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程维) 近期,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针对京沪穗三地手机用户进行了一次电话访问,了解他们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的现状,以及对未来使用的期望。调查显示,在针对上世纪80年代(Youth)出生的年轻群体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移动通信市场首先需要考虑的仍然应该是年轻群体(本文指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60年代消费者最为保守
年轻群体的各项手机功能拥有率都明显多于六七十年代消费者(本文指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消费者),特别是GPRS/WAP/JAVA这几项与手机上网相关的业务,显示年轻群体更易接受和使用更新潮、更先进的手机。
除此之外,60年代消费者与70年代消费者相比,70年代消费者的手机功能明显多于60年代,主要差距体现在上网业务、拍照、收音机、看电影这几项,60年代消费者最为保守。
年轻群体对于未来手机需要具备的功能期望最高,特别是在MP3、电影、电视、录像、GPRS、WAP、JAVA这些方面。70年代消费群体对未来手机功能的期望更偏向于保守的60年代消费者,除MP3外,都与60年代无明显差异。
年轻群体更多采用各项上网功能。短信业务在各消费群体都已相当普及。年轻群体主要在各项上网功能上与六七十年代消费群体拉开差距,包括彩信/彩E、GPRS、移动梦网、百宝箱、WAP、互动视界等。
年轻群体最愿增手机费
年轻群体、70年代消费群体对增值业务的花费热情最高(增值业务花费比例最高),但限于其经济实力,年轻群体在移动通信业务方面的总花费不及70年代消费群体,而在增值业务上的绝对花费只与70年代消费群体接近。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群体和70年代消费群体的市场潜力都值得重视。
年轻群体对手机费用的压力感觉最强烈,但也最愿意在未来继续增加手机费用支出。从手机价格承受能力来看,也以年轻群体最高。70年代消费者对手机价格的承受能力略低于年轻群体,但明显高于60年代消费者。
调查显示,年轻群体对于3G的认知最清晰,其次是70年代消费者。最弱是60年代消费群体。对于未来3G的各项业务,年轻群体的兴趣都明显大于六七十年代消费群体。其中,他们最期望使用的是游戏等娱乐业务,其次是更快速度的数据业务和更清晰的语音业务以及视频业务。
此外,70年代消费群体最期望使用的3G业务是视频业务,60年代消费群体最期望使用的3G业务是更清晰的语音业务。而60年代消费者群体与70年代消费者群体相比较来看,后者对各项3G业务的兴趣更大一些。
调查方式:现代国际此次访问合格样本为928,其中,25岁以下消费者(年轻/80年代消费者),26~35岁消费者(70年代消费者),以及36~45岁消费者(60年代消费者),一共795名,占总数的85.6%。