO的产品比起我们的国货好在哪里? 但是当你拿起国内某著名品牌同等级的手机来作对比后,就会有一种失言的感觉。并不是说目前我们国产的手机做的不好,只是相比目前的第一集团,我们的产品在做工和工艺设计上还有着可以被一眼看出的差距。虽然这样的差距不能用量化表现出来,但是面对数量众多的感性消费者,那种潜藏在细节上的差异,还是极大的影响到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并且绝对了最终的购物导向。 03年国产手机一派大好的时候,作为国产品牌,我们赢得不是技术是营销,是设计。通过强大的渠道网络,尤其是在国外品牌覆盖率极低的三、四级,我们赢得了市场的主动。当时另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时候,在某县级市的手机营销点竟然看不到三星的手机。 在设计上我们通过简单的模仿甚至抄袭,也在很短的时候内完成了外观上的追赶。当年科健、熊猫的多款手机就是三星、现代手机的翻版。记得那是TCL凭借着在手机上镶嵌一颗“钻石”的创意不知博得了多少国人的青睐。 但是这样的辉煌都一去不复返了。 在渠道上,05年国外品牌已经完成了整合,现在在很偏僻的农村也能找到MOTO的身影。在外观上,虽然国内品牌开始了自主设计,但是由于消费者在外观要求上早已过了“还行”的时候,对于产品已经上升到外壳颜色的搭配,手机的光滑度和衔接处的密封性等细节的程度,在这样的比拼中,我们的国产品牌便败下了阵。 国产手机要找对方向 如果说目前的问题在于核心技术,那么不客气的说,即使是国产手机中的领军企业和MOTO和索爱也都不具备较量的实力。 不过由于手机的核心技术并不完全掌握在终端厂家上,即使像NOKIA这样的业界巨人在CDMA领域也无法翻越高通的大山。所以面对开放的市场,国产品牌依然有着很打的翻盘机会。 做好设计,控制质量,把握维修。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国产手机便会极大的缩短和国外品牌的差距。逐步的赢得市场,维系住自己的生存空间。 不少国内的企业总走入了发展的误区,他们总是在追求技术的高峰,试图通过技术、设计上的突破来吸引消费者和业界的注意,从而在市场中赢得口碑。譬如我们的一些企业目前已经甩开了2.5G,全力向3G挺近。 但是其实这正是我们企业面对市场的扭曲。在最没有优势的地方下手,把某一个领域当做市场的全局。 核心的技术,虽然国内的厂家都在宣称自己已经拥有。但是和MOTO相比,这其中的水分有多少,我想大家也都很清楚。而且就像之前所说的,即使作为业界的领先企业,其实在很多领域也都需要上游厂商的支持。如果真的像我们某些企业那样一味的追求自主技术,那么NOKIA现在要做的就是应该研发手机平台。所以技术并不是创立品牌的绝对因素。与之相应的是3G的研发也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砝码。 目前国内企业要做的就是要在最基础的地方下功夫,要在产品工艺和品质上完成追赶。 在外形的设计上,我们的企业需要拥有更多的创意,需要让手机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领先的设计理念。决不能再像以往国外某品牌出一款新品,我们就模仿一款。 同时对于国产品牌最为致命的品质,更是不能忽视的。其实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手机在外形上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但是为什么在相似的机型中我们可以一眼认出索爱、认出MOTO的机子,除了设计理念的诧异外,更重要是手机的品质。 就像国内某著名品牌,使用不到3个月手机的漆面就被磨的不成样子。而反观国外的一些品牌,在漆面的做工上却精益求精。他们会花上百万甚至更多去做一个手机模具,为的就是让用户有一个良好的手感,对于其产品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视觉与触觉的口碑。他们认为一个两个细节,可以让消费者对于其产品有着更多的信任,对于其品牌档次的会起着更大作用。消费者会因为产品某几个贴心的细节而成为它忠实的用户。 我们的企业不是没有钱,也不是不敢花钱。只是我们的钱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对于市场,其实也不是一派冷清,没有机会。只是看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抓住,在这个相对冷清的阶段是否能找准发力调整的地方。面对未来,我们不求超越,但至少要稳定现有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