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方家平:拜年短信呼唤个性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2:54 ChinaByte

  作者: 方家平

  自从有了短信这一新兴媒体以来,拜年短信大行其道,且不说有取代书信祝福、登门拜访、电话问候等传统拜年方式之势,至少也成为人们互致新春祝福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从我们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与日俱增的拜年短信数量可见一斑。仅以北京为例,除夕之夜累计短信发送条数近4亿条,创下京城单日短信条数新高。然而,在火爆的拜年短信背后,却不免
存在着时间集中、内容趋同、发信人不明等尴尬。

  春节期间,收到亲戚、朋友发来的拜年短信的确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和幸福的事情,然而,当阅读完美妙动听的新年寄语,你就会发现很多短信内容相同、有的甚至无发信人。笔者春节期间共收到拜年短信40余条,其中除夕之夜至大年初一收到的短信就有30多条。在这些短信之中,内容相同的有4条,似曾相识的有6条,没有落款无法知晓发信人的有10多条。在这个短信陷阱重重的网络时代,你还得确认发信人身份后,再进行回复,以表达自己节日的祝福与问候。相信遭遇如上尴尬的情形肯定不止笔者一人。

  是什么导致拜年短信的尴尬呢?缺乏个性化无疑是主因。而导致拜年短信个性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显然是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手拣来的拜年短信,致使拜年短信明显缺少原创成分。网络成文拜年短信之中也不乏精彩名段,只是这些短信经过N次“克隆”之后,其祝福之意趋淡。虽然我们不能指责发送成文的拜年短信就是对朋友的不诚,毕竟发个短信问候的心意还是善良的,但至少没有充分体现出你的个性。向朋友发送拜年短信其问候功能固然重要,但让朋友知道谁向他发送拜年短信更重要。要不然,你发送的拜年短信就不算成功。

  要成功地运用短信拜年,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在发送时间上显示个性化。我们常常感叹春节向朋友发送了短信,而朋友却不知道,其原因其实与发送时间的过于集中有关,除夕至初一当然是发送拜年短信的最好时机,但发送短信的人很多,不易被朋友识别,与其这样,不如实行发送短信时间的差别化,选择在人家发送短信时间较少的春节后几天或上班第一天发送。二是要体现短信发送人的个性化。要体现你的个性化,显然“克隆”短信和不落款短信是首先要避免的。最好是要原创出与你身份、职业与习惯相符的拜年短信,平时

唐诗宋词背不全几首,突然春节向朋友发送一条“阳春白雪”的古文短信,朋友能甄别出真实的你吗?三是要考虑发送对象的个性化。个性化的拜年短信,不仅要求体现发信人的个性,更要换位思考,原创出符合短信发送对象的个性化问候。是经商的祝他发财没错,是从政的,你发短信祝他发财,那不是在怂恿他贪污腐败吗?人家正生病住院,你祝他身体健康没错,要是你祝他发财,那不是要他命都不要去要钱吗?

  当然,拜年短信要个性化,还需要手机研发作基础,现在之所以流行同质化的短信,与短信输入的不便不无关系,很多人想发个性化的短信都难呀!因此,呼吁那些瞄准短信商机的手机商们,不妨推出几款便捷的短信输入手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