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而非堵 支招电信运营商解决BT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3:52 新浪科技 | ||||||||||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量动态应用流量日益取代HTTP等传统的网络流量而占据流量榜上的前列,而且比例甚至已经达到一半以上。其中最具备代表性的是PTP下载和共享,占据了大量的运营商带宽资源;而另外的一个应用是无规范的VOIP应用,导致运营商的利润大量流失,同时因为无规范VOIP的服务无法保障,结果也导致纠纷大量增加。 由于大量类似BT的PTP 应用造成带宽的阻塞,导致为其他用户的服务质量下降;结果
传统的网络解决方案对此类端口变动的应用既无法进行流量的统计,更加无法进行控制。同时对于此类应用,不能采用一味的封堵的策略,容易造成纠纷,前期一些运营商封杀BT的传闻反对声一片。正确的方案是应该针对用户的应用进行疏导,可以采用谁使用谁付费,区分控制不同种类应用的带宽通道(限制不同种类应用的速率),引导此类应用的流量流向尽量在网内流动等等手段,这就需要流量智能分析控制系统。 中太数据基于多年在数据领域经验及对运营商应用的深刻理解,提供中太应用流量控制解决方案(Zoom Application Control Solution_ZAC),通过实施该方案可提升运营商网络质量,降低由带宽扩容及流量结算带来的运营商成本增加,并可通过进一步细分业务和客户提高ARPU值,该产品目前已在东部沿海多个省份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如下图所示: 主要解决: 制止带宽浪费,控制网络互联成本; 降低网络压力:通过合理配置,控制网内及网间的应用分布,综合使用现有带宽资源。经过优化后的网络预期可以去掉20%-40%的可限制性流量。 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网络潜能,利用现有的带宽管理技术提高网络效率,保障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投资,在现有网络上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业务收入。 由简单的限制应用使用转向有效地细分客户市场,对不同的服务期望用户提供分等级的流量服务,再造宽带运营价值链。 对于应用的流量,不能简单的禁止,否则会造成用户的投诉,甚至会造成纠纷,所以必须进行流量的整形,限制某些应用的流量; 区分流量内容,并将信息传送至运营商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基于流量及内容计费。 流量智能分析控制系统功能特点: 高性能:采用网络处理器系统,保证对流量分析的高效性; 统计: 流量采集分析系统可以从全网的层面,以及网络的各层次上对数据流进行各种方式的统计,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策略进行控制。 专用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策略比较灵活:时间、网络结构、自治域、流量流向、IP、应用、协议、业务、客户等等; 支持各种动态应用的统计; 报表功能强大; 除了统计分析以外,通过建立流量模型,可以做出一定的流量预测; 可以与网络上的各种其他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例如通过netflow、snmp进行采集; 控制 流量控制上,流量智能分析控制系统采用了多种方式: 连接内容分析,识别动态的应用协议; 连接建立规则判断,细化流量控制; 多种控制方式:连接阻断、连接的流控窗口调整、应用阻断、CAR; VOIP的分析和控制 解析VoIP建立、保持以及拆卸呼叫所使用的信令协议:(H.323、SIP、MGCP、RTP等); VOIP呼叫的统计:通话起始时间、通话时长、基于通话时长、次数等的排名; 控制:话路阻塞、会话拆卸; 组网 支持路由方式、透传方式,串接方式、旁挂方式的组网,满足各种组网的需求。尤其是提供独有的旁挂控制方式组网,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良好的可扩展性, 这种扩展性表现在硬件的体系结构和软件的体系结构上。 对于每一种应用,都有对应的特征存在,这个特征是应用辨识的基础,支持特征库的动态升级; 对于控制的策略和应用统计信息的读取,提供外联的接口标准,这就允许第三方厂家的网管、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应用统计信息的获得和控制策略参数的修改; 采用前期协议分析,后期快速转发的技术。因为应用的分析需要较多的CPU处理,除了集成的内部处理模块以外,提供多达16个接口外接模块接口,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应用的种类,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复杂应用,扩展分析模块保证应用的控制; 采用应用的阻断机制,无论应用基于什么样的传输技术,都可以升级软件分析和阻断。这就比简单的流量速率控制有着更多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