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唐电信:TD-SCDMA三分天下有其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1:05  中国经济时报

  实习生 魏学珍

  “标准”一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大难题,然而,大唐电信的TD—SCDMA电信标准却有望成为世界“3G”标准第三极。

  2006年1月20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宣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史迎来了新的时刻,中国政府成功地抱走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金鹅。”这只被《亚洲华尔街日报》称为金鹅的正是大唐集团的TD—SCDMA技术方案,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大唐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方案被国际电联和3GPP接纳为国际标准,改写了我国在世界通信标准领域里只能作为旁观者的历史,这是中国百年电信史上零的突破。

   从1998年6月就开始向国际电联提交TD-SCDMA技术提案,到去年10月大唐移动TD-SCDMA系统率先实现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及2006年成为“中国标准”,TD-SCDMA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在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确立了我国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自主创新中突围

  十年前,中国通信行业开启自主创新之门并取得群体突破,国产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诞生,打破了我国通信设备“七国八制”的局面,并迫使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将程控交换机每线的价格从500美元一路降至30美元,在与国外同行的技术、经济较量中,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崛起了自己的明星企业——“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并使我国的通信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一举进入世界前列。

  从TD-SCDMA全系列产品的集体亮相,到国家权威部门正式公布“TD-SCDMA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的结论验证,从大唐移动率先实现TD-SCDMA的HSDPA业务功能,再到由26家中、外企业共同参与的TD-SCDMA产业联盟的迅速扩充,2005年,TD-SCDMA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成果。

   2005年6月30日,大唐移动顺利完成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的最后一个测试用例,如期按时完成了测试任务。以大唐移动为代表的国内系统和终端厂商所开发的TD-SCDMA相关产品,顺利通过了这次由我国权威部门组织的、我国通信历史上技术难度最高、测试项最多、试验内容最复杂的3G专项测试。在9月份举行的“2005 3G在中国全球峰会”上,国家权威部门正式公布测试结果:“TD-SCDMA完全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在标准方面,由大唐移动提出的TDD后续演进方案被3GPP成功接纳,为TD-SCDMA后续技术的演进和后续标准的国际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牢牢占据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与技术的前沿。

   2005年9月,大唐移动自主研发的SICETM专利省电技术应用于商用终端解决方案DTivyTM,大大降低了3G手机的功耗,在1.28毫秒寻呼周期下连续待机时间超过150小时,连续通话时间超过3.5小时,已完全达到商用水平。10月,大唐移动又推出TD-SCDMA终端软件平台完整方案,通过其终端软件平台、应用开发工具套件、应用软件测试和验证中心、应用软件开发社区,努力推动建造一个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包括终端厂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等在内的多方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由于通信标准和核心专利,涉及国家和企业的巨大经济利益,各发达国家都对此密切关注,寸土不让,采用各种手段支持本国厂商提出的标准,同时限制其他国家的标准在本土应用,以此维护自己的利益,行业国际技术标准的竞争更是当前国际间竞争的焦点和核心。谁掌握了行业标准,就意味着谁就将在行业长期发展中处于领导地位。

  尤其是在“跑马圈地”效应十分显著的移动通信产业领域,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得到推广,并被确定为事实标准,技术产权的拥有者就会在技术创新、设备演进以及市场占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并自然形成对产业发展的强大号召力和牵引力,而后进入者只能采取技术跟随路线,核心技术创新余地很小。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着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高度的垄断,从而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

  核心技术的缺乏和落后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从我国一代模拟机的发展历程中就可以略见一斑,虽然当时拥有了600万用户,但那是无论是基站、交换机还是手机全是买来的,导致了至少2500亿元流进了国外公司的腰包。二代数字通信发展阶段,我国在庞大的GSM设备市场仅仅获取了5%的微薄份额,将近5000亿元在经由运营企业之手后又流向了海外。而这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由于我们没有参与标准的制定,在标准中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的结果。

  让“金鹅”早日生蛋

  “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在开放市场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专利或以专利筑成的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来限制我国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但却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国外厂商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日益流进国外厂商的腰包里,身为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兼大唐移动CEO唐如安深感心痛,“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不仅难以适应我国通信产业的庞大市场和高速增长,而且将极大地限制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国际对话中永远不可能处于对等地位。” 于是他决定从TD-SCDMA为突破口在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里掀起一场变革,“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是尽快完善TD-SCDMA商用终端产品,明确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实现TD-SCDMA端到端业务的能力。”对此,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周寰也表示,TD—SCDMA在中国的移动通信领域不懈地探索是一条发展中国家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突破为基础,以国家标准为依托,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高科技战略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据测算,TD—SCDMA系统建网与终端的综合成本要比原2G系统低20%到30%左右。TD—SCDMA高速优异的传输性能从本质上能更好满足3G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并可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PTT等业务及TD—SCDMA的网络规划,各类业务覆盖半径基本相同,可以极大地保护对原有站点的利用,有利于运营网络的扩容与升级。

   TD-SCDMA推出的时间比其他两个标准晚了几年,在这种巨大的挑战下,采用了“并行”的开发方式,打破了原有“串行”的开发流程。TD-SCDMA的出现,将有望在3G时代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我国企业将有望从以往的技术跟进转向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再不用跟随别人的步伐亦步亦趋,并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由技术跟进到技术创新的彻底变革,有望使我国移动运营业彻底摆脱对于国外技术和产品的路径依赖。此外,由于TD-SCDMA的高度开放和技术的先进性,我国通信领域迅速在芯片、测试仪表、半导体、精密仪器等配套产业环节不断实现着历史性突破,也使得中国的通信历史悄然改变着。

   而要让这只“金鹅”生出金蛋来,就要尽快把TD—SCDMA这一纸上蓝图转化成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002年,在大唐的主动牵头推动下,由大唐、华为、中兴、中国普天、中电赛龙、联想、华立、南方高科八家企业共同发起的TD-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了一个基于国际标准、实现相互间产业合作与配套的企业联盟组织。经过近三年发展,目前联盟成员已扩大到21家,几乎囊括海信、夏新、波导、TCL、海天、展讯、T3G、凯明等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通信企业加盟。通过这些企业运作,还直接带动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北电网络、三星电子、菲利浦、摩托罗拉等国际通信巨头公司,以不同形式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 

  同时,该产业联盟还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TD-SCDMA系统从终端芯片、终端、网络设备、生产及研发测试仪器仪表、商用组网方案及测试、多厂家供货环境等产业链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突破性进展。2005年12月22日,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收到了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历史上数额最大的单笔3亿元的技术援助贷款,以支持大唐发展自主创新产业,尤其是TD-SCDMA产业。

  目前,包括大唐在内的TD-SCDMA系统设备开发的厂家不下10个,产品已经成熟,可提供商用;终端芯片厂家超过5个,终端厂家14个以上,已经能提供测试的手机超过20余款;智能天线有3家;测试仪表厂商达7家之多。TD-SCDMA将发挥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自主特性的产业群体。

  但是自主创新并不等于闭门造车,TD-SCDMA始终坚持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为此,在TD-SCDMA标准提出之初,大唐就主动与西门子等跨国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深层次合作,共同开发关键技术,有效地保证了从标准到技术验证的过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