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垃圾短信为啥能屡诈屡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1:47 eNet硅谷动力

  作者:小海

  【eNet硅谷动力专稿】我的手机每隔一两天就能收到一两条垃圾短信,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几条也不是啥新鲜事儿,没办法,谁让你用,用就不能关!对待这些移动短信,我总是一看后删除了之,不敢回,更不敢接招儿,不为啥,因为我没钱。

  要说这中国短信的发送量也够牛的,整个2005年国人就愣是发了3000多亿条儿,要是综合到具体某一个的移动通信公司,再折算成“点击量”,不管是移动还是联通,海了去了!说的有点远了,可在里也是我想要说的:就算这里面有千分之一的短信是垃圾短信,那也是三亿多条啊!

  垃圾短信一直是个老生常谈和屡禁不止的问题,虽然媒体呼吁,相关部门提醒管治,但就是压下了葫芦起来了瓢,你这头儿堵上了,他们就从那头儿做起,就像一种顽疾难以根治。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不管是猫还是老鼠,似乎都不是最惨的,因为还有着数亿“被老鼠屡偷得手”的短信接受者们。

  临近年关,这移动短消息又要成为媒体一道追逐报道的热点了,相信不久以后”XX时段短信量超过XX亿条”“某某通信公司因为短信量骤增,服务器不堪重负,不得不限制用户发送短信”“因为用户短信发送量太多,有可能造成发送和接收延迟,由此造成的不便请您见谅”等的报道会陆续出来,热点吗?好事情吗?对于这种所谓的“短信经济”,我个人一直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因为国人过于青睐于短信,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还是扯回话题,去年3000多亿条短信,据说就是300多亿人民币的经济值,谁的钱?老百姓的!一个国家用300多亿来发送短信,也够奢侈的,这还不算那些月租和通信费用呢,要是加起来,过万亿了!说到这里相信我也要最终回到话题了,之所以那些垃圾短信屡禁不绝,就是因为两个字——利益!

  附着在“短信”两个字上的“利益链条”已经快演变成一张网,例如:发送短信要钱,接收短信也要钱了;如果短信说不清楚,就要使用通话功能了,这又要缴纳通话费吧;如果遇到欺诈短信,你要汇钱或者转账,又要给汇递部门或者银行纳费了,等等这些“留银”的环节,钱从哪里来?当然是短信用户了。在整个“短信利益网”里面,盈利大头儿肯定是通信公司,因为不管发收短信还是通话,他们都是坐收渔翁之利,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打击垃圾短信,这些通信公司及其相关部门口号多于行动或者干脆装傻去不闻不问的根由了!

  其实很多问题已经不需要我重复了,除了以上的利益相关,还有就是法律和监管的严重缺位,对于垃圾短信叫嚷堵制已经好几年了,但结果却是越堵越多和越管越滥,到底是谁在敷衍搪塞和真得利?还有那个所谓的手机实名制,就算真得出台了,能制住什么和制住谁?没有严密的法律基础和行而有效的监管问责机制,单靠一个小小的“制度”,能给谁立下威仪?能改变和杜绝这种积重难返的垃圾短信“利益生态链”?

  作为一个移动短信用户,我很无奈,因为受伤的总是我!

  在最后,还是要提到北京公安局日前发布的“2号预警”,这个预警最明显的潜台词就是让用户自己小心了,这里面折射出的是一种监管的无奈,因为除了提醒用户小心欺诈短信以外,就是冻结欺诈短信者的“非法银行账户”,或者对相关短信号码进行封杀,能治本么?对通信公司怎么惩处?没说!

  从实质上来说,通信公司在垃圾短信或者欺诈短信上有着直接的责任,因为绝大部分垃圾短信正是因为他们的滥卖“短信集群发布”和为了利益故意的监管“疏忽”,假如这个层面不从根本上整治和管制,其他的任何监管都是徒劳的。

  垃圾短信垃圾吗?不!他能为某些人或者某些部门带来数以亿计的巨额利润!

  垃圾短信一文不值吗?不!他的最低货币计算单位是每条一毛或者每月XX元!

  又是一年节庆日,垃圾欺诈短信知多少?“短信经济”利了火了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