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国际唱片巨头垂涎中国彩铃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 13:30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沈衍琪)本周在法国戛纳召开的全球音乐产品展览会MI-DEM尽管阵容华丽,依然掩饰不了唱片工业继续下滑的颓势。国际唱片工业联合会主席约翰·肯尼迪称,受到网络传播和盗版的影响,2005年全球音乐销售额下降了2%。不过,唱片巨头们正将目光转向一个新领域: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无线增值业务。

  来自国际唱片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CD等传统媒体产品销售业务在过去的一年中持
续下滑,而数字音乐销售额却增长了三倍,达到11亿美元。“这是我们对于互联网侵权行为重拳出击的成果。”肯尼迪表示,受益于在线音乐的销售,2006年销售额预计会与去年持平。

  而不少“嗅觉灵敏”的唱片公司还发现,除去网上“卖音乐”之外,亚洲的无线增值业务市场对数字音乐同样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在手机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音乐,包括彩铃、振铃和下载歌曲,可能会成为传统音乐工业的救星。“彩铃业务在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了4千万以上的用户,”中国三大手机无线增值业务服务商之一,总部位于上海的“掌上灵通”公司高级总监理查德·罗宾森说,“不过在欧美地区,人们对这种自己购买音乐作为手机铃声的服务还一无所知。”

  “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手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只有一半的用户愿意为他们的手机投资,也会为音乐提供商带来一笔巨大的收入。”一位英国唱片公司高官在MIDEM年会上表示。

  不过,如何能将流行金曲塞进中国用户的“彩铃”中,对于欧美唱片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一个彩铃下载网站的排行榜上,中文歌曲铃音占据了绝大部分。一首周迅的《听海》下载次数超过40万次,按照2元的下载费用计算,仅这一首铃音就可为服务商带来80多万元的收入。但相比之下,欧美歌曲铃音的下载次数却寥寥无几,网上铃音数量也远逊于中文歌曲。“英文歌的流行范围较小,我们付出相同的版权费用却不能获得利润,因此购买的数量较少。”手机无线增值业务服务公司“空中网”一位负责人表示。

  网络实习生:张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